官箴相关论文
历朝历代向来重视对官吏腐败的防治,但侧重点多有不同,或防、治并重,如唐朝,或重在惩治,如明朝。而宋朝独重在预防。其法律严而不......
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博得国内外一片赞誉,反腐倡廉成了中国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一个重要话题。由此我想起西安碑林博......
在河南内乡县有一座衙门博物馆,衙的大堂前甬道上,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南面刻“公生明”三个大字,北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
眉山一门三杰,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是传统中国"君子—士大夫"型模范人格的典型代表,苏氏父子在潜心于"君子"德行修炼的同时,都主......
引语“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上面这段话是明代的一则官箴,在......
官箴书是中国封建政权训导其官宦从政治国的官方典籍。清代的官箴书集中国历代官宦的从政经验和为官道德之大成。它的第一类内容是......
古代官箴以“清、慎、勤”为基本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班下班,历代典章制度中,多有规定。如《唐律疏人议无·故职不制......
历史上各个王朝对官员的私生活,一般都予以密切注视,实行严密监管。与此同时,还要劝说官员都做本分之官,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宋代吕本......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泉,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三事忠告》为什么会得到后世的推崇? 《三事忠告》是中国古代官箴中的代表作,作者张养浩,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三事忠......
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
唐古之奇《县令箴》当作于泾原兵变前,较元结《县令箴》晚十几年.重作《县令箴》,古之奇紧扣县令职掌,并依据两个模范县令的事迹提......
官箴书,作为古代的官员读物,记录了大量的从政经验和为官道德,成为法律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由于明朝在整个专制时代中有着突出的......
是宋代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官箴书,充分体现了宋代官箴书的实用性特色.生动地反映了宋代地方治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宋代地方治理理念-“......
本文认为,从官箴来看,清代胥吏之害成因非常之多,但根本原因在制度层面上。如科举制度造成的官员执政能力的缺失,清朝的官制造成胥......
中国封建时代县级政权在整个国家政权体制中至关重要,素有“天下之治始于县”之说.作为亲民之官的州县长官,必须牢记“民为邦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官箴碑”集36字官箴、历代跋语于一身,可谓一部“公廉”官箴的流传史。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
摘 要:伴随着宋代以科举官僚为主体的文官政治的高度发达,以及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的理学思想逐步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以......
《官箴》是古代汉族居官格言的著作,主要记载做官的规诫。南宋诗人吕本中(1084-1145)所撰《官箴》可谓古代《官箴》之最,其一卷首条开......
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用兵不濕(戢),盗贼弗得”,很可能源自先秦古老的戢兵慎战观念。古人深知,战争妨碍民生,兵燹易生“盗......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规矩。在我国古代,对于官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亦有规定,即所谓“官箴”。我们在影视戏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古代某官......
官箴概念的产生时代即非西周,也非唐代,而应是东汉。对官箴概念的内涵,应着重从规诫对象和内容、功能等方面的结合上加以把握,不可偏废......
两汉官箴既有对先秦官箴继承、弘扬的一面,同时也有拓展、创新的一面。其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即阐述设官分职的重要作用......
《臣轨》是唐代武则天敕令编撰的一部旨在“发挥德行,镕范身心,为事上之轨模,作臣下之绳准”的官箴名著。它在阐明君臣之间的“同体”......
中国古代的“官箴”中不乏进步合理的因素,许多箴言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批判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民本观”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官箴”,即为官之箴言,起于先秦,明代有大发展。廉政文化是明代官箴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正始、正身、倡廉、提倡节俭、戒贪等内......
明代官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延续了宋、元官箴的内容与形式,嘉靖之后随着新知识的加入,明代官箴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改变。其内......
吏制是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机制和枢纽节点,是历史上“天授皇权”和现当代“人民主体治理结构”的代议执行团队。社会意志和发展规划......
明人徐榜《宦游日记》反映了他践行的为政之道、为政之德与为政之术。作为亲民之官,徐榜主张为官者应恪守秉公保民的为官准则,同时......
官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吏治治理与官场文化塑造方面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著作与讲话中也大量引用......
官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文以"为政者警戒,示以为官为人之道"为主旨,集合了历代对于居官要领与为官之德的归纳与总结,对官......
“箴”是西周时期出现的一种文体,其产生于规谏活动之中,具有较强的规诫意味,自汉代以来官箴的创作达到了高潮,这种文体的产生由于......
公生明 廉生威──取信于民话《官箴》孔祥光西安碑林享有"碑的天地,碑的世界"的美誉。它有七个展厅(室),六个回廊,还有碑库,珍藏着东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