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杆菌相关论文
观察了小鼠IL-2/LAK细胞体外对麻风杆菌感染巨噬细胞(MΦ)的溶解作用。结果显示,当麻风杆菌感染MΦ比率在1∶1,10∶1和50∶1时,经体外培......
期刊
本文报道有关麻风杆菌感染小鼠腹腔2周后,腹腔NK/LAK细胞对NK敏感和NK抵抗的肿瘤细胞及麻风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MΦ)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在分支杆菌主要分泌蛋白之一的α-抗原组中,目前已知的有三种蛋白,即85A、B和C抗原。我们已报道了麻风杆菌α-抗原85A和B基因的克......
目的:了解我院麻风患者及家属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麻风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确保确诊患者得到规则治疗并完成疗程,......
杜兴(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首次描述是在150年以前,该疾病最初明显导致正常肌肉组织的进行性消耗,从而引起严重的能力丧失。要......
利福平系半合成新抗菌素,是由利福霉素B的转变物利福霉素SV经结合改造而获得的衍生物。对结核杆菌有高度敏感,此外对麻风杆菌及革......
人之初,可谓恬不知耻,通通光着屁股一丝不挂而来;而且也很不文明,一律随地大小便,想哭就哭,想喊就喊。 科学和医学亦然——一个新的领......
Tb-NT-P-BSA抗原在结核病血清诊断中的初步评价(论著摘要)侯伟,吴勤学,郁华,尹跃平,张津平,蔡秀玲(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继......
目的:以重组麻风杆菌α2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α2-ELISA.方法:用麻风病人和健康正常人的血清评价了α2-ELISA中......
麻风化疗研究所开辟的联合化疗在有效治愈麻风病人的同时,成功地解决了麻风杆菌的耐药问题,为消除麻风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入人体的皮肤、粘膜和侵入周围神经。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隐密性,在发病的早期较难发......
1病例患者,女,54岁.长期从事农村卫生员工作.因左大腿上段出现约指头大小皮疹,逐渐增多扩大,波及臀部与腹部等处.皮疹呈圆形或椭圆......
抗酸染色主要是针对抗酸杆菌.抗酸杆菌属分支杆菌[1],由于菌体壁上含有不等量的脂质,一般不易着色,但能与苯酚碱性品红染液结合成......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分泌物麻风杆菌DNA的应用,以及了解麻风联合化疗的效果和复发情况.方法对5例麻风现症患者不同时期和32......
目的 :探讨显示皮肤活检组织中抗酸麻风杆菌、弹力纤维和细胞等组织成分的复合染色法。方法 :运用Ziehl Neelsen(Z N)苯酚复红染色......
目的::明确单管巢式实时 PCR 检测麻风杆菌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方法:以麻风杆菌 hsp18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单管巢......
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ML)是麻风病的病原体,麻风病是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已为我们所悉知.但至今全世界每年仍有7......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麻......
韩森(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1841年出生于挪威。当时的医学细菌学和流行病学尚处于摇篮时期。在还没有电灯,只有初步染色......
在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中,检验室细菌直接涂片检查十分重要,因目前麻风杆菌体外培养没有成功,皮肤组织液直接涂片检查是临床诊断工作......
我院病理科自2003年开始使用改良的Wade—Fite氏石炭酸品红抗酸杆菌染色法显示与观察麻风杆菌50例,发现该法可有效延长抗酸染色切片......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还可累及眼、耳、鼻、喉、淋巴结、内脏、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导致......
目的:检测麻风病流行区饮用水中麻风杆菌DNA,以探讨其对麻风流行区麻风持续流行的影响。方法:分别从云南丘北县有、无患者村和北京非......
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的细菌包膜含有一层特殊的类脂质,有拒染作用,一般染色不易着色.我院皮肤科病理室对传统的抗酸染色方法进行改......
自1976年首次报告麻风杆菌对利福平耐药以来,有关耐利福平麻风病例的报告也日益增多,引起了麻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对利福平耐......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危害人民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发展.48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个旧市抓以控制传......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所致,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各地人口流入加大,其中难免有未能诊断的麻风患者进入,我们近......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因其发病率逐年下降以及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极易误诊,我县1980~2009年新发麻风97例,其中误诊76例。......
1 麻风防治历史概况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解放前由于科学落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有......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农村和边远山区。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
目的比较组织液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麻风是南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处于低流行状态,临床医生对麻风的防范意识较弱,易误诊、......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畸残率比较高,大部分畸残者难以恢复正常。荆门市属麻风病低流行......
<正>浙江省于1995年达到全省各县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标准后,近几年每年全省新发病例数为二十几例,其中流动人口麻风病患者占多数......
抗酸杆菌分结核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杆菌三类,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正常人和动物的体表和体内,大多数菌......
1月15日,我院门诊发现1例瘤型麻风病患者。笔者工作十余年.发现此病尚属首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双......
<正> 麻风杆菌至今未能作体外培养,进行细菌学的研究还必须应用鼠足垫接种的方法(Shepard,1960;Rees,1964)。取自鼻粘膜冲洗物或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