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窑相关论文
研磨器是学术界对唐宋时期内壁有槽或凹凸的碗盘状瓷器的定名,关于其用途也有多种说法。本文立足于考古资料,并从民族学和民俗学出......
辽境出土陶瓷中,穿带瓶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器物。既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适用于游猎生活的贮藏容器,或称其具有契丹民族的特点。本文......
考古专业科班出身的禚振西老师,由于领导了耀州窑的发掘与研究,注定了她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与耀州窑联系在一起。从事考古51年,从1973年......
今年是铜川市建市五十周年,巧合的是耀州窑的发掘也已经历了50年的历程。半个世纪前,一群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带领着他们的团队......
古陶瓷中的梨形壶,一般被认为是从元代才开始出现的造型。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
随着近年来金代耀瓷窖藏不断面世,在药王山南庵金代《耀州吕公先生之记》碑上又发现大定年间耀州贡瓷的相关记载,研究界对金代耀州......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陶器,由于色釉含铅量比较高,具有一定的毒素,日常用瓷均为少见,多作陪葬之物,与此同时也是我国......
五代黄堡窑在继承唐代黄堡窑的烧制工艺基础上全面地向越窑学习,在施釉及装烧方式上更是如此,如M形匣钵的引进、堆砂法、裹足施釉......
<正>一九八七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的发掘、清理,是唐代文物考古学的空前发现,是中国佛教文物考古的空前收获;法门寺唐代地宫......
<正>五代耀州窑剔花青瓷是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湛的产品.几十年来,随着陕西铜川窑场的不断发现,五代耀州窑青瓷已为世人所熟悉.1998......
关于瓷器的审美,最著名的应是唐代文人陆羽的《茶经》,对唐代南北窑场生产的茶盏进行了评价,认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青瓷发展史上的的几个重要谜团——唐秘色瓷、宋官窑、宋官汝窑等,一一......
<正>耀州窑从唐代开始就烧造色釉、器型丰富的陶瓷枕,在唐宋时期曾烧造出釉彩和造型各异的陶瓷枕。唐代该窑也被称作"黄堡窑"。本......
<正>近年来,耀州窑田野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新的发现,为耀瓷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引起了学术界的注目.笔者试就佛教文化......
<正>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上至史前社会,所谓炎帝尝百草而治病,《诗经》中的“周原(?)(?),馑茶如饴”(荼即茶),下至现代,茶作为中国人......
<正> 从五十年代末至今,对宋代铜川黄堡耀州窑典型遗址进行两次大型发掘、数十次调查,发表了简报,消息和许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
<正>裹足支烧工艺是一种为保证瓷器表面尽量满釉,采用匣钵单烧的方式,用支钉支起施满釉的瓷器底部,烧成后将支钉打掉,仅在器物底部......
<正>近年来,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考古工作中,清理了一批唐代三彩器和白瓷。这批器物虽体量较小,但对研究古陶瓷,......
试论唐代黄堡白瓷的发展──从黄堡白瓷与河南唐白瓷的比较中说起王小蒙白瓷是唐代黄堡窑场的重要品种之一。50年代出版的《陕西铜川......
柳斗形器,一般直口或小敞口,矮领或竖直颈,弧腹,圜底或平底,有的有圈足,外壁皆饰柳编纹,是古代瓷器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器物。迄今......
<正>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有:"遂宁出罗,谓之越罗,亦似会稽尼罗而过之。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馀姚县秘色也。然......
<正> 行业神崇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民间信仰,许多行业都有自己所尊奉的行业神。传统手工业生产要求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专......
本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SRXRF)分析了陕西铜川黄堡窑址和河南巩县黄冶窑址出土的唐三彩样品 ,研究了两处唐三彩胎中的成分差别 ......
<正>唐代黄堡窑为宋元耀州窑的前身。唐时黄堡属京畿道管辖,因此黄堡窑场实际是京畿管辖下距唐都长安最近的一处烧瓷窑场。通过近......
<正>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生产陶瓷器色釉品种较多的一处窑口,其中心窑场位于北距西安约80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唐代这里属于京畿......
<正>《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窑名的出现,反映了唐时各地制瓷的兴盛和不同的艺术特色.唐代黄堡窑场是耀州窑的前身,也......
<正>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这里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所在地,历史上曾有"十里窑场"之称,至今古窑......
<正>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铜官(今陕西铜川)黄堡瓷窑,历南北朝至隋有了较大发展。南北朝时,据《陶录》、《古今中外陶瓷汇编》记载:“......
唐代黄堡窑出土的一件素胎黑彩婴戏纹盘,很多学者认为其纹饰为儿童跳绳纹,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比研究的方法否定了这一说法,并推......
“其山自麓至巅,皆为陶场。土人燃火炼器,弥夜皆明,值舂夜远眺之,荧荧然一鳌山也。”这是明代同官八景之一——“炉山不夜”的陈炉镇。......
陈炉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政府东南20公里,地处印台区、王益区和富平县的交界处。该镇的陶瓷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从1400多年前......
<正>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
国内外的来宾、各位代表:今天能在耀州窑学术讨论会上和大家见面,感到非常高兴.我们这样多的国内外学者,专程来到这里,研讨耀州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