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碰撞已成为常态,使得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但是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极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诱导,导致他们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确立人生信仰。因此,我们极需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青少年抵御风险和理性鉴别能力,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指引青少年成长成才,让他们不断把自己的青春奋斗之梦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本文在阐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对中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展开了现实审视,并最后落脚于到优化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探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概念的主要内涵。信仰是人们对信仰对象的高度信奉和敬仰,对人们的精神建构和现实行为起到了最高的指引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真理性和人类价值合理性的认同。第二部分:概述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包括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两大方面的意义。促进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他们实现人生崇高价值的现实需求。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成因。总体来说,青少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整体状况向好。但中国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存在着理论知识接受程度低、情感认同薄弱、意志不够坚定以及实践存在困难等四方面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基于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提出提升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策略。从知的角度,增强学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基础教育作用以及创新运用网络平台。从情的角度,依托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信仰教育以及进行探索式和体验式教育。从意的角度,着重培塑青少年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坚韧品格。从行的角度,通过搭建认识论实践教育平台、创新养成论实践教育路径、拓展价值论实践教育路径,促使青少年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组成,他们能否确立起与民族、国家同向同行的崇高理想信念,不仅表征着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还影响着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步伐,更是关乎到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高校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通过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强化,从
学位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传统。这些价值观念和价值传统是中国传统友善观的主要体现,是当代友善观的思想来源。历史进入新时代,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依旧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国家也非常重视大学生友善观
学位
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格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对于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通过发挥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能够促进以情感人和以美化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美的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为研究主题,在阐明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学位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开展以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中学阶段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时政资源作为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开展时事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上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位
我们所处的社会逐渐发展为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全过程都产生了十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带了不小的冲击。各种不同的观点交织对立,冲击主流话语,正在淡化和消解着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态势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
学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营造出来的能够产生强大课堂吸引力和参与力的教学力量和显著的隐性教育效果,它是一种教育合力,要依靠多种因素、多个主体来实现,而课堂提问作为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巧,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为目的,并结合在康杰中学的实习经历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来实现这
学位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居住情况纷繁复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甘肃甘南地区划定为研究范围,将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这一地域范围内高中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历史命运、经济利益、精神文化以及
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掌握科学的话语表达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主题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大量使用经典话语、谚语诗句,逻辑清晰、语言精准且通俗易懂接地气,将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切为人民的高尚情怀与鲜明的辩证法思想注入讲话之中
学位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改进教学方式,主张在自主辨析中感悟真理。探究性问题强调思维的开放性、情境的生活化、学科任务的多样化、解决路径的非唯一性,有利于推动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改革,与《意见》和新课改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时政教育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时政资源作为时政教育的构成要素,不仅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媒介,也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在教学时以时政资源为依托,作为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但由于部分教师还秉持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时政资源和唯物辩证法原理自身特点的影响等原因,使时政资源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