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生酮氨基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wy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缺乏诊断AF及预测其预后的循环标志物;最近由于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AF是一种高代谢状态;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非瓣膜性AF患者中血浆生酮氨基酸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能否为临床诊断或治疗AF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住院患者202例(均符合入组标准),根据《2020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将AF分为阵发性AF与持续性AF,其中非瓣膜性AF患者97例(包括阵发性AF 54例、持续性AF 43例),对照组为非AF组(窦性心律)105例。对AF组和非AF组患者的一般背景资料(包含年龄、性别、既往史及合并症、左房内径)和基本实验室指标(HDL-C、LDL-C、TC、TG)以及血浆氨基酸水平等结果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比较,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对AF的诊断价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F组和非AF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AF组年龄、左房内径(LAD)及BMI显著高于非AF组(P<0.001),AF组HDL-C显著低于非AF组(P=0.001)。进一步比较阵发性AF和持续性AF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发现持续性AF左心房内径(LAD)显著高于阵发性AF(P<0.001)。对AF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氨基酸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AF组丙氨酸、天冬酰胺、瓜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显著高于非A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F组精氨酸显著高于非AF组(P=0.001),AF组甘氨酸显著高于非AF组(P=0.005)。进一步对阵发性AF组和持续性AF组氨基酸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两组间血浆氨基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F为因变量,以有统计学差异指标(包括年龄、BMI、HDL-C及氨基酸)为自变量,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P=0.001)、丙氨酸(P=0.006)、天冬酰胺(P=0.008)、赖氨酸(P=0.001)、苯丙氨酸(P<0.001)、色氨酸(P<0.001)、酪氨酸(P=0.048)、年龄(P=0.015)是发生AF的独立相关因素。其中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均为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对AF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赖氨酸对预测AF发生的AUC为0.733,敏感度为72.2%,特异性为65.7%,最佳临界值为160.09 mol/L;苯丙氨酸的AUC为0.864,敏感度为82.5%,特异性为81.0%,最佳临界值为41.20 mol/L;色氨酸的AUC为0.872,敏感度为84.5%,特异性为78.1%,最佳临界值为48.64 mol/L;酪氨酸的AUC为0.842,敏感度为89.7%,特异性为72.4%,最佳临界值为42.14 mol/L。选择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的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分别进行联合诊断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发现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AUC为0.937,敏感度为96.9%,特异性为75.2%;酪氨酸、色氨酸AUC为0.916,敏感度为89.7%,特异性为80.0%;苯丙氨酸、色氨酸AUC为0.921,敏感度为90.7%,特异性为80.0%。结论AF患者部分血浆氨基酸水平显著增高,分别是丙氨酸、天冬酰胺、瓜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其中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及天冬酰胺水平增加是AF的独立相关因素。生酮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血浆水平升高,对AF的预测有较高的明感性和特异性,这些氨基酸可能会成为诊断AF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SII对STEMI PCI术后患者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决策,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急诊就诊于我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植入支架的患者。排除住院前行溶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风湿性疾病、血液病、终末期肝肾衰竭等)、冠状动脉搭桥病史、处于消化道
学位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作为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各国卫生系统及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是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没有典型CAD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通常因无法及时早期干预而发生病情恶化。胰岛素抵抗(Ins
学位
目的:回顾性研究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一线、二线及其他用药,三种不同线级药物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TP患者选择更有效、更安全的个体化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19例ITP患者,根据已接受的治疗方案(一线用药
学位
目的:检测VDR(Vitamin D receptor,维生素D受体)、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VDR以及EGF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更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45例胃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65例萎缩性胃炎组织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DR及EGFR
学位
目的:心室起搏比例及右心室起搏位置在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发生上均可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起搏位置对心脏功能及同步性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希浦系统起搏是目前公认的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特征的起搏方式,希浦系统起搏包括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及左束支起搏。本研究旨在评估希浦系统起搏中的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和右室间隔部位起搏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顺序收入
学位
背景:随着血液透析需求量增加,在“内瘘优先”原则倡导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我国高达80%。对于内瘘成熟标准目前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内瘘成熟需要1个月左右。很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等待内瘘成熟,但随着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延长,感染风险、血栓、住院费用、死亡率等并发症也随之升高,迫切需要精准监测方法,个体化判断内瘘成熟,早期穿刺从而避免或减少上述相关并发
学位
背景心电植入装置(CIED)是作为监测、诊断和治疗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CIED植入量的增多,诊室随访带来的医疗负担也越来越重,与常规诊室随访相比,远程随访具有减轻医患双方负担、早期发现器械相关异常、增加器械使用寿命、高效发挥器械功能及加强疾病管理等优势,目前,远程随访已经被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共识作为所有CIED植入患者术后随访类型中的I类推荐,但远程随访应用尚不广泛。新冠
学位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几年糖尿病已经发展为一种流行性疾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以引起体内产生多种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往往都是因为出现了大血管的并发症。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本身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会使得患者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了解脂肪酸代谢和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影
学位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生的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氧饱和度下降和/或高碳酸血症。近年来,OSAHS在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恶化中得到重视。OSAHS与冠心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展和轻度肺动脉高压风险增加有关。目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疗法是OSAHS
学位
目的:明确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 EF)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心力衰竭组为住院和门诊患者(n=385);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n=147)。心力衰竭组再分为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