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基因视角下开江地区乡村聚落特色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和文明根脉,蕴藏着千百年农耕文明发展迭代的基因宝库。我国复杂的地理分区和多样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代代相传。然而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性”因素的渗透使得大量的乡村特色快速消退,甚至消亡。因此,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探索特色保护与现代发展的平衡,保持并发展乡村特色,尤为迫切而重要。而当前学术界的乡村特色保护与传承,大多聚焦于遗产视角,关注传统村落的要素保护,将特色固化于某一历史阶段,对于广大基底性乡村在发展诉求下的特色需求关注不够、研究不足。本文研究对象聚焦四川省开江县,区系上归属于秦巴山地丘陵大区下的川东平行岭谷亚区,是以河源台地为地理特征的特色村镇地区之一,同类聚落共性特征明显,具有典型的研究代表性。研究视角上引入“空间基因”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基于不同特色场景中空间要素组合形成的具有稳定性与共识性的地域组合模式,并借鉴生物学中基因信息传递的作用机制,尝试聚焦乡村特色的信息内核,揭示特色基因在地域及时间维度中演化变迁的谱系结构,为特色地区乡村聚落的文化传承与特色塑造提供基础。研究内容上通过对空间基因相关基础研究成果梳理,提出了基于形态类型分析、公众认知筛选的研究技术路线:特色场景识别——要素特征提取——空间基因凝练,从特色表征到基因内核,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经“定性+定量”抽绎筛选,最后集成空间基因图谱。研究主要分为三大步骤:首先,特色场景识别。在气候、地理、人文分析基础上,从特色乡村评选(官方)、媒体报道和公众认知三个维度识别特色场景,强调人的感知,发现开江地区最具有吸引力的乡村特色场景首要来自于村域尺度的大地景观(山水林-田村),视觉刺激越强的,吸引度越高;而对宗教、传统建筑及院落组群人文景观的感知较弱。再通过GIS的县域尺度聚类评价和村域尺度的类型分析,划分“平田大坝,林村浅围”、“湾田环丘,林盘相嵌”、“依山迎胜,小组微生”三种特色类型,客观选定典型乡村聚落作为特色研究对象。其次,要素特征提取。首先运用形态类型手段对三个样本聚落及其特色场景进行空间分解和要素归类,进而通过序列分析找出特色场景中关键的要素及组构特征。同时,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热词提取,获取公众偏好的要素分类并按喜爱程度分级。针对两种技术手段所获取的要素结果,运用层次分析定量评估分级,再次抽绎、聚合,从而较为客观地得出抽象的要素特征及其组构方式。最后,空间基因图谱构建。通过对提取的要素特征展开“共时性”与“历时性”评估,将共性的要素特征再次简化为基本的空间要素,通过关联序列组合构建出具有共时性的空间基因信息编码;同时,通过对因为历时性而发生变异的基因组合进行代际和谱系划分,从而集成开江地区特色乡村聚落的基因图谱。
其他文献
在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的限制下,城乡建设空间紧束,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乡村地区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大量农田撂荒,农宅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荒废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盘活乡村地区闲置土地,提高用地效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基于此,如何提高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成为本文的研究问题,根据“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本文选取生态保护与乡村建设矛盾
学位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我国的网购消费者规模,部分消费者已经对网络购物产生依赖性。我国2020年的网上零售总额已经达到117601.3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0.60%。为了能够抓住机遇并占领市场,各类电商企业都在致力于构建或者优化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跟第三方物流合作的电商公司,常常会面临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烦恼,因此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但是自建物流需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学位
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内涵式”转型,回归日常生活空间的研究已成学界热点。作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所,社区公共空间在以往更新中存在空间过度类型化、空间文化价值低估和低效空间使用不足等普遍性问题。山地城市社区虽具有典型特征而营造特色不足,这源于山地城市社区更新中缺乏整体价值认知和对人—空间—活动三者之间关联性的准确判断,往往只关注到社区物质空间或居民本身的研究,忽视了居民与公共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空
学位
当前,我国城镇化由快速发展逐步转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民生活进入高品质提升的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进入生态优先、回归人本、注重品质的新阶段。在公众生活水平和游憩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中人民生活环境品质提升要求和公共空间资源日益减少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作为人们日常游憩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品质的高低关乎市民生活获得感和满足感,是衡量城市宜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城
学位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中东部、连接晋冀,古称“晋东雄绕”。全境山丘纵横,地势复杂,在民族迁徙、文化冲突交融以及战争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现存45个中国传统村落便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和文化圈层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多样、鲜明的地域空间特征。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4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基因作为理论与技术支撑,来认知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从普适性的物质要素划分转向在地性、综合性的研究方式,探究传统村落空
学位
中国工人村社区作为单位制时期的产物,在历经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快速扩展等多重要素的发展后,其职住空间关系逐渐从最初职住平衡的状态转向职住空间失衡。在中国存量更新和高质量城市空间治理背景下,以工人村社区为代表的老旧单位社区已然成为目前城市更新治理和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社区居民就业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出发去关注工人村社区当前的职住关系状况以及城市空间要素影响机理则是
学位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乡村大多位于山高谷深、地僻人稀之地,交通不便、产业落后、人居环境条件艰苦,但却保存着最灿烂多彩、古朴原真的民族文化。如何通过民族村落空间的有效调理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空间生产能力,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乡村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不仅关注空间的物质性,更考虑空间中的个体及政治社会关系,将民族村落整体空间划分为物
学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稳步推进,我国山地住区发展潜力得到了极大释放,高品质的山地人居环境得到初步彰显。然而在专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特定时期里,这一事业却面临着“破坏性建设”“设计平原化”等问题的较大影响。山地住区是我国新时代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对象。作为山地住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与支撑系统,其空间形态与地形环境的良好协调互动,是山地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持续引领山地区域城市化水平高质量提
学位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资源,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福祉紧密相关。其空间分布和服务供给的公平正义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也事关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城市物质空间的发展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城市居民获取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会受到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年龄、收入、所处区位条件等要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群体不能拥有平等的公园绿地使用机会。这种公平正义缺失的现象,既包含空间
学位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的合理规划,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城市空间均衡化配置、资源共享、满足未来教育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成都市的城市发展稳步前进,城市逐步向东拓展。在城市向外扩张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城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情况。当前成都市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小学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凸显,因此,结合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小学现状情况,探讨小学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优化方法,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