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稻田鲤及其子代生长性能的遗传评价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鲤Cyprinus carpio是世界性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除了本土鲤鱼的驯化和选育外,各国之间也常相互引种交流,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鲤养殖品种。从江稻田鲤驯养有上千年历史,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经长期的稻田隔离饲养和驯化,已较好地适应稻田浅水环境,具有性情温顺、不爱跳跃、耐低氧等特性,同时兼具稻渔文化象征而备受关注。本团队前期基于形态学和线粒体基因的种质评价结果表明,从江稻田鲤有团圆型和长体型2种基本外形,混有少量西鲤(欧洲鲤)C.carpio carpio和远东鲤C.carpio haematopterus 2个亚种个体,优势的华南鲤亚种C.carpio rubrofuscus群体呈高单倍型低核苷酸多样性特点,当地自繁自养自留种的传统繁养体系,使其种质混杂和后代生产性能下降。为深入了解从江稻田鲤种质特性,本研究基于核基因(S7和RAG2)标记技术探讨其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运用转录组测序筛选生长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并对子一代(F1)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生长关联性进行分析,同时对F1代生长差异群体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对采自从江县12个乡镇的203尾稻田鲤群体的核基因(S7内含子1和RAG2)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江稻田鲤是一个由西鲤、远东鲤和华南鲤组成的混杂群体,3个亚种间存在杂交渗析;稻田鲤中的华南鲤群体受到外来的西鲤和远东鲤驯养品种父系基因渗析的比例高达38.06%(59/155)。遗传多样性上,S7+RAG2基因总体呈高Hd(0.983)和低Pi(0.0021)的特征。3个亚种群体中以西鲤的多样性最低,远东鲤的多样性最高,亚种间无遗传分化,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2.随机挑选85尾从江县刚边乡平中村稻鱼鸭养殖专业合作社苗种繁育场的F1代稻田鲤进行mt DNA Cyt b和nu DNA(RAG2+S7)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F1代群体划分为华南鲤和远东鲤2个mt DNA谱系,其中11.76%(10/85)个体为远东鲤亚种;S7+RAG2联合基因检测到F1代华南鲤群体中有9.33%(7/75)个体受远东鲤的基因渗析,同时也检测到少量个体(6尾)与欧洲鲤(德国镜鲤)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说明该苗种场繁育亲本仍是一个混杂的群体。F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mt DNA基因(Hd=0.769,Pi=0.0031)和nu DNA基因(Hd=0.987,Pi=0.0021)都呈高Hd和低Pi遗传模式,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了33个稻田鲤高多态性SSR位点。使用这33个SSR位点对稻田鲤F1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3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9个,平均Ho为0.9600,平均He为0.7025,平均PIC为0.6573,多态信息含量丰富;F1群体中存在六种类群鲤鱼的基因,种质混杂。说明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4.对33个SSR标记位点与从江稻田鲤F1群体的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33个SSR位点中,G21、G79、G240、G100、G167、G188、G74和G133等8个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进一步对同一SSR位点不同基因型间进行多重比较,初步找到8个与从江稻田鲤生长相关的优势基因型,分别是位点G21中的BC基因型;位点G74中BF、AB和BD基因型;位点G79上CF和AC基因型;位点G133的BC基因型;位点G240的BF基因型。这些基因型为从江稻田鲤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重要生长性状QTL定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作为候选分子标记应用于从江稻田鲤的良种选育。5.在F1代群体中对两组生长规格差异显著的从江稻田鲤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共有25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04个基因上调,1058个基因下调。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GH/IGF轴的下游基因IGF2a、IGF2b、IGF2c、IGFBP5a、IGFBP5b和IGFBP5c在生长规格较大的稻田鲤中都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稻田鲤生长规格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完善了从江稻田鲤群体的遗传资源库,阐明了稻田鲤群体的种质特性,开发了8个与F1代稻田鲤生长性状相关的SSR标记位点,找到了8个F1群体中与生长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探讨了在不同生长规格的F1代稻田鲤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稻田鲤品种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雌性动物子宫在早期胚胎着床、胎儿宫内发育以及胎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明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动物生殖生理调控、胚胎发育以及抑制炎症等方面的有效性,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课题组前期在妊娠早期母羊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NAC,发现日粮中添加0.07%NAC对母羊产羔率较0.03%NAC、0.05%NAC、0.09%NAC有更好的效果,且通过RNA-
学位
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对解决我国肉牛饲草缺乏和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刺梨果渣是刺梨鲜果榨汁后的副产物,利用率低,资源浪费、污染生态环境现象突出,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运用动物饲养试验和瘤胃体外发酵手段,研究刺梨果渣对肉牛的营养价值、瘤胃代谢、饲喂效果以及添加剂在刺梨果渣上的应用效果,为将刺梨果渣作为肉牛饲料资源提供数据支撑。论文共分为3个试验。试验一:刺梨果渣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学位
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与肉的嫩度、风味以及水分密切相关。不同的品种肌内脂肪含量不同,即使在同一品种内,不同个体间的肌内脂肪含量也存在差异。但活体肌内脂肪含量通过屠宰后才能测得,且难于度量,所以寻找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贵州黄鸡是我国黄羽肉鸡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性成熟早、易育肥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贵州黄鸡不同肌内脂
学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作为动物机体肌肉生长的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关岭牛为研究材料,通过分子克隆、CCK8、qPCR技术、细胞划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研究IGF1、MSTN基因对关岭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关岭牛肌肉生长发育规律,为关岭牛肉质改良提供细胞
学位
本文主要探究常减压电脱盐工艺技术优化措施。研究过程中,从电脱盐工艺优化重要性为出发点,分析其可减少设备腐蚀、提高传热效率,并以某企业应用的5.0*106t/a常减压装置为例,明确该装置电脱盐中原油性质及存在问题,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2012年至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毕节、江口等地的昆明裂腹鱼先后发生一种以背鳍前后出现皮肤破裂、肌肉溃烂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特征,称为“溃疡病”。然而,导致昆明裂腹鱼“溃疡病”的致病菌尚未明确,中草药对该菌的防治效果至今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无菌条件下从患病昆明裂腹鱼体表溃烂处、肝脏与肾脏组织中分离、纯化病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 DNA、dna J、cpn60等基因的序
学位
以小流域竣工验收数据库为研究对象,使用河南省小流域划分适应性原则,结合河南省地形地貌特征实地考察情况,构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模型,以丹江口库区上游流域为例,进行水功能分区划分,以期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表明:(1)目前河南省小流域划分成果已录入政务云系统,经过精细化复核研究,证明河南省小流域划分原则符合全地形地貌的实际需要,具有全国推广的借鉴意义;(2)在小流域划分及土壤侵蚀强度监
期刊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也称为Aujeszky病病毒(Aujeszky’s disease virus,AD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由该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主要表现为猪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等症状。猪是PRV的储存宿主,也是PRV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该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V
学位
羊口疮(Orf)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嗜上皮性人兽共患传染病。OrfV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羔羊的发病率可高达90%~100%,主要特征病变为口唇、鼻部等处形成增生性损伤,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传染病。OrfV为痘病毒科(Poxviridae)、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成员,为有囊膜线性双股DNA病毒。F1L蛋白为病毒表面囊膜蛋白,研究发现F1L蛋白
学位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常用的添加型溴代阻燃剂,属于广泛暴露在环境、动植物及人体内的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十溴联苯醚(BDE-209)作为PBDEs的主要同源物,仍在一些亚洲国家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广泛污染。畜禽在人类食物来源中占很大比例,近年来多次在鸡肉、鸡蛋等畜禽产品中检测出BDE-209的残留。然而,有关BDE-2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