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技术体外培养对囊胚形成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尺度,灵活操控等特点,用于胚胎体外培养目前已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表面处理的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对异常受精的三原核(3Pronuclear,3PN)胚胎进行体外静态培养。以常规微滴培养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0%,0.2%,1%W/V)的泊洛沙姆407(Pluronic F-127,PF-127)对微流控凹陷结构培养系统进行表面修饰处理为实验组,分析胚胎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建立表面处理的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胚胎体外培养的新平台,为之后开展基于微流控技术胚胎体外复杂培养体系研究做探索。方法:经历25个批次,232个周期数,陆续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中心不孕症患者IVF受精后16~18h观察提示双极体、三原核(3PN)胚胎共280枚。按胚胎的纳入排除标准,排除80枚3PN胚胎,纳入200枚3PN胚胎(120名患者)。每一枚纳入研究的3PN胚胎进行随机抽样编号,1~50号胚胎为对照组,51~100号胚胎为实验组1,101~150号胚胎为实验组2,151~200号胚胎为实验组3。回顾性分析4组胚胎所对应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以及实验室资料。将对照组中的3PN胚胎放入常规微滴中培养,3个实验组中的3PN胚胎分别放入经0%PF-127(实验组1)、0.2%PF-127(实验组2)、1%PF-127(实验组3)进行表面修饰处理的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中培养。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胚胎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采用Rx64 4.1.2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最后对结局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矫正混杂,进一步验证不同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与各实验组的患者在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剂量、Gn用药天数、基础激素水平、窦卵泡数、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等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与各实验组的患者正常受精2PN胚胎的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等无统计学差异。3.胚胎卵裂率:微滴培养(对照组)、0%PF-127(实验组1)、0.2%PF-127(实验组2)、1%PF-127(实验组3)的≥4细胞胚胎卵裂率分别为88.0%、94.0%、98.0%、30.0%。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3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实验组1及实验组2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8细胞胚胎卵裂率,以上4组分别依次为86.0%、92.0%、98.0%、22.0%,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3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实验组1及实验组2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4组3PN胚胎的部分融合以上胚胎形成率分别为22.0%、26.0%、58.0%、4.0%,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2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对照组与实验组1及实验组3之间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以上4组囊胚形成率依次为10.0%、18.0%、24.0%、2.0%,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结果提示对照组与实验组2和实验组3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相对于对照组,0.2%PF-127处理对3PN胚胎的≥8细胞胚胎发育、部分融合以上胚胎发育以及囊胚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PF-127处理则对3PN胚胎的≥4细胞胚胎、≥8细胞胚胎、部分融合以上胚胎及囊胚形成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微滴培养、0%PF-127、0.2%PF-127、1%PF-127的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分别为12.0%、18.0%、38.0%、0.0%,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与实验组1及实验组3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实验组2相对于对照组可促进3PN胚胎的卵裂期优质胚胎发育,而实验组1及实验组3相对于对照组,对3PN胚胎的卵裂期优质胚胎发育没有明显影响。5.优质囊胚率:微滴培养、0%PF-127、0.2%PF-127、1%PF-127的优质囊胚率分别为6.0%、8.0%、10.0%、0.0%,整体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组间比较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1.对比常规微滴培养对照组,0.2%PF-127实验组培养3PN胚胎可以提高胚胎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说明本实验设计的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用0.2%PF-127处理后可以用于静态胚胎体外培养,并较常规微滴培养有一定优势,为胚胎体外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2.对比常规微滴培养对照组,0%PF-127实验组对胚胎卵裂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及优质囊胚率均没有增加或降低效应。说明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对胚胎培养与常规微滴培养的效果类似。3.对比常规微滴培养对照组,1%PF-127实验组的≥4细胞、≥8细胞、部分融合以上胚胎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降低,且卵裂期优质胚胎率和优质囊胚率均为0,提示1%PF-127处理凹陷结构微流控芯片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的毒性或危害作用,不利于胚胎的发育。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在此现实情况下,精准找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存在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是重中之重。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改良子宫腺肌病病灶大部切除术联合LNG-IUS+Gn RH-a序贯治疗重度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并初步判定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09月因重度子宫腺肌病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治疗的64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由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病,均已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但痛经及月经量多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拒绝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由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来比较无症状患者与流血患者病理结果的差异性,并探究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以及确定绝经后无流血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应行内膜活检的内膜厚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妇产院区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5mm)女性。根据患者有无PMB(Postmeno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的测定及其变化情况的分析来评估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对年龄、囊肿直径、囊肿单双侧、囊肿单多房、ASRM评分、疼痛评分、病史长短、是否合并盆腔粘连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不同因素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临床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提供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核除术后自然妊娠率及妊娠时间的差异,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术后自然妊娠的相关性。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有生育要求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对其术前AMH水平的评估,分析其术后自然妊娠情况,为制定生育计划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
学位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乡村进行现代化治理十分关键,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点。目前,我国乡村基层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使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从这一角度分析,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对策来对其进行优化,这样才可以促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优化乡村治理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当前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存在的常见问题,最后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期刊
目的:分析24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cancer,DPC)的一般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并对患者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021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并且根据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病理组织标准筛选出的24例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探讨患者的一般临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高危型HPV感染的转归情况,分析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1.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8月期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临床病例共379例。纳入标准:(1)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Ⅰ、Ⅱ、Ⅲ级的患者;(3)术前进行HPV分型检测提示为高危
学位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Eps)发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为Ep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并期望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或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预防、甚至避免Eps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病房住院行宫腔镜手术或诊断性刮宫术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Eps的患者共729例,其中收集到完整资料的673例为研究组,术后病理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包括子宫内膜呈增生反应或呈分泌反应)
学位
目的1.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结局。2.分析ICP孕妇的炎症指标的监测,观察病情发生发展,从而降低不良围生期结局。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ICP组孕妇总共232例,其余同一时期、年龄相仿的健康孕妇共1459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两组孕妇的血清学标志物及妊娠合并症,如淋巴细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