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论语》中的敬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曾以“敬”字概括圣贤之学,证诸先秦典籍,大抵不失其正。即以影响孔子甚深的《诗经》与《尚书》而论,“敬”字在《尚书》中凡66见,与“敬”同义的“钦哉”亦出现14次,《诗经》中的“敬”字亦有22次之多。大体言之,诸“德”源自“敬”,复因“敬”而成就诸“德”。中国人文精神的背后,内在动力即为“敬”。表现于外,为“敬谨从事”,对内而言,则是“深切自省”。
   “敬”的最早源头,就《诗经》与《尚书》所见,系来自中国先民对“天”的信仰,亦即“敬天”。然中国的“敬天”与一般宗教信仰的“畏天”并不全然相似,乃由“敬天”开出“敬德”的精神,尤其对拥有“天命”的君王而言,其“敬天”的真正外显乃为“敬德保民”,亦即透过政治实绩以证明自己的“敬天”。
   据《左传》与《国语》所载,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信天”、“敬天”已扩大成为对“鬼神”的信仰,然而“敬鬼神”与“敬天”仍有相同的内涵,亦即“保民”,神之降福与否,与施政者的保民有关,而非仅“享祀丰洁”而已。由“敬天”扩大到“敬人”,“敬”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乃至由“敬人”而“敬己”,“自重”与“敬人”成为春秋时代贤大夫的基本素养。
   本文即以《论语》的“敬”为主要探讨对象,由溯其历史渊源开始,逐次落到《论语》本文,一一探讨“敬”与“超越性存在”、“群己关系”与“修己”的关系。
   孔子虽“不语怪、力、乱、神”,亦曾经明确宣称:“敬鬼神而远之”,然而就《论语》全书所载,孔子未必不信鬼神之实有,其“敬天”、“知命”之迹仍然清楚可见,亦即孔学的“宗教元素”与“神圣性”实为其学说的基础。然孔子之相信“超越性存在”,并不是让他倒向另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而是一秉此“敬畏”之心,推出更高的道德高度,在现实的人间世承担起“人”的责任。而就近年出土文献所见,孔子晚年曾明言:“君子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与他在《论语》中一贯“重仁”、“重德”的面貌全然吻合。
   孔子由“敬天”为起点,以此“敬畏”的“宗教情感”落于真实人间,开展为群己关系的“敬别”。是君,则以保民为天职,先养而后教,最理想的示范典型便是周文王,乃集“天”、“至德者”与“王”三位一体的最佳典范。是臣,则事君以“忠”,然此忠绝非一般认定的“愚忠”,而是“忠”于助君保民的职责,因此能在君道有过时勇于谏诤。是子,对父母尽“孝”,除了能“养”,更要能“敬”。回到“人”的最基本面,落于人际交往,莫忘因“敬人”而“责人以善”、“成人之美”,助成他人成就有德君子。“敬”的最后,或说最根本的出发点,仍在“敬己”,认清“天地之性人为贵”,因此格外“自重”,终能“修己以敬”,透过一生不断“下学而上达”,终而能成就“君子”的修身鹄的。
   孔子不反对社会阶级,然而其阶级乃建立在人的“内在价值”与“成德的能力”。学问可以达到什么境界,除了努力,还有背后的“资质”考量;“命”的半点不由人更令人无奈;唯独“德”,是人若知“自敬自重”,透过孜孜矻矻的努力,便能“自力而致”,全凭自己作主。
   孔子之学的目标,或概括以“仁”,而孔子在答弟子问时,明确以“敬”为“仁”的内在动力。孔子教门人以“志于仁”,却绝不轻许弟子以“仁”,盖因“敬天体德”以成就仁德,乃一无限上达的目标’人当穷一生之力以赴,乃能在天地之中活出“人”的价值,以“体仁”来体现“人由天生”之“贵”。“仁”的无限开拓,实即“敬天”与“敬人”、“自重”的真实体现。
   徒知“敬”的外在仪文,而不知“敬”的内在精神,死守而不知权变,必成令人窒息的形式主义。孔门之“敬”,必为仁知双修,常、变并行,乃能“始”于“敬”,“终”乎“敬”,达到“敬天体德”的最高层次。
   孔学之“敬”用于今世,一如楼宇烈先生所言,当回到“修身养性”的初衷,或如余英时的说法,回归生活的基本面,重新建制“敬德”的大传统,方能凸显其最大价值所在。面临“和谐社会”的建构,若能由“敬”起兴,由敬“天”而敬“人”,并能“敬己”,亦即“修己以敬”,扩大到人际,在“互敬互重”的对应中,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而个人由自重重人,复因受人尊重,从而更加自重,因此成就大有担当的“君子”。实乃个人之幸,国家、社会之幸!
其他文献
刘一明是清代乾嘉时期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师承“北宗”法脉,而又对“南宗”思想有着继承。他以儒入道,对阳明“心学”有较多吸收。他主张性命双修、三教一家,提倡以世间法修出世间、“道”“德”兼修、功行双践,其思想对清代道教的民众化有很大的影响。  在结构上,本研究分绪论、正文与结论。  在绪论部分,主要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现状、“信仰”与“教化”的概念分别作了阐述、综述与界定。  正文部分划为五章
学位
藏区的宗教可以分为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两大部分。其中本教就是藏地土生土长的藏族人的本土宗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教文化最能反映藏族人及藏族文化的特点,本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梳理本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归纳本教的特点是藏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纵观本教发展历史,整体而言,本教可以分为早期的斯巴本和后期的雍仲本两大部分,早期的斯巴本与汉族道教、羌族释毕、彝族毕摩、纳西东巴等有着很
学位
道次第是藏传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研究藏传佛教哲学思想,就必须学习和研究道次第的整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本文以历史学、文献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利用藏文、汉文和其他文种的有关文献,追述阿底峡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阿底峡所倡导的道次第理论的渊源、道次第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道次第理论的基本内涵。通过从整体到个案的研究
学位
在当前中国宗教学界,比较视角的宗教研究,主要集中在儒、释、道三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整体性理论比较,或就某个专题和某些思想家之间的宗教思想进行比较。就中国基督教学界而言,虽已有学者对某些中国神学家的思想遗产进行了一些整理性研究,但围绕基督教内部某个理论专题,对中国神学家与西方神学家进行系统的对话性和比较性的研究,还较为鲜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此做尝试,就美国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宋代,由于历代统治者大多对佛教采取了理性、开明政策,佛教在寺院建设、僧尼数量、佛教经典的编译工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佛教宗派在唐代繁盛的局面出现了变化,禅宗处于繁荣期,净土则有新的发展,两者成为宋以后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其它的宗派如天台、律宗、华严宗、唯识宗、等也都相当流行,其中天台也有新的发展,佛教发展也出现明显的世俗化和僧人群体儒学化的现象。  两宋时期也是居士佛教的全盛时期,官僚士大夫
学位
任何宗教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宗教也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才能发挥自身的影响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宗教组织如何在其现代化与神圣化的双重发展中扮演一个适当的社会角色,在稳定社会、教化人心、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方面发挥自身作用,这显然是一个关系宗教和社会两者及其两者关系发展的大问题。立足与此,本文以香港道教组织之啬色园等道观为具体例证,在现代化和公民社会的双重视角中来审视道
学位
在中国当代哲学语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着双重含义,它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以后的“中国化”历史,又是指作为“哲学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历史”和“问题”的研究中,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解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投射。它的形成、发育和走向成熟的过程,映射了当代中国哲学步履维艰的生长过程,它的成果开启了时代理性的哲学运思之路,而它的问题,又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开辟了一个极
从佛经和圣经的不同角度,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秩序进行了解读。按照从集体到个体、从抽象到具体、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核心就是寻找“自己”,确立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首先,在佛经和圣经里面寻找理论支持,同时检视它们有无害人之处。其次,在社会组织和历史文化中,看看是否丧失了自己,以及如何保全自己。阐述了人的自主自由平等是生命价值和尊严之体现,无论上帝佛陀还是家庭政府都无权干涉和剥夺。  本文的主要
学位
科学哲学中的结构主义起始于苏佩斯与阿当斯,奠基于史尼德,继承与发展于斯泰格缪勒、巴尔泽、缪利尼斯等人。依照结构主义,任何数理科学理论都不是语言学实体,而是超语言学的集合论实体;履行理论重构的适当工具不是元数学,而是数学。结构主义不仅描述了理论元素、理论网络与理论整体子等不同层级的理论单位,还描述了理论化、专门化与还原等理论的内在关系;不仅从共时的角度描述了理论状态,还从历时的角度描述了理论演化。 
学位
人,作为社会实践和哲学思维的主体,是哲学研究的起点与终极关怀点。在当今新时代,为了推进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必要对人重新进行哲学地探讨。  在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中,核心是人性理论。人性论与天道论、人道论等其他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性论研究成果也能扩展、应用于其他哲学领域。如此,能使学者们更加全面地对古代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进行重新审视。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位哲学。清代思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