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模式的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恰当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育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传统文化课程是山东省地方必修课程之一,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所面临的课程情境不同,课程开发者应当以乡村小学所处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乡村所面临的传统文化课程问题为出发点,根据国家宏观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乡村培养人才的特殊需要进行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近年来,传统文化课程以及乡村小学课程开发问题已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但目前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仍然缺乏体系化的研究,对地方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研究和以乡村小学视角进行的课程开发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是介绍或分析已有的乡村小学校本课程,缺乏对尚未完全开发的乡村校本课程的构想与深入探讨。结合乡村小学的特点以及乡村小学生的学情,以情境模式为基础对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为情境模式课程开发理论提供案例。为了了解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现状进行考察。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对访谈材料的整理,了解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取、课程方案实施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基本情况,同时发现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开发面临着乡村师生主体地位难彰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教师传统文化素养需提升、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较功利等问题。以西营镇N村的X小学为例,选取课程相关政策、乡镇环境与课程资源等外部因素以及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与学生基本状况等内部因素对学校情境予以全面分析与评估。依据乡村小学已有的传统文化课程,遵从“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方案—课程的解释与实施—课程的评价与改进”这一过程为其提出优化策略。在课程目标方面,结合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目标的来源对乡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一种科学表述;在课程方案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乡土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要考虑到横向组织策略与纵向组织策略;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提高乡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完善乡村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加强课堂教学师生多向交流、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场所;在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应当立足于乡村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应当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学生评价应当关注乡村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沟通日益加深,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也日益增多。面对如此国际形势与国家政策,针对阿拉伯汉语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急需有序推进。又因为汉语和阿拉伯语中的动物词都有较为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含义,所以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文化理解和使用方面的困难。因此,本文将汉语和阿拉伯语中动物词的文化含义进行对比,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语料
学位
汉语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璀璨结晶,作为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汉语成语的学习和掌握,既是汉语学习的过程,也是知晓中国历史的方式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外向型汉语成语词典是辅助外国学习者成语学习的重要手段,能够让学习者既经济又有效地获取成语信息。绪论阐述外向型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综述外向型汉语成语词典的研究成果和现状。统计了23部内向型汉语成语词典与
学位
信息社会背景下公共舆论事件的空前频发对公众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培养也应随之调整。议论性文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以上两种能力,但教学实践中存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统摄议论性文章教学思路的模式化问题,致使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学习兴趣降低。为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议论性文章的选编特点和教学现状,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议论性文章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学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中学生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价值展开教学。《史记》选文始终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课文经
学位
随着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性问题随之而来。2020年初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难民等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意识到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单一国家的力量。唯有培养全球意识,实现全球合作,全球性问题才有望破解。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全球意识的培养在美国社会科课程中已有所体现,1994年颁布的第一部社会科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社会科课程应该包含提供全球联系和相互依存研究的经验
学位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革,研究生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在一定周期内基本不变,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此时,校外兼职导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开始受到重视,不仅能缓解师生比紧张,还能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优质教师资源跨校区流动。但校外兼职导师
学位
时代的进步使得教师这一群体面临着更高的职业要求,强烈的社会需求与实践需求催生教师教育的发展。对此,许多学者提出加快构建教师教育学科的观点。随着“教师教育”在学术界的热度持续升温,“教师教育学科”的知识构架、研究方法与对象、性质、内涵和成立条件等有关问题被众多研究者发文探讨。然而,目前关于“教师教育”学科的定义尚不明确,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对其作为“单列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达成共
学位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就成了专家、学者、教师们的关注对象和研究热点。但是,关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类选文方面,研究实用文选编的较少。因此,研究部编本语文教材实用文选编,可以了解部编本实用文的选编现状,探究实用文在现实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补充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研究,为编者和教师分别提供选编和教学参考。本文共包含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实用文
学位
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家长和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学习,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使得与学习成绩无关的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不断弱化和边缘化。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缺少亲自劳动实践的机会,不仅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也得不到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提升,最终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卢梭是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著述很多,对多个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
学位
学科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学科化表述,是国家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2001年实验稿,2011年修订稿)多年,但教师是否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否根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及教研,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教学效果等这些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情况还缺乏工具去测量。基于此,本研究在泰勒的课程理论及古德莱德课程层次论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相关测量工具,以《义务教育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