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视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构建——以影像史学为中心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女性形象的研究,原属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的范畴;本文将影像文本与书写文本一道视为史料来源,将以真实历史中存在过的女性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影视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兼具妇女史、性别史及影像史学的跨学科性质;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系统梳理自20世纪中期至今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叙事、演变及其内在动因,考察其中所蕴含的身份政治、风俗文化、社会心态之古今异同。鉴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妇女史料的匮乏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单一性,影视作品中叙述的古代女性故事及塑造的女性形象,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妇女外形服饰、成长教育、生活娱乐、情感婚姻、社会交往的研究素材,使人们对于古代妇女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于社会进步、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有了更为生动、真切、具象的认知——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进步。然而,当前从事性别史、妇女史的研究者,往往过分强调女性在封建男权社会受到的压迫,对于古代涉政、干政后妃多持同情立场,而对因其自身缺陷、贪欲造成的过失乃至罪恶,多持包容态度,致使当前历史影视中的妇女书写和女性形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历史叙事因严重背离史实而缺乏真实性与可信度,人物形象因过多强调“女性视角”“女性立场”“性别意识”而缺乏历史感,人物评价也因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失去客观、公正的尺度。对此笔者以为,一方面应跳出以传统男权为中心的视觉局限,走出传统二元论的阴影。另一方面,亦应对女性自身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担当的历史责任进行反思,尤其应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能力不足和责任感缺失等缺陷进行深刻的检讨。当前我们以女性主义或社会性别理论来审视历史影视中的女性,并非要得到一个跟男权中心完全对立的结论,而是要在探索真相的前提下,得出合乎史实与情理的价值判断。在此过程中,平等、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与包容、多元的综合研究方法,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有可能避免研究中的片面与狭隘,在未来获得更多、更具说服力与现实意义的学术成果。
其他文献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于1898年强租威海卫。为维护在威海卫的殖民统治,英国成立了殖民统治机构——威海卫行政公署,并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殖民统治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威海卫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新式学校教育、私塾教育与平民教育。新式学校教育以初等教育为主,中等教育为辅,主要由殖民政府、地方绅商、教会三方力量推动。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包括
学位
晚清时期,在民族危机加深、“教育救国”理念的共同影响下,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新式教育,并于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首次向全国发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号令。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近代义务教育已历经酝酿发端期和发展探索期两个阶段。国民政府发出“厉行义务教育”的号令,《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党报,旨在宣传国民党的施政方针和各项政策主张。《中央日报》消息来源渠道广且时效性强,在新闻消息传播过程中更具舆论引导力
学位
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以河北沿海地区汉代墓葬为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探讨该区域内物质文化发展状况,以墓葬分布、墓葬形制、随葬品特征等相关信息为参考资料出发,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图景进行探究。上述区域汉墓考古发掘以及相关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沿海地区发现汉墓众多,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成果较多,为开展本文研究提供了翔实资料。纵观已经公布的研究成果,由于对上述地区所发现的汉
学位
近年来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受到重视。以儿童群体作为“目标观众群”,使得博物馆活动策划在主题、内容等等方面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对博物馆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可以说,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活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座博物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邯郸市博物馆于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河北省唯一一座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博物馆。其丰富多彩的儿童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代表性。本文尝试聚焦邯郸市博
学位
博物馆是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面对群社会大众的社会美育需求,多渠道实现博物馆美育功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而当下博物馆美育功能主要通过展览、公共教育项目和文创实体产品等途径实现,少有其他实现博物馆美育功能的途径。同时,近年来博物馆IP授权的跨界合作层出不穷,博物馆与游戏的跨界合作也时有发生且有长期发展趋势,游戏成为社会大众认知博物馆的新途径。所以本文在博物馆需要拓展美育实现途径和博物馆与游戏
学位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A.S.康明斯认为:“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有着全新的角度,而博物馆恰恰是了解世界的窗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文化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同。在这一背景下,很多中小型县级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新窗口,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自身优势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究解决,以促进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了县级博
学位
本文以文人交游为中介来研究科举与文学的内在联系。笔者以尹洙和欧阳修源于不同科举人际关系的交游为中心,来梳理他们共同文学理念下的政治实践,包括对科举制的改革,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尹洙和欧阳修这两个人物来认识宋代科举与文学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四点:一、科举制下的同年和同僚关系及本文研究人物——尹洙和欧阳修在这两种人际关系下的交游活动。随着宋代
学位
康乾时期御制玛瑙器物的研究是清代玉石文化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玛瑙器物系统化的分析,有助于重新定义玛瑙文化价值,完善清代玉石文化体系。本文以现存康乾时期御制玛瑙器物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与资料记载,对康乾时期御制玛瑙器物的种类、材料、造型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玛瑙器物文化内涵,并总结出康乾时期御制玛瑙器物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主要以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馆藏玛瑙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清宫造办处档案,系统梳
学位
碑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承载了文学、书法以及图形纹样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辽、宋、西夏、金时期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是我国历史上多元文化发展、民族交流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主要着力于10-13世纪,即辽、宋、西夏、金时期所存留的碑刻的装饰纹样,从历史与艺术角度切入,结合地理位置、风格流派等影响因素,横向对比辽、宋、西夏、金碑刻的装饰纹样的异同,分析不同纹样的形成原因及发展
学位
在中国古代两性关系中,那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且被认作不正当而难以公开的两性关系被称为“私情”。“私情”自古至今都是人类两性文明演进史中重要的组成。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两性私情成为宗法秩序下难以相融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秩序问题。中国古代社会对两性之间交往的建构与规范伴随着传统宗法社会秩序的演进而进行,“私情”的内涵及规制、防范措施具有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下的时代烙印。宋代社会是儒家意识形态进一步重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