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敬业观培育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业,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之一。新时代大学生正处身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具有民族复兴的见证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身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积极践行敬业观,持续艰苦奋斗、敬业奉献、苦干实干。全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从理论上对敬业的内涵、敬业观的不同形态及其内在要义作了详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新时代大学生敬业观的内涵要义,并从马恩等经典作家的阐述、我国共产党人的深奥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搜索敬业的相关内容,从而明晰敬业观的理论来源。其次,通过联系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他们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对新时代大学生敬业观培育的价值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着重说明了大学生敬业观培育是个体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的助推器,是大学生主动落实国家倡导的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对敬业奉献等优良传统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大学生助力实现强国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敬业观主要从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科学的奋斗精神以及开拓创新和奉献的精神等方面着手。再次,依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新时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爱业和责业度不足、忠业和创业意识有待提升、艰苦奋斗和奉献意识不强等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及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敬业观教育针对性不足且实际效果不佳,固化的传统观念及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家庭教育同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存在不合乃至冲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熟度和自我约束力的不足。最后,着重探讨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敬业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主要从教育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以及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将敬业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宣传舆论以充分发挥教育宣传的功能;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榜样文化、家风文化的建设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涵濡浸渍”作用;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和校内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敬业观的践行;通过完善教育联动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大学生敬业观的培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敬业观念并身体力行的将其融入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
其他文献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传统。这些价值观念和价值传统是中国传统友善观的主要体现,是当代友善观的思想来源。历史进入新时代,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依旧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国家也非常重视大学生友善观
学位
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格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对于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通过发挥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能够促进以情感人和以美化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美的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为研究主题,在阐明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学位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开展以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中学阶段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时政资源作为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开展时事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上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位
我们所处的社会逐渐发展为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全过程都产生了十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带了不小的冲击。各种不同的观点交织对立,冲击主流话语,正在淡化和消解着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态势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
学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营造出来的能够产生强大课堂吸引力和参与力的教学力量和显著的隐性教育效果,它是一种教育合力,要依靠多种因素、多个主体来实现,而课堂提问作为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巧,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为目的,并结合在康杰中学的实习经历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来实现这
学位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的居住情况纷繁复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甘肃甘南地区划定为研究范围,将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这一地域范围内高中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历史命运、经济利益、精神文化以及
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掌握科学的话语表达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主题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大量使用经典话语、谚语诗句,逻辑清晰、语言精准且通俗易懂接地气,将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切为人民的高尚情怀与鲜明的辩证法思想注入讲话之中
学位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改进教学方式,主张在自主辨析中感悟真理。探究性问题强调思维的开放性、情境的生活化、学科任务的多样化、解决路径的非唯一性,有利于推动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改革,与《意见》和新课改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时政教育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时政资源作为时政教育的构成要素,不仅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媒介,也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在教学时以时政资源为依托,作为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但由于部分教师还秉持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时政资源和唯物辩证法原理自身特点的影响等原因,使时政资源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碰撞已成为常态,使得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但是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极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诱导,导致他们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确立人生信仰。因此,我们极需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青少年抵御风险和理性鉴别能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