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教材课程的未来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科研处,湖南 益阳 413000)
  采访地点:湖南美术出版社六楼曾老师办公室
  采访内容:曾瑜老师就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和13年送審通过的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的课程案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唐云(以下简称唐):曾老师您好,首先我想问问您这次13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的修订版较之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美术教材有什么比较大的调整吗?
  曾瑜(以下简称曾):调整是有的。那我们拿一个课例来说吧!我们来看01版的八年级上册的《与米罗游戏》,这一课主要的设计思路是我们通过跟优秀的作品,比如米罗大师优秀的作品游戏来了解抽象的形象,抽象的绘画,把这个当成一个切入点来让学生了解抽象画是怎样去构成表现的,然后我们有一系列的游戏,来让学生由平面转化为立体来感受;其实这个感受都是感受抽象画的图形、符号还有绘画作品。
  那么,后来经过十多年教材的使用,一线的老师和试验区的专员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个课程对八年级的小朋友相对而言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比较活泼,很多玩的;再加上抽象这个东西在做的过程中总会给人家一种初体验,所以它更适合于往低年级的年龄段去调整;这样的话,我们就把这个课调整到小学阶段去了。
  总结感受: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7——12、13岁童年期的的小孩主要的任务时“学会学习”,美术课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就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思维能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对社会的“素材”有一个感知,湘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课程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窗口”来看世界,能够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建立一个图式,为以后的想象和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表象”素材。
  唐:这个课的调整不仅仅是年龄段上的调整,内容上调整到小学阶段的这个课程信息量更大了,是否已有调查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如此丰富的信息都能接受和吸收呢?
  曾:小学部分你现在看到的稿子是13年修订版已经初审通过了的;刚才我们谈到的感觉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其实并不见得从初中调到小学后,信息量就会有多缩减,通过这么一改,感觉上它也不简单;其实,现在这个稿子我们也通过了两三稿了,你所看到的这是最后的定稿;最后定稿的变化比较大;一方面我们是以推崇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艺术为主,我们自己的本土的艺术文化应该弘扬,如果我们有的,我们做的很好的,我们首先是用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来当作素材;因为我们知道学生的审美,它首先要了解,熟悉,它的一种审美观念才能建立,如果说我小的时候都不认识他,没接触过他,那我长大以后对它的认同度就比较低,我们是在这个基本认识上来进行调整的。
  另一方面,确实与我们的作者团队编辑的这种知识结构有关系,恰好我们编这个课的作者她对我们楚湘文化很有兴趣。其实很多这些图,我们以前并没有人关注到它,现在我们发现这个是我们战国初期的一个拓本,如果你不看图注,当时有些专家审读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外国的作品呀!”他认为就是非常现代,非常抽象,和米罗的作品有很多的相似性,那么,实际上,从它的来源来看,它是我们战国初期的一个作品,你看马王堆的这幅帛画,它充满了想象力,有些是全抽象的、有些是具象的、有些是意象的;如果在现代的语义下去描述它,它是很现代的了;再看楚帛书神图,它在考古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整体上是没有神话的,是没有最早的创世神话,但是在研究楚帛书之后,人们的评价有所改观,以前认为我们没有创世神话,实际上,楚帛书填补了这块空白,这就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创世神话,那么这一块也是一个知识,是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的知识点。然后再看这也是我们阴山的岩画,如果不看图注也会认为好非洲,原始部落(的感觉);
  总结感受:湘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的课程资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中国本土文化的“开发”和“挖掘”。我个人认为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几方面的好处的;首先,湘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的课程资源展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文化和历史,是一本无字的书,让孩子从小就能受到传统美学的熏陶;其次,根据精神分析学派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说法,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的,只有合理的唤醒,才能让人意识到。所以本土的美术是民族的文化,它在我們每个人身上都“压抑”着,我们让孩子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注意到它。最后,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让一个人能够不被趋同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让人在世界之林中具有识别性。因此,孩子从小接触本土民族美术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唐:除了调整以外,是否有加入一些新元素或新门类呢?
  曾:当然。这是新加入的一课——《图画书》,图画书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绘本”,但是绘本这个词是纯引进的日本的一种表述,图画书就比较通用,更贴近我们的主题,所以我们定的是《图画书》,这是我们新增加的一课,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绘本。
  这个课的内容我们现在放在六年级,当时这个课占这个版面的时候最初是不成功的,我们为了这个课还专门拜访了蔡高老师,然后我们就感觉到,实际上这块部分内容应该很早就进入,就在低年段的时候;它的诠释方式对于教材的编写诠释方式会有很多的启发;我们大量的阅读绘本发现各种表现手法,做的都很漂亮,你看,这是为了表现一个焦点,他没有文字,他通过这个镜头的变化,让人感受到这个画面;然后是这个视野,物象的推进拉远,因为视觉的东西,他这个视觉的素养他就要在视觉的训练中去养成,如果我们都是用文字来跟你说视觉的事,你想你真的能形成一个很好的视觉素养么?其实挺难的。
  绘本它恰好是用视觉的东西训练去学习,当然,真正研究图画书的人认为1—100岁的人都应该去读它,他是触动心灵的,就像听一首歌,我们纯听那个旋律,然后触动你的心灵,绘本他就是说你看这个图像,一页一页的翻,只看图像,触动你的心灵,本来是这样;但是我还没有研究到那个程度,我不说那么高深,但是我觉得起码在小学阶段,它应该占很大的比例,你看的还只是一些,这样的表现手法,还有非常丰富的;有用泥的,有拼贴的,有装饰画效果的,变现手法很多,水平还很高,你看,画得非常好,只是大家不知道它,不了解他们,而且我国的图画书发展的非常的慢,你觉得他的功夫怎么样,如果教孩子技法上的东西,哪点差么?他有故事性,而且艺术表现能力也很强,很不错的,这样才亲近孩子!现在我们在教学中有一种“尴尬”,就好像说小孩子想让他对美术感兴趣,仿佛就是要做手工课,手工课才会收到孩子的欢迎,图画课好像稍微偏难一点,想象画还好一点,要求画别的好像有难度。所以,我们之前很多时候都会说有很多手工课,那这样也是不对的,绘画是美术中间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把这个课运用进去的话,就会让孩子感觉很亲近,当然这只是一种表现风格,还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一年级到高年级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材料,尝试不同的的一些手法,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对生活的一种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的让美术的教学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他才能真正的形成一种审美和艺术素养。
  总结感受:现在大多数的美术教师认为湘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的内容过多而且杂,其实教师们应该首先了解到教材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媒介,它只是给教育内容提供了一个范围,并没有说一堂美术课下来,就需要学生接触到所有的媒材,可以把教材当成是参考材料,根据当地区域性的优势,合理的利用资源来向学生展示更多独特的美术艺术魅力,完善学生独特的人格。
  作者简介:唐云(1988.11~),女,湖南常德,就职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大学英语部,陕西 西安 710077)  引言: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1]。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音学习是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英语词汇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语音的辅助,日常交际中的听说会话都需要语音作为载体去传递。语音可以说是语言能力的载体与外化形式。发音的优与劣体现外化形式的美与丑,虽然外表不一定反映内涵,却给人以第一
期刊
(辽宁省鞍山市第八中学,辽宁 鞍山 114031)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从数学的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其重要性、有效策略以及注意事项,为提升自身的数学审题能力与解题能力等综合能力,为高考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三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培养  引言:在高考的总分中,数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对高考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笔者的数学老师曾经这
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特有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纽带。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把语言教学作为重点,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初中语文语言教学的現状,分析语言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言;语言能力;教学模式  一、语文课堂中语言
期刊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成长的关键期,对其优良意志品质有重要作用,如果发展的好就是良性循环,终生受益。现如今,大多数家庭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孩子生活能力欠缺,缺少顽强的意志力品质,体育课正是培养孩子们意志力的一个良好途径。体育课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体育教育无论在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期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实践证明:社会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阶段,当代大学生们的个性越来越强,但他们对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却大不如前,这对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举例论证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对成都理工大学学生人际关系的个案调查为切入点,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期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50000)  【摘要】:高校扩招以后各个高校间的生源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生源大战已成为事实.面对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如何能在生源大战中获得胜利,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各个高校间在招生方法上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2011年从高职院校升格成为民办本科院校,学长制在其招生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就其如何利用学长制参与招生进行一下系统
期刊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面对文中涉及到的步行活动、能量消耗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进而指出了测试者的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对其能量消耗影响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运动强度的分析,引出了速度并不是影响能耗变化的唯一负荷因子。在同一速度下,人们可以通过步频和步幅的变换,有不同的步行方式,进而可能带来能量消耗上的变化。最后,论述了用步频界定运
期刊
(绍兴艺术学校,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内心听觉在钢琴教学中受到家长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它是指一项不需要依靠乐器或人声,并且需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拥有的音乐素养。提高内心听觉能力对于促进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进步等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本人研究了钢琴教学中内心听觉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内心听觉;钢琴教学;应用实践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晕轮效应是网络环境下一種极为普遍的现象,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影响力、感召力和针对性。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晕轮效应的积极作用,依托网络平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晕轮效应;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一、何为晕轮效应  (一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目前科学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着,而我们又不能不断地把时刻变化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中,阅读就必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教学部分之一。2001年7月教育部指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一些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该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