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种现象就是严重的厌学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等。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造成厌学的主导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要解决厌学问题,就必须找到起根本性作用的主导原因,对症下药。
关键词:厌学;兴趣;尊重;鼓励;关注;意志
一、问题的提出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严重的就形成了厌学症。厌学症是指患儿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还有因自身的认知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的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而造成厌学的主导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要解决厌学问题,就必须找到起根本性作用的主导原因,对症下药。
二、形成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
(二)家庭方面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2.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3.家庭成员不和睦
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也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试问又哪来的心思去学习呢?所以厌学情绪的产生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学校方面
“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约半数的六岁至十四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同时,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改变过来,不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厌学。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诚心地鼓励。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怎会起激励作用呢?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这些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反感,于是,开始孤立他们,冷落他们,不把他们当作集体的一员,不给予帮助,不跟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厌学学生,严重地挫伤了厌学学生的自尊,使他们陷于无法自拔的状态。
(四)学生方面
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绩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其外观症状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情有始无终,行为冲动,活动过多。上课坐不住,写作业敷衍了事,字迹潦草,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对学习了无兴趣。
总之,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天职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对他们的矫正,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策略和方法
(一)学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
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學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做法: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兴地、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并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会写字、阅读、作文、计算、绘画等。对于老师来说,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2)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务实学生发展基础
从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知识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交给的,而是他们自身探寻得到的。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规律,那就一定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会有一定难度,如何缩小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 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加强师生联系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4.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家长方面需做的工作如下:
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
2.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情绪
家长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的逐渐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要从小抓起。不少习惯,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成功。
(2)要从点滴抓起,如写字姿势要坐端正,握笔姿势要准确。
(3)家长对学习仅作指导,决不可包办代替。
(4)家长要不断提出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应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
(5)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马马虎虎,要及时指出,纠正。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要想使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既有一定难度,又是他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并应提供一定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4.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兴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矫治孩子因注意力涣散而引起的厌学情绪,方法有以下几点:
(1)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视觉,看书;利用动觉,写字;利用听觉,听写。也可把几门功课的内容,交替进行复习。还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
(2)学习时如果注意力分散,可让孩子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使孩子精神松弛,克服紧张情绪,重新安下心来学习。
(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带着孩子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钟左右,使头脑清楚,提高注意力。
5.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这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问题的原因,与孩子一道去解决,不要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种批评与指责正是培养孩子厌学的一种途径,家长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反作用越大,问题愈加严重。家长应该主动体贴,安慰孩子,克服孩子心理上的挫折,面对现实地多给孩子支持、疏导和鼓励,还可以送孩子去心理咨询。
此外,家长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活动的时间。不要加重孩子的學习负担,也不能让孩子无休止地看电视、玩电脑。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一个教师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如何根除厌学现象?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
关键词:厌学;兴趣;尊重;鼓励;关注;意志
一、问题的提出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严重的就形成了厌学症。厌学症是指患儿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还有因自身的认知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的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而造成厌学的主导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要解决厌学问题,就必须找到起根本性作用的主导原因,对症下药。
二、形成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
(二)家庭方面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2.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3.家庭成员不和睦
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也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试问又哪来的心思去学习呢?所以厌学情绪的产生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学校方面
“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约半数的六岁至十四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同时,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改变过来,不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厌学。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诚心地鼓励。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怎会起激励作用呢?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这些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反感,于是,开始孤立他们,冷落他们,不把他们当作集体的一员,不给予帮助,不跟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厌学学生,严重地挫伤了厌学学生的自尊,使他们陷于无法自拔的状态。
(四)学生方面
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绩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其外观症状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情有始无终,行为冲动,活动过多。上课坐不住,写作业敷衍了事,字迹潦草,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对学习了无兴趣。
总之,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天职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对他们的矫正,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策略和方法
(一)学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
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學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做法: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兴地、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并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会写字、阅读、作文、计算、绘画等。对于老师来说,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2)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务实学生发展基础
从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知识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交给的,而是他们自身探寻得到的。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规律,那就一定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会有一定难度,如何缩小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 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加强师生联系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4.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家长方面需做的工作如下:
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
2.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情绪
家长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的逐渐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要从小抓起。不少习惯,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成功。
(2)要从点滴抓起,如写字姿势要坐端正,握笔姿势要准确。
(3)家长对学习仅作指导,决不可包办代替。
(4)家长要不断提出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应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
(5)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马马虎虎,要及时指出,纠正。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要想使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既有一定难度,又是他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并应提供一定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4.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兴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矫治孩子因注意力涣散而引起的厌学情绪,方法有以下几点:
(1)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视觉,看书;利用动觉,写字;利用听觉,听写。也可把几门功课的内容,交替进行复习。还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
(2)学习时如果注意力分散,可让孩子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使孩子精神松弛,克服紧张情绪,重新安下心来学习。
(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带着孩子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钟左右,使头脑清楚,提高注意力。
5.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这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问题的原因,与孩子一道去解决,不要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种批评与指责正是培养孩子厌学的一种途径,家长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反作用越大,问题愈加严重。家长应该主动体贴,安慰孩子,克服孩子心理上的挫折,面对现实地多给孩子支持、疏导和鼓励,还可以送孩子去心理咨询。
此外,家长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活动的时间。不要加重孩子的學习负担,也不能让孩子无休止地看电视、玩电脑。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一个教师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如何根除厌学现象?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