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的钢琴教学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缪天瑞是我国百年音乐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和推动者。他从事音乐教育和理论研究80余载,他勤于思索、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硕果累累,编辑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学术刊物8种、辞书5种,显示了他那渊博的知识底蕴和辛勤的学术耕耘。他不仅学术造诣深厚、精通英文和日文,翻译出版了多种外国优秀音乐理论成果,而且涉及钢琴艺术与演奏方法、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多个领域。他翻译出版的俄国钢琴家列文的《钢琴基本弹奏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书是缪天瑞的首部译著,1929年由上海三民公司出版,原名《钢琴基本弹奏法》;两次修订后于198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再次出版,并更名为《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关于介绍该书作者列文的文献资料较少,但他的确是20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之一。约瑟夫·列文(Josef Lhevinne,1874—1944),出生于俄国莫斯科。1885年入学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萨福诺夫和瓦西里,与斯克里亚宾和拉赫马尼诺夫等是同学。14岁首次登台演奏鲁宾斯坦指挥的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20岁在鲁宾斯坦钢琴大赛中获首奖。1900年至1906年,列文先后任教于第比利斯与莫斯科音乐学院。其后几年一直在欧美各地演出与教学。一战后定居美国,在朱丽亚音乐院任教直至去世。列文的这本小书原是作为访谈分期发表在美国某一音乐杂志上,1924年得以付梓。该书共六章,讲述了钢琴弹奏各个方面的基本法则,是作者多年钢琴演奏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钢琴大师如何演奏、如何教课的情形,对我国现今的钢琴教学仍有启迪。
  
  一、钢琴教学中的真知灼见
  
  与巡回演出相比,列文更热衷钢琴教育事业。他是正宗俄派传人,又在美国度过了晚年,教授了各个层次、多种多样的学生。在钢琴教学中,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使他既注重正统训练又能突破单纯专业局限,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原则。
  (一)扎实的基础是整个学琴生涯的保证
  这和他所接受的正统的俄学派教育有关。我们知道,俄国的音乐院校考试第一关就是基本功技巧考试,如果学生没有通过演奏技巧的考核就没有弹曲子的机会,也就意味着不会被录取。他对初学者的要求一点也不逊于高层度学习者。初学者要学好弹奏音阶、琶音、和弦等的基本技巧,要避免“还没有弄熟音乐上的九九表,就尝试可称是音乐上的微积分学或三角学的难题”[1:1251]的情况发生。教师要耐心辅导并给予正确的指引。
  (二)钢琴教学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听觉训练
  这种训练不是要求学习者简单地听音乐,而是认真地倾听自己弹奏的音,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听觉能力。列文尤其注重对和弦的听觉训练,认为只有听清楚各种和弦,才能进入较高的音乐领域。除此之外,有选择性地多听音乐还能有助于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培养乐感和节奏感。
  (三)帮助学习者快乐地掌握有难度技能
  他建议发展节奏感的一个好办法是,多为老练的而且节奏特别鲜明的歌唱家或小提琴家弹伴奏。既可以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又可以加强沟通,增添学习乐趣。又如在各调音阶识记中,列文建议从音阶的各音起(第一到第七音)连续弹出一列音,可分手练也可左右手同时练。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能记住各调音阶,又能做手指操,促进基础技巧娴熟。他主张多样化的练琴方法,开动思维,摒弃令人生厌的单调重复。他还强调每天练琴时间不宜过多或过少,四小时正好,而且要全神贯注。这一点与波兰钢琴家霍夫曼的看法相似,霍夫曼也建议“练习不要超过一小时,或者说……,每次最多不超过两小时”,“要留神确实听到你想弹的每个音”[2:17-18]。
  (四)音乐知识与钢琴技巧同样重要
  在教学中不局限于“专业”功课,还十分注重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这一点深刻反映在他对初学者的高要求上。与对钢琴弹奏本身的技巧要求所不同的是,首先他要求初学者必须学会“记谱法的全部知识”[3:1243],必须对“各调的组织、三和弦和七和弦等的构成,都要十分熟悉,就像对自己的名字一样”[4:1250],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铺好道路。这也为我们现在的钢琴教学“重技轻文”的现象指出了方向。
  
  二、钢琴弹奏的技术要求
  
  (一)重视正确的触键
  他对触键的理解是排除不必要的动作,以“最简单的手段”获取“最大的艺术效果”。其中产生美音的、纤巧的和强力的触键有所区别。列文认为要产生美音,应该用指端有肉垫的部分接触键面,并只需要用掌指关节(手掌与手指连接的关节)的运动,同时腕部放松,确保弹奏每个音时琴键都要压到底。手指触键的感觉是紧贴着琴键,而不是敲击。他说“钢琴不像打字机在用力的打击之下打出明显的字来。……不要把键盘的象牙键想象成一面桌子。这样的想象是完全错误的。有一种人弹钢琴好像在桌子上乱弹一阵,这种人将永远不能获得美音的固有的法则”。[5:1261]列文对纤巧弹奏的触键要求也是很独到的。纤巧弹奏不是简单的轻奏,软弱无力,而是要达到“轻巧、幽雅、整齐有序”的效果,在触键的技巧上包括:手臂要有仿佛“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更好地解释了手臂“放松”状态);要求用指尖而不是指端的肉垫去触键,每个琴键压到底;弹奏时要注意把手指紧贴键面,保留在键面上。列文关于强力弹奏的触键要求是放松手腕,用指端肉垫部分接触琴键,并且将全身和肩部的力量输送到琴键上。这里,他还交代了坐姿问题,为顺应力量输送,身体应向前倾向键盘。
  (二)要求准确的弹奏
  准确的弹奏包括正确表达曲谱意思,不能有错误的音和节奏等以及要分清连奏和断奏,弹奏准确。在考虑这个问题上,列文从心理上加以分析,认为弹奏出错是心理缺乏确定性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慢速练习直至准确熟练;要运用正确的指法,并且注意左手的训练等。列文在谈论连奏(Legato)时,强调相邻的两音要有“漂入”的感觉,手指触键方法要一致确保各音的音色相同;要求练习时要手(演奏)耳(听觉)一致,全神贯注。我国钢琴家赵晓生先生也认为好的连奏是“无隙”、“无角”、“无坑”,“第一个音弹得多响、多轻,那第二个音应该和其相同”。[6:55]对于断奏(staccato),列文首先告知读者三种不同的记谱形式和弹奏方法:一种是音符上标“?茛”的符号,这个最短促,弹奏原时值的四分之一;一种是音符上标“·”的符号,这表示弹原时值的二分之一;还有一种是音符上面的圆点上再加短线“-”的符号,表示弹奏原时值的四分之三,也叫“半连奏”。要达到准确的断奏效果,除了弄清不同的记谱要求外,在技巧上需要适当抬高手腕、或由手指“揩擦琴键”、或是保持腕部只运动下臂等。
  (三)正确的使用踏板
  按与手指触键关系来分,踏板可分为正规运用和切分运用两种。前者是脚踩踏板和手指弹琴键同步进行;后者是脚紧跟在手指弹琴键后踩踏板,适用于弹奏一串和弦等地方。切分运用踏板也是霍夫曼所着重提倡的,他指出“在需要使用踏板时,紧接着——我指出要‘紧接着’,用迅速的、明确的、完整的动作踩下踏板,决不能像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的那样,在手指触键的同时踩踏板”。[7:29]列文还分享了他的踏板运用经验,即根据不同音乐要求,使用全踏板、半踏板和四分之一踏板。
  
  三、对我国钢琴教学的影响
  
  缪天瑞翻译的《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为当时我国刚刚起步的钢琴教育提供了新的信息和国外钢琴教学的范例,给钢琴教学注入了活力。不仅如此,该书出版后,影响到此后的许多钢琴学习者,就是当今仍有广泛影响,正如缪天瑞自己介绍的那样,《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是体现着钢琴演奏和教学上至今仍未减色的一个优秀学派的一本小书”[8:1239]。
  众所周知,现代钢琴真正意义上的传入我国和进入大众的视野,应该是上个世纪初。一开始困难重重:经济落后、政局动乱、缺乏正规的教学等等。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钢琴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中国学生屡次在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奖,中国钢琴创作开始走向世界,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出现,逐渐完善的钢琴教学体系等等。“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有高度音乐才能、善于接受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民族”。[9:421]但是,在成功喜悦的背后应该看到我国钢琴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曾经一味的“重技轻文”造成很多钢琴学子严重“营养不良”;为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学现象屡见不鲜,使许多学生浪费了学琴的黄金时期;高校扩招,师资供不应求,钢琴教学不能很好实施,培养的学生没有掌握好良好的钢琴弹奏技术就匆匆毕业,投入了教授下一代的行列;还有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弹奏方法不够科学、准确等等。在这种情形下,列文所著的这本《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还是很有用处的。它对我国钢琴教学的启迪至少有如下几项:
  第一,端正教学态度,打好扎实基础
  针对我国目前钢琴教学中的种种不足现象,列文那重视钢琴基础教学,强调初学者学习成果的教学态度,还有他那“初学者更应该选择一流的钢琴教师”、音阶、琶音、和弦是初学者必需的基础练习等的建议及相关措施,是很有帮助和借鉴意义的。提醒我们要端正好教学态度,在钢琴音乐的普及过程中,也要注意“质”与“量”的结合。
  第二,变通教学方法,提高学琴效率
  列文的钢琴教学原则,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其中许多教学意见,如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追求有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教学等,在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他善于开发多种教学方法,尤其在解决各种技术困难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所提供的不同触键方法、连奏断奏的讲解以及踏板运用等等,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习者来说都是一段精彩的示范,指导我们在学琴道路上少走“弯路”,提高学琴效率。这也告诉我们,学琴与读书在方法上是一样,既要学会变通,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已达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注重技文并行,提升音乐修养
  虽然列文非常重视钢琴基础教学,即基础的技能学习,但他决不是重技轻文的倡导者,相反,他是技文并行的践行者。他对学习者的全面音乐素养要求极高,将音乐知识也纳入钢琴教学过程中。这对我国目前的钢琴教学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弹好一首钢琴曲,也要理解乐曲所承载的多方面内容,真正使我们的音乐艺术修养得以提升。
  此外,列文对钢琴弹奏的技术要求,如他强调要打好基础,注意音乐表现内容,手(演奏)耳(听觉)并重等等,则不仅仅限于钢琴教学,对所有乐器的教学乃至整个音乐学习都是适用的。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不可能无懈可击。例如,关于美音的讲述,列文只注重“像声乐的美声那样”,而忽视了还有所谓不透明的声音,还有他一味要求初学者掌握大量的有难度的音乐知识,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照现今的教育观点,并不十分合理。时代在发展,虽然列文的这些原则方法有许多精辟之处,但我们亦不能盲从,还要看到其局限,寻找科学的发展之路。
  总之,列文作为上个世纪初的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他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财富既是他的录音,更是他对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心得体会。我们应该从这些财富中得到启示,发扬我国的钢琴艺术,使之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们还能从这本译著中看到缪先生一贯的译文作风:不仅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学术体系,而且行文流畅、阐释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这本书中,缪先生为了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增加了或删除了一些小标题,还补充了许多译者注。如,第二章“音乐家的基础”中,在原文提到“#g小音阶为什么与bC大音阶会有和声上的关系?”时,缪先生即在此处加了译者注,解释这个问题,一下子解决了部分读者的疑虑,更使他们学习或巩固了一些和声知识。
  如今的缪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但仍然热衷于学术研究。他的人格魅力和治学风范为人所景仰,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宣扬他公正不阿、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提倡他严谨的、科学的治学态度;学习他近百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3][4][5][8]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天津音乐学院编.缪天瑞音乐文存(第三卷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7][波]约瑟夫·霍夫曼著,李素心译.论钢琴演奏(附问题解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9]魏廷格.《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选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集(音乐卷)[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陈声钢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阿根廷的国粹——探戈是一门集舞蹈、音乐、诗歌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探戈舞的冷傲优雅、含蓄奔放令其不仅成为阿根廷的国舞,而且早就闻名于世界,成为国际标准舞的一种。而作为其魅力展现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探戈音乐,更是亢奋与伤感并存,使人如痴如醉。本文从探戈的词源、早期状况及音乐文化变迁三部分进行论述,力求对探戈艺术本体及其所映射的社会意义作一次初步的综合探讨。    一、词源探究    对于“探戈”一词的
我在《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发表的《音乐家吴伯超的“忘”与“记”》(以下简称“忘文”),以1989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里,规格已高于其老师杨仲子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凌等事实,不同意“几十年来已经彻底忘了吴伯超先生”的说法。同刊这年第3期发表的黄旭东先生的文章《如何正确评价吴伯超——致向延生学兄》(以下简称“如文”),认为我是在“查三代”、“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些提法使我感到愕然
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教授在留学德国及回国后的时间里,在理论研究中对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现代作曲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其中的核心就是对20世纪音乐中新作曲技法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从传统作曲手法的六要素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论文集《乐思乐风》、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  杨先生认为,
一、定义及范围    大家都知道,声乐就是人声的音乐,是和器乐(乐器演奏的音乐)相分别而存在的。绝大部分的声乐作品都有歌词,因此音乐和文学的密切结合也成了声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类既然存在着民族和每个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以及各自的历史,文化就不可避免带上了民族性。音乐和文学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民族性。可以说世界上不存在非民族的文化,也不存在非民族的声乐。这是我表述的
由我国当代作家韩静霆和作曲家徐沛东合作而成的抒情歌曲《梅花引》,以古典传统词牌为名,以“梅花”为象征,亦诗亦歌地描绘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困境面前坚守理想、不为名利但求知音的真我情怀。歌曲作词凝练,提炼众多古诗词中的“梅意”融于昂扬积极的时代精神中,手法流畅,读来抑扬顿挫,品之更有新意。歌曲的旋律典雅,用雅乐七声调式营造出对仗工整、端庄清丽略有古代宫廷乐意味的民族古典音乐意境,亲切典雅、含蓄古朴。歌曲审
农村小学远离城区,原生态环境僻静而优美,朴素且清幽。村小的孩子们活泼可爱,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是我心中的“小黑羊”。  周三,碧空如洗。和往常一样,我又买了一束鲜花,这次是百合,修剪好后摆放在教室的书架上。可几天之后,娇艳欲滴的百合就耷拉着脑袋,凋谢了不少。我默默地把花瓶拿到讲台上,孩子们的各种感慨也纷至沓来。“哎呀,前两天还开得很漂亮呢,怎么一转眼就都枯了!”“可不是!”“该扔到垃圾桶里了!”  
“新疆,是我们欢歌放舞的原野。我们深深扎根在祖国西部这片艺术沃土之中。”   —努斯勒提瓦吉丁    谈起新疆的专业音乐创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在新疆作曲界的领军人物维吾尔族作曲家努斯勒提瓦吉丁。2004年岁末,一部新创作的红色经典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在西部边城乌鲁木齐市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了。这部音乐剧将同名电影从屏幕搬上了舞台。该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艺术界内外的人士的普遍关注与好评。而这
谈到我国声乐艺术近二十多年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无论从普及的角度,还是从整体水平提高方面看,都足以令我们感到欣慰。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声乐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所展现的实力和水平,不仅使国人感到自豪,而且也令西方人刮目相看。但是这并非意味我们在声乐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程度。仅从技法方面讲,有些问题还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事实上,声乐界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着比较明显
记得一位作曲大师曾说过:如果我的作品能像民歌一样被传唱,那将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年龄稍长的人,大概都听过《牧羊姑娘》:“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这是一首上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略带西北草原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里透着淡淡的忧伤,跟唱词非常熨合。年纪再轻一些的,也许也知道问世于大跃进时期的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
本刊讯(通讯员 范先机) 7月28日,鄂州市指导中小学生做好暑期德育体育作业推进会召开。鄂州市首次向全市中小学生部署了暑期近视防控家庭作业,巩固预防近视成果,探索预防近视的新模式。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儿童少年近视检出率为48.5%,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该作业要求,暑期学生要在家长的陪护下,每天至少做两至三次眼保健操,并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学生和家长需要的家庭作业”,吴都中学学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