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自民间的思念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一位作曲大师曾说过:如果我的作品能像民歌一样被传唱,那将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年龄稍长的人,大概都听过《牧羊姑娘》:“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这是一首上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略带西北草原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里透着淡淡的忧伤,跟唱词非常熨合。年纪再轻一些的,也许也知道问世于大跃进时期的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呀,好像那春雷响四方。”唱词反映的是人民领袖来到人民中间后,人民所流露的那种喜悦心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现在返身观照这样的唱词,虽然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感情本身是真切的。曲调则琅琅上口,欢快流丽。两首歌是如此的脍炙人口,以至于说成是民歌也没有人怀疑。而且,它们虽然同是羽调式,但是一欢快一悲伤,形象各异,性格迥然,历史跨度又很大,很难想到出自一人之手。如果确实有人做到了,那他必然有着作曲的杰出天才。
  的确,这两首歌拥有同一个作者,他的名字叫金砂。
  金砂(1922--1996),重庆铜梁县巴川镇人,本名刘瑞明,笔名刘先理。1922年9月24日出生。他自幼得到四川秀山丽水的熏陶,天资聪颖,小学读了三年就跳级进入了中学。师范毕业后又在乡村小学执教。1940年11月,因为抗战爆发,原设在上海的国立音乐院迁址重庆,大概就在这时,他考入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成为首批在重庆入学的学生,师从著名作曲家刘雪庵、陈田鹤等。19岁时就创作了处女作《牧羊姑娘》。此时,青木关1947级同学成立了彪炳史册的“山歌社”,其宗旨是“以集体的方式来搜集及整理本国音乐,介绍及吸收西洋音乐。普及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水准,而达到建立民族音乐之目的”。(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的活动历史回顾》,《音乐艺术》2007年第3期)它以学生社团的方式出现,在当时对于民歌推广和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当时重庆的国立音乐院有这样的大背景,他的《牧羊姑娘》有幸得以在1947年发表出版,并在1948年由喻宜萱演绎,在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见方辉盛、文有仁《喻宜萱与(康定情歌)》,http://www.taosl.net/wyr004.htm),使之很快远播开来。身在其中的他,也必定浸染了热爱、传播民族音乐的氛围,因此,尽管他不是山歌社的成员(他是高年级学生),“山歌社”所提倡的宗旨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他日后创作最根底的艺术标准。
  1958年,“大跃进”席卷全国各地。1958年3月,毛主席视察了四川郫县红光社。金砂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题材,创作出了歌颂领袖和农村建设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虽然歌词反映的是“大跃进”的时代背景,但曲调清纯质朴,气氛热烈,音乐语言口语和民歌化,契合了那个时代领袖和大众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农村欢快、愉悦的新生活,抒发出豪迈、赞叹和喜庆的心声。一经流传,孩子唱,青年唱,老人唱,甚至军营在训练中也唱。这首歌在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中获歌曲创作一等奖,并荣获当年全国群众歌曲创作二等奖。
  今天,你如果敲一个“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在互联网上搜一下,会发现这首歌翻唱的人员和频率之多都是惊人的,这足以说明尽管过去了半个世纪,人们仍被歌曲特有的魅力所吸引。
  到了60年代,金砂四十出头,进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歌剧《江姐》音乐是他一生最精彩的作品。《江姐》音乐与羊鸣、姜春阳合作,但三人中只有金砂是四川人,而《江姐》音乐川味浓郁,可见金砂的作用和分量。(见“百度百科”“金砂”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909186.htm)《江姐》中,《红梅赞》倾倒全国歌迷。据金砂自己讲,该曲是在作曲之一的羊鸣的主题旋律雏形“红岩上红梅开”的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开、压缩、加花、扩充,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与四川的扬琴音乐相互渗透,刚柔并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金砂《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民族歌剧作曲和戏曲音乐手法初探》,《艺术百家》1992年第4期)《绣红旗》是金砂一生中最动情的作品。金砂抓住剧情中的特定环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突出“深情地绣”。他多方设想:江姐虽身在狱中,可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并决心争取美好生活的实现,因而应表现乐观精神;可又在牢房,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江姐她们心情虽然激动,却不能高声欢呼,尽情歌唱,只能在内心深处喜悦,同时,新中国的红旗像啥样,江姐她们一无所知,只能凭空想象“绣”。因此,在音乐上,金砂首先突出了“绣”的感觉,他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分、分、合”句法,配以舒缓的旋律。其次,为了突出江姐的女性特点,以及对红旗的深情,他选用了与四川扬琴音调相似的江南滩簧的音调糅入其中,使音乐语言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同时,他结合民歌特点,以戏曲中“楼外楼”(“一浪高一浪”)的手法,将旋律加以发展,配合唱词“多少年来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唱来如同掏自肺腑的内心独白。[金砂:剖析我的一首歌《绣红旗》这支歌是怎样写成的——(对歌剧中歌曲写法的探索),《音乐世界》1986年第11期]
  由于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加上旋律优美动听,《绣红旗》与《红梅赞》一样不胫而走,成了《江姐》中最脍炙人口的两段唱。《江姐》获得空前成功,一经空政歌舞团1964年创作演出,便流传千家万户,唱遍大江南北。它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届文艺会演的“创作奖”,其后在上海歌剧院上演此剧,接连100多场,常常出现台上台下同歌演出的动人场面。1964年10月,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委员长观看了《江姐》,并接见了剧组全体人员,金砂被安排在毛主席身后合影留念。
  金砂的旋律成功的根源在于他创作的信条是“群众喜爱的”作品,为此,他的作品中常常有民歌、戏曲的影子,也正因为如此,其作品通俗易唱,久传不衰。
  自古英雄多磨难,金砂的一生也坎坷多变,经历了超越常人的变故。常人对变故的态度是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但是与大多倔强的四川人一样,金砂也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展开了一番较量。
  进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后,金砂生活非常贫困。这位身材瘦弱而心比天高的青年春夏秋冬都穿着一件粗陋的灰布大褂。他挤时间给学校刻钢板、参加民歌伴奏、深宵不眠写几首小曲挣点零钱,艰苦求学。可是,无情的病魔却看中了他。瘦弱的身子渐渐憔悴枯槁,不得已而辍学回到铜梁养病。康复后他又重新发奋考入民国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教系学作曲。这所学院后来于1947年迁到江南古城姑苏,更名为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参见吴逸《一曲(何日君再来)刘雪庵蒙冤多少年》,http;//literature.artsc.com.cn/Famous/ViewFamou.asp?FamousID=190)。金砂的后半生与 苏州结下情缘,即发端于此。
  1965年3月,《人民日报》批判京剧《李慧娘》;5月,《光明日报》批判电影《林家铺子》;6月《工人日报》批判电影《不夜城》;11月10日,《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首当其冲的“彭、罗、陆、杨”中的罗瑞卿受到了批判和冲击。备受罗瑞卿上将喜爱的《江姐》也劫运难逃。在经历了初演的辉煌后,《江姐》经历了当时所有优秀文艺作品同样的命运被停演并彻底打入了冷宫,而这一停就是整整13年。
  1965年,《江姐》主创者之一的金砂也步入坎坷人生道路:他被迫复员和下放劳动,离开北京空政回到铜梁,在南郭鱼溅村务农。他住在巴川镇李家湾,到当时的生产队有7华里。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种田、栽秧,赤日炎炎,晒得身如黑炭,瘦弱的腰上捆着帕子,别上烟袋,常穿一双水爬虫草鞋,摇一把破蒲扇,晃乎悠悠活像济公。生活清苦,他却泰然自若,空闲时跟放牛娃唱山歌,请老太唱民歌,听村民摆龙门阵。到了夜里,便点亮油灯,品几口老酒,摇头晃脑哼唱小曲。纯朴的乡民,劳动的乐趣,村里的希奇事和民俗成了他写作的题材,写到动情处,宠辱皆忘,如入无人之境。
  处于创作力极盛期的他突然被打入冷宫,其伤害是可想而知的。1977年,金砂恢复名誉和公职,再度出川,与苏州的妻儿团聚他仍然痴迷于音乐。他先是在江苏省苏昆剧团工作,其后又担任了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此时的他进一步研究着歌剧和戏曲音乐,并先后创作了苏剧《五姑娘》、锡剧电视连续剧《青蛇传》、歌剧《椰岛之恋》、《木棉花开了》等。并积极撰文,先后发表了多篇创作总结文字和研究文献如《笛子吹奏中的音准问题》(《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等。晚年的他,装载在心里的仍然是民族音乐,仍然是民族化的歌剧问题。他曾计划将民族化歌剧的创作问题写成二十多篇论文结集出版,可惜没有实现。
  2006年是金砂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为了对这位尊敬的长者表示敬意,苏州市计算机音乐学会的同仁年初就进行了策划,准备以民间的方式,将金砂先生的歌曲作品编配合成、自行排练演唱,并将之列入学会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
  我们首先搜集选取了金砂先生生前创作的歌曲作品二十余首。这些作品中,有的是经典名作如《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牧羊姑娘》、《红梅赞》,有的是金砂先生生前发表过的作品如《幺妹逛成都》、《春天的思念》,还有一些是金砂先生生前没有发表的“抽屉作品”,如《寂寞的小路》、《采茶歌》等。然后,采取会员自选的方式进行编配,共有17名会员选取了他们感兴趣的作品。其间,我们组织了多次学会活动,大家以集体聆听的方式,对所作小样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经过数月的努力,midi音乐全部制作完成。随后,我们又分别约请苏州大学的学生、苏州市业余歌手等进行录音合成,最后选取了十五首制作成了CD专辑,另附金砂作曲的苏剧《五姑娘》片断,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
  2006年12月27日,我们举行了CD首发式,江苏省著名词曲作家十数人前来祝贺,金砂先生的家人也出席了首发式。CD问世后,受到了地方媒体的普遍关注,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也称我们作了一件大好事。
  正如CD内附文册《清歌嘉曲韵留人间》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尽管我们的条件有限,水平不高,但大家以纯情咏唱,用真心制作,为的是以这盘小小的光碟表达我们对金砂先生深切的缅怀之情和真挚崇高的敬意。”
  金砂先生把美妙的旋律贡献给了人民,这些旋律,代替了他的名字,回荡在几代人的记忆里,成为民间音乐海洋中的一粒“金砂”。我们今天又将这粒“金砂”拣起,用我们并不精湛的“手艺”将之打磨加工。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默诵着金砂先生的熟悉旋律,倍加思念这位心系人民的杰出音乐家。我们相信,金砂先生的经典作品将会继续传唱下去,其他作品也会陆续得到重新认识,发出新的光彩。金砂先生必将在新中国音乐史上拥有他本应拥有的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自2000年获得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以来,成了各种大型晚会的一线歌手,出版了6张专辑。但王宏伟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硬是给自己出难题,几乎每年都要开一至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如果场地是在音乐厅,王宏伟就不用音响,让自己自然的声音灌满音乐厅每一个角落。这在中国一线男民歌手当中,是无人能比的。  笔者虽在西部教授声乐,但时刻关注王宏伟,下面是我研究王宏伟演唱艺术的
林宏鸣具有管理者的天赋,20岁就担任车间主任。大学毕业后,又有20年的时间,他在不同的岗位从事着文化艺术管理工作一上海市文化局党委办公室主任、上海京剧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直到如今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2005年开始至今3年不到的时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下了9项全国第一:第一家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管理新模式的剧场;第一家剧场艺术委员会;第一家推出
阿根廷的国粹——探戈是一门集舞蹈、音乐、诗歌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探戈舞的冷傲优雅、含蓄奔放令其不仅成为阿根廷的国舞,而且早就闻名于世界,成为国际标准舞的一种。而作为其魅力展现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探戈音乐,更是亢奋与伤感并存,使人如痴如醉。本文从探戈的词源、早期状况及音乐文化变迁三部分进行论述,力求对探戈艺术本体及其所映射的社会意义作一次初步的综合探讨。    一、词源探究    对于“探戈”一词的
我在《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发表的《音乐家吴伯超的“忘”与“记”》(以下简称“忘文”),以1989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里,规格已高于其老师杨仲子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凌等事实,不同意“几十年来已经彻底忘了吴伯超先生”的说法。同刊这年第3期发表的黄旭东先生的文章《如何正确评价吴伯超——致向延生学兄》(以下简称“如文”),认为我是在“查三代”、“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些提法使我感到愕然
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教授在留学德国及回国后的时间里,在理论研究中对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现代作曲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其中的核心就是对20世纪音乐中新作曲技法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从传统作曲手法的六要素入手,对杨立青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论文集《乐思乐风》、译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篇章中的核心技术予以剖析,力图总结出他在20世纪作曲技术理论中所作的探索。  杨先生认为,
一、定义及范围    大家都知道,声乐就是人声的音乐,是和器乐(乐器演奏的音乐)相分别而存在的。绝大部分的声乐作品都有歌词,因此音乐和文学的密切结合也成了声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类既然存在着民族和每个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以及各自的历史,文化就不可避免带上了民族性。音乐和文学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民族性。可以说世界上不存在非民族的文化,也不存在非民族的声乐。这是我表述的
由我国当代作家韩静霆和作曲家徐沛东合作而成的抒情歌曲《梅花引》,以古典传统词牌为名,以“梅花”为象征,亦诗亦歌地描绘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困境面前坚守理想、不为名利但求知音的真我情怀。歌曲作词凝练,提炼众多古诗词中的“梅意”融于昂扬积极的时代精神中,手法流畅,读来抑扬顿挫,品之更有新意。歌曲的旋律典雅,用雅乐七声调式营造出对仗工整、端庄清丽略有古代宫廷乐意味的民族古典音乐意境,亲切典雅、含蓄古朴。歌曲审
农村小学远离城区,原生态环境僻静而优美,朴素且清幽。村小的孩子们活泼可爱,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是我心中的“小黑羊”。  周三,碧空如洗。和往常一样,我又买了一束鲜花,这次是百合,修剪好后摆放在教室的书架上。可几天之后,娇艳欲滴的百合就耷拉着脑袋,凋谢了不少。我默默地把花瓶拿到讲台上,孩子们的各种感慨也纷至沓来。“哎呀,前两天还开得很漂亮呢,怎么一转眼就都枯了!”“可不是!”“该扔到垃圾桶里了!”  
“新疆,是我们欢歌放舞的原野。我们深深扎根在祖国西部这片艺术沃土之中。”   —努斯勒提瓦吉丁    谈起新疆的专业音乐创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在新疆作曲界的领军人物维吾尔族作曲家努斯勒提瓦吉丁。2004年岁末,一部新创作的红色经典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在西部边城乌鲁木齐市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了。这部音乐剧将同名电影从屏幕搬上了舞台。该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艺术界内外的人士的普遍关注与好评。而这
谈到我国声乐艺术近二十多年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无论从普及的角度,还是从整体水平提高方面看,都足以令我们感到欣慰。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声乐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所展现的实力和水平,不仅使国人感到自豪,而且也令西方人刮目相看。但是这并非意味我们在声乐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程度。仅从技法方面讲,有些问题还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事实上,声乐界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着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