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经就职于一家公司,公司有一个营销人员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也相当的刻苦,并且相当具有营销方面的天赋。才工作半年不到销售额就非常的优异,被公司领导寄予厚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培养,半年多一点,他就成了公司里提升最快的主管。可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部门的业绩不上升反而下降了,接下来的时间发现他和他的下属关系也非常糟糕,公司里至少看到三次他与下属争吵得脸红耳赤,整个部门人心涣散。而这家公司规定,部门主管是不拿提成的,只拿绩效。因为绩效拿不到,收入大幅度下降。所以自己也无心做下去了,主管当了半年不到,就匆匆辞职。走的时候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
上面举的例子是有些特殊性,比如主管做了半年就匆匆辞职,比如主管和下属吵得面红耳赤。但是有一个问题确实是普遍的:营销人员成了主管以后,面临的是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能否将擅长的个人营销能力传授给大家,能不能给大家带来很强的作用,激发整个团队营销悟性和斗志来提高销售额?
回到上面的例子,那个好的营销人员却成为失败的主管的原因在哪里?
思想和技能上的缺失
思想和认识未能及时转换
从营销人员变成主管的时候,上司给予了他很高的期望,自己也有春风得意的味道。从这个小细节中,我们看出这个营销人员其实有个认识误区:觉得做好了营销(部门业绩一半都是他做的),做好主管也应该没有问题。人在得意的时候,很容易忽视了许多东西,没有对事情深入了解。比如我们可以很自然的猜想出,他肯定没有做营销时那么用心,并且他还认为管理职务是对自己营销成绩的肯定,其实不知道是吃了自己做营销时候的老本,没有付出也就没有回报,所以后面的结局出现也很自然。我们还可以发现,公司领导虽然对这个主管进行了用心的培养,可是很明显力度不够,并且对于他前期的可能面临的困难认识不足,对于他给予更多的是态度上的期望而不是行动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缺乏管理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
营销人员做事情是讲究速度的,尤其是那些好的营销人员,由于自己的签单比较快,一天一单也是正常。但是到管理岗位后,发现下面的营销人员签单那么慢,并且很有可能觉得他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不合自己的口味,所以极有越俎代庖的可能。这种在自己看来是帮助下属的情况,却会遭到下属的强烈的情绪抵触。这就回到上面的话题,营销能力是因人而异的,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即使处于好心强加给下属,也会遭到下属比较强烈的情绪抵触,甚至出现了争吵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缺乏管理岗位上的技能和知识。
四阶段成就好营销主管
公司给予系统培训
对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要求其实是不一样的。营销人员需要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尤其是与营销能力相关的长处。这个方面发挥好了,营销人员的业绩一般就会比较好。现在我们看到营销人员一般都比较积极、自信甚至有进攻精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只要这方面的长处发挥的好,就能有效的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是管理人员却相反,他需要的是尽量不让自己某个方面出现短边。这就像个木桶盛水,木桶里的水是由最短的木桶边决定一样。如果出现了短边,那么将来就极有可能在这个短边上出现问题。
这个思维的转变,其实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不经过系统培训和深刻认识,将来极有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领导和下属关系紧张,搞小团体对立等等,因此,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应该在上任之初就对其提供系统的培训,这个培训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补充,更要注意思维上的转变。
先解决好与管理工作相关辅助工作,再发挥自己的特长
变成主管后,首先需要的不是用业绩提高来证明自己,而是使下属怎么和自己融合,获得下属的绝对信任。一个好营销人员其营销能力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而没有得到认可的能力是如何提高自己处理团队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感。
营销人员变成主管后,最着急的地方就是如何提高团队的销售额。这个是不假。但是销售额是结果,如果自己没有注重浇水施肥就想得到好果实,显然是不行的。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团队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团队的绝对信任。在处理下属关系上,处理团队目前某些问题上多下些功夫,在处理与其他部门协作上多花些时间,将来自己营销才能发挥,才有个可靠的基础和平台,只有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领导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如果在许多问题上都没有处理好,单求一个销售额指标,是很困难的。有单兵突进之嫌,后果不堪设想。
建立好面临困难的心态和界定自己的领域
好的营销人员自己签单是很快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却有时候发现自己的下属实在太“慢”了,按照他们这样的速度,肯定会完不成任务,自己的绩效也要受到影响。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好一种心态。仔细分析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并且尽量保持一个畅通的渠道让你的想法和下属的想法互动起来。
出现困难以后,主管往往会有很强的倾向去命令下属按照自己曾经的营销方法做。这个方法并不是不可,但是需要重视的是,这个只能是指导性作用而不是强制性做法。主管只能在斗志上激励员工,在营销技巧上启发员工,在工作态度上要求员工,这些都是主管的本质任务。如果强令员工那么就是超出了自己的职能权限,将会遇到很大的抵触。因为这个营销能力和技巧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下属有模仿的意愿最好,没有是不能强逼的。
公司层面财务制度的配合
许多公司做到经理级别也有到主管级别(比如上面的例子),拿的就是绩效而不是提成。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拿提成和拿绩效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提成快而及时,体现的是个人营销能力。绩效是对团队成就获得的奖励,体现的是领导团队能力。营销人员从拿提成到拿奖金是一个极其大的挑战。一方面自己的客户群体要面临划分给下属,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客户可能会流失。这两个方面都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主管,本来是个好营销人员,可是因为自己拿绩效后,出现的情况是失去了公司的客户,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绩效。所以公司财务层面怎么对待是一个大问题。个人觉得公司宁可在运营和管理层面多增加一些成本,也要尽量做到维护好自己的客户,其次就是在各个部门层面,对于营销偏长和管理偏长的管理人员,财务上给予不同的两种选择,并且确定一个具体可以调换的时间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期限。这么做其实增加了一个环节,自然增加了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但是却给了公司的主管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并且给公司留住了最珍贵的资源——客户。
上面举的例子是有些特殊性,比如主管做了半年就匆匆辞职,比如主管和下属吵得面红耳赤。但是有一个问题确实是普遍的:营销人员成了主管以后,面临的是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能否将擅长的个人营销能力传授给大家,能不能给大家带来很强的作用,激发整个团队营销悟性和斗志来提高销售额?
回到上面的例子,那个好的营销人员却成为失败的主管的原因在哪里?
思想和技能上的缺失
思想和认识未能及时转换
从营销人员变成主管的时候,上司给予了他很高的期望,自己也有春风得意的味道。从这个小细节中,我们看出这个营销人员其实有个认识误区:觉得做好了营销(部门业绩一半都是他做的),做好主管也应该没有问题。人在得意的时候,很容易忽视了许多东西,没有对事情深入了解。比如我们可以很自然的猜想出,他肯定没有做营销时那么用心,并且他还认为管理职务是对自己营销成绩的肯定,其实不知道是吃了自己做营销时候的老本,没有付出也就没有回报,所以后面的结局出现也很自然。我们还可以发现,公司领导虽然对这个主管进行了用心的培养,可是很明显力度不够,并且对于他前期的可能面临的困难认识不足,对于他给予更多的是态度上的期望而不是行动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缺乏管理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
营销人员做事情是讲究速度的,尤其是那些好的营销人员,由于自己的签单比较快,一天一单也是正常。但是到管理岗位后,发现下面的营销人员签单那么慢,并且很有可能觉得他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不合自己的口味,所以极有越俎代庖的可能。这种在自己看来是帮助下属的情况,却会遭到下属的强烈的情绪抵触。这就回到上面的话题,营销能力是因人而异的,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即使处于好心强加给下属,也会遭到下属比较强烈的情绪抵触,甚至出现了争吵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缺乏管理岗位上的技能和知识。
四阶段成就好营销主管
公司给予系统培训
对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要求其实是不一样的。营销人员需要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尤其是与营销能力相关的长处。这个方面发挥好了,营销人员的业绩一般就会比较好。现在我们看到营销人员一般都比较积极、自信甚至有进攻精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只要这方面的长处发挥的好,就能有效的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是管理人员却相反,他需要的是尽量不让自己某个方面出现短边。这就像个木桶盛水,木桶里的水是由最短的木桶边决定一样。如果出现了短边,那么将来就极有可能在这个短边上出现问题。
这个思维的转变,其实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不经过系统培训和深刻认识,将来极有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领导和下属关系紧张,搞小团体对立等等,因此,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应该在上任之初就对其提供系统的培训,这个培训不仅仅是技能上的补充,更要注意思维上的转变。
先解决好与管理工作相关辅助工作,再发挥自己的特长
变成主管后,首先需要的不是用业绩提高来证明自己,而是使下属怎么和自己融合,获得下属的绝对信任。一个好营销人员其营销能力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而没有得到认可的能力是如何提高自己处理团队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感。
营销人员变成主管后,最着急的地方就是如何提高团队的销售额。这个是不假。但是销售额是结果,如果自己没有注重浇水施肥就想得到好果实,显然是不行的。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团队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团队的绝对信任。在处理下属关系上,处理团队目前某些问题上多下些功夫,在处理与其他部门协作上多花些时间,将来自己营销才能发挥,才有个可靠的基础和平台,只有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领导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如果在许多问题上都没有处理好,单求一个销售额指标,是很困难的。有单兵突进之嫌,后果不堪设想。
建立好面临困难的心态和界定自己的领域
好的营销人员自己签单是很快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却有时候发现自己的下属实在太“慢”了,按照他们这样的速度,肯定会完不成任务,自己的绩效也要受到影响。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好一种心态。仔细分析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并且尽量保持一个畅通的渠道让你的想法和下属的想法互动起来。
出现困难以后,主管往往会有很强的倾向去命令下属按照自己曾经的营销方法做。这个方法并不是不可,但是需要重视的是,这个只能是指导性作用而不是强制性做法。主管只能在斗志上激励员工,在营销技巧上启发员工,在工作态度上要求员工,这些都是主管的本质任务。如果强令员工那么就是超出了自己的职能权限,将会遇到很大的抵触。因为这个营销能力和技巧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下属有模仿的意愿最好,没有是不能强逼的。
公司层面财务制度的配合
许多公司做到经理级别也有到主管级别(比如上面的例子),拿的就是绩效而不是提成。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拿提成和拿绩效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提成快而及时,体现的是个人营销能力。绩效是对团队成就获得的奖励,体现的是领导团队能力。营销人员从拿提成到拿奖金是一个极其大的挑战。一方面自己的客户群体要面临划分给下属,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客户可能会流失。这两个方面都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主管,本来是个好营销人员,可是因为自己拿绩效后,出现的情况是失去了公司的客户,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绩效。所以公司财务层面怎么对待是一个大问题。个人觉得公司宁可在运营和管理层面多增加一些成本,也要尽量做到维护好自己的客户,其次就是在各个部门层面,对于营销偏长和管理偏长的管理人员,财务上给予不同的两种选择,并且确定一个具体可以调换的时间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期限。这么做其实增加了一个环节,自然增加了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但是却给了公司的主管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并且给公司留住了最珍贵的资源——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