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因素对我国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急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治安趋于平稳,但青少年犯罪势头却有增无减,而且在犯罪手段和方式上趋于模仿成年犯罪,恶劣程度不断加强,呈现性质暴力化、成员群体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成为继吸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世界难题。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家庭作为社会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对青少年的个体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因素通常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直接甚至是根本原因。本文中,笔者将利用犯罪社会学的视角,来对家庭因素对我国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做出探讨。
  【关键词】家庭;青少年犯罪;犯罪社会学
  一、引言
  青少年犯罪,狭义上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广义上考虑到犯罪预防与矫治,年龄范围更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作为社会转型负效应之一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在大陆地区迎来了高峰。青少年犯罪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全,同时也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给相关家庭带去了痛苦,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得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青少年犯罪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1983年到1987年,青少年犯罪在全国查获的刑事犯罪作案人员中的比例从未低于70%,之后的几年中比例仍然居高不下。1990年至1992年间,青少年罪犯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的刑事犯中所占比重皆超过50%,其中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罪犯中皆超过55%,而且这些数据的统计仅为根据已查获的案件进行,犯罪黑数未算在统计数据内[1]。
  根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每年处理的未成年人罪犯的数量从1990年的42033人上升到2004年的70086人。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判决的未成年罪犯从41709人上升到58870人[2]。而且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在青少年罪犯中,青年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总体的年龄构成发生了改变,从1990年到2004年,14-17岁的罪犯占14-25岁罪犯的比例从12.64上升到了28.17。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犯罪主体上,呈现出低龄化、多为独生子女、女性青少年犯罪增多、惯犯和累犯增多等。犯罪类型与形式上,类型繁复,出现了团伙化的趋势,且具有成人化、智能化的趋势。
  三、家庭及其在青少年犯罪行为中的影响分析
  (一)家庭的社会学意义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个体社会化的开端。社会化是个体经过向社会学习,将社会文化不断予以内化和再现的过程。社会个体在1-6岁前主要的活动是在家庭中完成,由此不断形成人格与思维、行为方式,对成人之后的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认为,最多到5岁,个体基本的人格结构将得到充分发展,在此之后,社会环境的压力将对人格产生微弱影响,但人格的基本结构在儿童期就已形成和定型并对个体以后的行为产生恒久的影响[4]。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理需要满足的功能、社会延续的功能、经济协作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保障功能。家庭功能的发挥是社会个体成功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家庭是否幸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社会个体的健全人格,使其得以健康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易于培养出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个体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实施社会越轨行为。
  (二)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1.家庭结构
  结构不完整的家庭通常是指婚姻关系不完整或血缘关系不完整的家庭[3]。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而稳定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环境与青少年对于家庭的情感,对于青少年人格与观念的形成将有巨大影响。特别是个体1-6岁时的家庭结构状况。2010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的涉罪青少年子女共计112人,占受理总数的58.52%。根据2001年末-2002年初,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来看,城市中的闲散未成年犯与普通未成年人的长期生活对象是有较大差异的,尤其体现在是否与亲生父母或继父母生活上,见表1。
  2.家庭氛围
  (1)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家庭关系是家庭的情感功能的一个表现方面,成长在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对家庭有强烈的归属感,性格温和、稳定、活泼、思想观念积极、明辨是非;成长在家庭关系紧张得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不安全的情绪,从而对家庭产生恐惧。当家庭中的情感功能无法发挥时,青少年有可能逃离家庭,转而向社会寻求慰藉。在家庭关系中,家庭暴力的出现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最严重的。家庭暴力使青少年感受不到家人间的亲密、温暖,无法产生归属感,易产生与他人和社会的隔阂,导致性格冷漠、孤僻,易形成反社会人格。而且,家庭暴力具有极强的攻击示范性,青少年极有可能模仿家庭暴力关系中施暴者的角色,对暴力行为产生认同,学会用惩罚与攻击来解决冲突。根据2001年末-2002年初,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来看,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和普通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见表2。[5]
  (2)家庭文化氛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文化氛围主要是由父母的文化知识水平决定的,对家庭素质有很大影响。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受父母的影响,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更加文明、理性,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强;文化氛围淡薄的家庭中,青少年很少接受规范的社会规范教育,较难形成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也更容易接触到不良行为。
  3.家庭教育方式   (1)简单粗暴型。奉行简单粗暴型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但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单纯地采取惩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打骂,缺乏耐心。在这种方式的教养下,很容易使孩子对父母的亲密感减少,反而产生恐惧感,可能导致亲子感情的破裂,亲子关系僵化,从而形成孩子冷漠孤僻、暴躁自私的性格。不仅如此,孩子在受到惩罚的过程中将学会以简单粗暴方式来解决冲突的方式,从而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2)溺爱型。奉行溺爱型管教方式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行动上表现为极度地宠爱与迁就,忽视孩子的人格塑造。父母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纵容孩子的任何行为,在孩子出现错误时极力庇护。这些做法将导致孩子形成某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习性,特别是以自我为重心、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任性蛮横,导致其缺乏正确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一旦出现不良诱因,就有可能违法犯罪。
  (3)放任型。这主要是指父母缺乏家庭教育观念与责任心,对孩子的成长、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不管不顾。这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在于:首先,它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失去了父母的引导,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念时出现偏差;其次,父母因工作等因素不积极参与对孩子的管教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动摇,不利于正常家庭关系与亲子感情的发展;第三,在孩子出现错误父母没有及时地进行纠正会导致孩子误以为某种越轨行为是被允许的,是不会受到惩罚的,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家长的不良行为
  主要是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不良习惯与行为。父母的行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参照模式和认同模式,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与暗示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青少年人可塑性强、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识别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将直接对孩子的行为模式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体现:第一,父母本身对违法犯罪行为辨别能力低,纵容甚至教唆、利用子女从事违法活动,导致孩子对违法犯罪行为产生认同;第二,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违法犯罪人员,且悔改程度低,道德败坏,对非法行为持肯定态度,导致孩子受到污染;第三,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言行不一、生活习惯差、生活方式低俗,导致孩子对不良的思想和行动产生认同而积极从事不良行为。
  5.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
  (1)贫困型家庭。在贫困型家庭中,首先,家庭的经济收入少,生活困难且无品质,无法提供物质上的满足,与其他富足家庭产生巨大的反差,这样的家庭中的子女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落差,在与富足家庭的对比中产生自卑、内向的情绪,导致在物质上与精神上无法接受,对社会产生排斥感,甚至为了追求物质享受铤而走险。其次,贫困型家庭由于经济收入低的原因,其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所接触群体的文化程度与思想道德素质普遍偏低。且这样的家庭只能供养子女在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学习,所接触的同龄群体素质不高,耳濡目染之下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2)富裕型家庭。富裕型家庭中,由于家庭财富充足,父母常常愿意满足子女的任何要求,常用溺爱地方式进行教养,导致这样家庭中的子女形成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自高自傲,目中无人,行为乖张,甚至认为任何事都能通过家里父母的钱财、权利或者关系解决,如此一来在行为上极易触及社会底线,实施社会越轨行为。
  参考文献:
  [1]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91-92.
  [2]2004年中国法律年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吴鹏森.犯罪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73-174.
  [4]唐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1-2
  [5]关颖,鞠青.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131-132.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入世之后,经济特区特殊优惠政策是否有违WTO国民待遇原则,特区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毫无疑问,中国的入世确实给经济特区原有立法及优惠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然而,WTO非歧视性和国民待遇原则设定了诸多有限性及例外性的条款,WTO并不排斥特殊经济区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认可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因此,中国入世并不影响特区存在及发展,只是对经济特区的立法提出了更高层次
期刊
【摘要】合同一方违约,使得合同相对方之利益遭受损害损害利益包括积极利益和可得利益。因积极利益一般比较容易确定、原告比较容易举证之特点,《合同法》对于积极利益之保护比较全面。由于可得利益,是未来可能得到的利益;同时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双重属性;某些情形,有签订之合同不相关因素介入,而立法上,对于可得利益之保护有限;现实中,原告举证也比较困难,取得可得利益,常常需要具备各种要件。  【关键词】可得利
期刊
【摘要】对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是否理性,一直以来是犯罪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议。早期古典主义学派坚持犯罪人生物属性的同时强调了犯罪人趋利避害的特征,反映了犯罪人犯罪时的理性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刑事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成熟,犯罪人的社会属性日益凸显出来,给不同的学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犯罪人的新视角。争议依然存在,但是“理性”作为人的主观意识,应该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注重移情以及综合的分
期刊
【摘要】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是一系列“经理问题”,影响着公司甚至交易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对强化经理权法律规制的呼声越来越强。治源之本,首先就应从限制经理权的授予入手。而我国《公司法》仅规定由董事会决定聘任和解聘,对于授权方式以及是否需要登记公示并未涉及。因此,依据我国企业实情,研究如何规制经理权授予意义重大。  【关键词】经理权授予;登
期刊
【摘要】现行《商标法》实施十一年后,《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从2003年至今历经九年终于落成商标法修改草案。国务院法制办于2011年9月2日公布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现行商标法作了四十项的改动。笔者将仅对显著修改的部分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自己对商标法修改的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商标法修改;商标侵权;恶意抢注;异议程序;立法建议  一、修改意见稿体现出进步性的内容  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世界眼光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司法需求日益扩大形成了司法改革的“倒逼机制”,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不得不开始司法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十八大报告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论述中找出改革的关键词,以报告的若干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未来走向,这对准确把握、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和指导未来的司法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决议的无效和可撤销制度,但是,由于法条规定的笼统和概括性,特别是公司决议撤销制度中有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值得讨论。有必要在不断出现的案例中进行类型化分析,以求使该法条的适用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公司决议;公司决议瑕疵;公司决议撤销之诉  一、相关案例中的问题梳理  (一)关于会议通知瑕疵  1.北京某墨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范某等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上诉案①  一审法院认定
期刊
【摘要】2011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正式纳入刑法的调整范畴,规定在道路上醉酒(即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驾驶机动车的为危险驾驶罪。本文以四川省彭州市检察院办理的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为分析蓝本,对醉驾型危险驾驶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醉驾;特点及原因;对策建议  一、我市醉驾的现状  自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1
期刊
【摘要】先行行为是出现在刑法学界不作为犯中的一个词汇,先行行为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合法行为也包括了违法行为,那么犯罪行为可不可以被纳入到先行行为的范畴中来,学术界对此分成对立鲜明的两种观点,笔者比较认同肯定说,即将其纳入先行行为范围,因为这样的做法具有较积极的意义,但是对范围加以限制,如何限制,将在本文中加以阐释说明。  【关键词】过失;故意;罪刑相适应  在进行接下来的阐述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两个
期刊
【摘要】法律推理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裁定和判决的正确适用;当前,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忽视了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和认识,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法律推理的有效性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史蒂文·伯顿先生《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一书,从不同的司法实践主体视角出发,阐述法律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伯顿先生;法律推理;司法实践  纵观法制历史,怪状种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