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与灵感的融合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聆听莫扎特时,是否会被他的幽默诙谐打动?是否会震撼于《唐璜》中描写魔鬼的黑暗?抑或是被他充满歌唱性的旋律所吸引?这,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莫扎特的一面。当你聆听他的《安魂曲》时,是否又会为他精湛的复调技巧而惊叹?甚至有那么一刻,你会觉得如此准确的赋格,并不像随时会灵光乍现的莫扎特的风格。但是,当你听到这张唱片,欣赏过那些贯穿莫扎特创作生涯的复调作品,你一定会明白,这也是莫扎特。
  本期附片中既有莫扎特完整的作品,也包含他未完成的音乐片段,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莫扎特那些不为人知的创作:赋格曲、葬礼进行曲、回旋曲、幻想曲和未完成的组曲。在这些作品中,莫扎特借用了巴赫、亨德尔的创作理念,运用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采用严格的对位技法和过去的曲式,例如舞曲组曲和赋格曲等。这对莫扎特其他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莫扎特

  据一家报社于1771年的报道,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家给了十五岁的莫扎特一个赋格主题,“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完成了这个科学、灵巧、和谐且具有节奏感的作品,即使是最伟大的鉴赏家都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在莫扎特少年时期的创作中,相对完美的是《小赋格》(K.154a,约1772/1773)和《D大调赋格》(K.73w,1773)。而《G大调赋格》(K . A n h .41,1776/1777)虽然只是个初步的草图,但表明了莫扎特对复杂的对位材料的敏感性。
  1782年,莫扎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赋格创作上,除了把亨德尔和巴赫的赋格改编成弦乐合奏作品之外,他还创作了一些未完成的键盘作品。1782年4月,莫扎特写信告诉他的父亲,“我每个星期天的十二点钟都会去范·斯维顿男爵那里,除了研究亨德尔和巴赫之外,我什么也没做。我正在收集巴赫的赋格。”多亏了斯维顿男爵这位有影响力的音乐赞助人,莫扎特可以使用亨德尔和巴赫的所有作品,包括《十二平均律钢琴曲》和《赋格的艺术》。在莫扎特写给他姐姐的信中,他提到他妻子听了这些赋格之后“完全爱上了它们”。在听了莫扎特演奏的巴赫赋格之后,她“严厉地责骂他,因为他没有用这种最具艺术性和美感的音乐形式创作一些‘他自己的’作品”。
  在妻子的敦促下,莫扎特于1782年4月创作完成了《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K.394,有时也被称为“幻想曲与赋格”)。这是莫扎特第一部完整的键盘赋格曲。前奏曲由音阶和琶音组成,导向一个三声部的有条不紊的赋格曲。赋格曲中充满了复杂的对位技巧以及莫扎特个人化的和声处理。其他作于这一时期的片段(fragments),显示了莫扎特对这一类型音乐的系统研究。《六首E小调赋格》由六次尝试对一个赋格主题的解决组成。



  其他的赋格作品同样展现了莫扎特对此种体裁的尝试,例如《G小调赋格》(K.401),可能于1773年在萨尔茨堡写成,后来由马克西米利安·斯塔德勒(Maximilian Stadler)添加了最后八小节,通过对位技术的使用,显示了与巴赫《赋格的艺术》的联系。《降E大调赋格》(K.153,1783)只作为一个二十七小节的片段留存,和《G小调赋格》(K.154)等其他片段一样,可能只是莫扎特的作曲练习。在《C小调小型葬礼进行曲》(K.453a, 1784)中,莫扎特添加了额外的标题——为对位大师而作的葬礼进行曲。
  《C大调组曲》(K.399,1782)和《G大调吉格舞曲》(K.574,1789)反映了巴洛克式的舞曲组曲形式。莫扎特完成了序曲、阿勒曼德舞曲和库兰特舞曲,但只勾勒出一些萨拉班德舞曲的开头。该结构在风格上符合巴洛克组曲,但又存在着一些偏差(每个乐章都在不同的调性中,而巴洛克式的组曲则有着统一的调性)。在简洁的《G大调吉格舞曲》中,莫扎特使用了古典作曲家很少使用的舞曲形式,这部作品作于1789年5月16日,为莱比锡的宫廷管风琴师卡尔·伊曼纽尔·恩格尔(Karl Immanuel Engel)所写——那一年,莫扎特与卡尔·李希诺夫斯基王子在去柏林的路上经过了莱比锡。该作品在风格上类似于亨德尔的《F小调组曲》(HWV 433)。
  即使在这些不完整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莫扎特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不仅仅在于模仿,而是把这些音乐素材融入自己的音乐中。这种理解在后来的诸如《朱庇特交响曲》和《安魂曲》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展示这些未完成的作品,这张唱片重新审视了莫扎特鍵盘作品的一个被忽视的方面。
其他文献
大凡著名的城市,都少不了“文化”二字。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抽象的概念,它复杂又多样,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每个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名片,音乐当然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听到香颂,难免会想起巴黎;当你听到轻歌剧,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维也纳。正如鲁道夫·席辛斯基(Rudolf Sieczyński)的艺术歌曲《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Wien,du Stadt m
期刊
在欧洲和美国顶尖古典乐团的乐师名单中,向来少不了华人音乐家的名字,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也不例外。來自中国上海的小提琴家顾维舫于1990年加入乐团,至今已将近三十年。过去这些年来,他每周都在乐团位于克利夫兰市欧几里得大道的塞佛伦斯音乐厅(Severance Hall)排练并演出。而他一直念念不忘加入乐团后的首场排练,当他与第
期刊
2019年,是贵阳交响乐团成立十周年。这样的年龄,对于一支民营交响乐团来说,已不算短。  众所周知,办交响乐团是一件无比“烧钱”的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如何才能做到连续十年源源不断地为交响乐团提供资金支持呢?万一有一天,他所经营的企业利润下滑,没有足够的资金,难道这支乐团就要面临被解散的窘境了吗?这些问题,贵阳交响乐团的创始人黄志明早就考虑到了,他说:“我们绝对不会发不出工资,也不会突然有一
期刊
2018年12月18日,是庆祝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好日子。2018年,也是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来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当晚,一场名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智性”的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精彩上演,很多熟悉和喜爱贾教授的师生、好友、乐迷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了这场充满当代音响气质的音乐会。  据主持人王勇介绍,作为在沪工作二十年的总结与回顾,贾教授为本场音乐会精心挑选了六首作品,
期刊
时隔三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其现任音乐总监、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的率领下,又一次于春节前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回首自2009年2月,该团在年届八旬的伯纳德·海廷克大师的执棒下首度访沪以来,过去十年间,这支曾被斯特拉文斯基誉为“世界上最精准、最灵活的乐团”的每一次到来,都为乐迷所翘首以盼,而他们也总能以其个性鲜明又极具说服力的音乐诠释,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当我连续两晚于东艺聆听了该团的音乐会后
期刊
张家港市爱乐爱心艺术团的成立,要归功于一个人:杨敏。  杨敏从小就喜欢唱歌,“我是听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长大的”。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他便立志要学习唱歌。1992年,杨敏考入了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系。“那时大学有音乐专业的不多,我们江苏除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艺术学校以外,就是常熟高专了。”那一年的常熟高专(现改名为常熟理工学院)面向全省招生,杨敏是张家港市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当时一个班上也就二
期刊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在台上搞演奏,从不带学生,因为年轻气盛,耐心不足,更怕误人子弟。有师长对我说:“交响梦谁都有,但搞教育更历练心性,也许更适合你呢。”我听后,不以为意,跟演奏相比,我总觉得教育略显“土鳖”,不符合我追求的“高大上”的情怀。  后来,机缘巧合,我从2018年初开始接触儿童管弦乐教育,跟很多琴童打交道,也和他们的父母交流了很多,发现这项工作太有挑战性了,要把平时的授课和乐队排练结合起来
期刊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谁都不会忘记收音机给人带来的快乐,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那个年代尤其如此。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第一批上海产的美多牌收音机问世,其价格不菲,一般的家庭不敢问鼎。我生长在一个文化家庭,父亲是磁器口(重庆一古镇)红星电影院的经理,家里拥有一台上海美多牌66B-1型收音机,这也是我家唯一值钱的物件。  记得有一天,父亲兴冲冲抱回一台收音机,它包装简陋,仅用一般的纸壳子包住。父亲一边拆卸
期刊
第61届格莱美奖项揭晓  北京时间2月11日上午(美国时间2月10日晚),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行了“第61届格莱美颁奖典礼”。格莱美音乐奖是美国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的年度大型音乐评奖活动,也是每年美国音乐界的最大盛会。  今年格莱美共设84个奖项,授予了30个不同领域的个人和团体。其中古典音乐类颁出“最佳管弦乐演奏”“最佳古典音乐工程专辑”“最佳古典器乐独奏”“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最佳室内乐
期刊
2018年11月,巴黎北方剧院带着由十三个人组成的表演团队,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了音乐戏剧《茶花女》。这些年来,巴黎北方剧院一直致力于创作“类歌剧”形式的舞台作品,这部2016年首演于巴黎的作品脱胎于鼎鼎有名的威尔第歌剧,其深化戏剧质感的改编又致敬了弗朗西斯科·玛丽亚·皮亚韦(Francesco Maria Piave)创作于1852年的《茶花女》母体戏剧版本。  但即使当你带着“音乐戏剧”的概念走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