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别人,而不是突出自己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在台上搞演奏,从不带学生,因为年轻气盛,耐心不足,更怕误人子弟。有师长对我说:“交响梦谁都有,但搞教育更历练心性,也许更适合你呢。”我听后,不以为意,跟演奏相比,我总觉得教育略显“土鳖”,不符合我追求的“高大上”的情怀。
  后来,机缘巧合,我从2018年初开始接触儿童管弦乐教育,跟很多琴童打交道,也和他们的父母交流了很多,发现这项工作太有挑战性了,要把平时的授课和乐队排练结合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孩子们在底下练得再熟,到了乐队里还是不知所措,一脸茫然,集体排练也通常是在排练指挥的声嘶力竭中结束。7月,我第一次参加了由吉林省交响乐团首席张彤彤发起、吉林省彤城文化提琴艺术中心举办的青少年室内乐团夏令营。这次活动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职业音乐家,更有指挥大师陈启宽(Marlon Chen)坐阵。近两周的学习和排练,让我学到了很多。
  指挥和我们分享了几个如何在乐团中演奏的秘密。
  第一,是指挥一直强调的,也是最重要的:安静!比起反复地维持纪律,指挥从一开始就把丑话说在前面:“不安静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想说话就出去!”我想起自己刚在职业乐团工作的时候,指挥一放下指挥棒我就嘴皮痒痒,想交头接耳说两句话,被首席、指挥都批评过。后来我去更多的职业乐团工作,发现排练时说话是很不尊重指挥以及很不职业的行为。保持安静是美妙音乐流出的最基本条件,音乐是从无到有的,这个“无”,应该是绝对的安静。“安静”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的文化,好像热闹和聒噪才是,所以这个习惯,应该从孩童时期就培养,坐在乐队里,要首先学会保持安静。
  第二,一起呼吸。很多职业乐团都还在进行这样的训练:一起呼吸。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要安静,因为安静以后,才能听到大家的呼吸。我在学生时代没有这个概念,觉得所谓的一起发声,就是要尽量晚出来一点,或者提前把音收掉,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乐团里蜿蜒前进,这种行为不会惹事儿,却让音乐失去了活力,旋律越来越拖沓。直到现在,听很多职业乐团的音乐会,我都会发现他们在音乐上有越来越滞后的趋势,也许职业的演奏者也会有这种“明哲保身”的从众心理吧。
  一起开始,一起结束,是乐团的基本原则,好像很简单,但也最难。我刚进职业乐团工作时也很战战兢兢,生怕犯错。一位指挥朋友告訴我:“看你的指挥、你的首席,跟他们一起呼吸,感受他们的律动。他们什么时候呼吸,你就什么时候呼吸,保持这个原则,基本不会错。”不光是管乐,弦乐的呼吸更加重要,这是一起发音的重要信号。这次夏令营,孩子们学会的最难的部分,应该就是一起呼吸。当呼吸在一起时,发声总是整齐漂亮,音乐的律动总不会错。


指挥陈启宽与孩子们配合默契

  第三,看和听。以前回老家时,我爷爷都会问我最近工作如何。他最常问的问题是:“在乐团里工作累不累啊?演出是你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我说:“一群人。”爷爷每次听到这个就放心了,欣慰地说:“那还挺轻松,至少可以滥竽充数。”我想也许很多家长对于乐团演奏的概念就是如此。很多人觉得乐队工作很轻松,其实不然,我常把乐队形容成球队,该踢后卫的踢后卫,该守门的老老实实守门,各行其责。交响乐团就像一支大型的球队,该怎么传球,怎么防守,是很严密且讲究配合的。
  在乐团工作很多年之后,我们才发现,更多时候我们演奏是为了“成全”别人,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有时候看孩子们排练,我会更多地反省自己:原来他们犯的错误,我也曾经犯过,这些基本问题是职业演奏员要一辈子谨记的。我很羡慕这些孩子在刚接触乐队时就能有这么正确的理念,这是我们当年求而不得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当年的一些指挥对我一遍遍说的:“别埋头吹自己的,看看我!听听其他人!”这是多么重要的一句话啊。指挥排练时,很多孩子会东张西望,不看谱子也不看指挥,音乐和指挥就会各走各的道,“分家了”。这时指挥会一遍遍地强调:“孩子们,看我!看我!”指挥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节拍器,而是平衡整个乐团音色、音乐的重要力量。经过近十天的训练,孩子们的乐队意识越来越专业,拿起乐器时会互相看,演奏时会仔细听,这些好的习惯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第四,排练要有备而来。你坐在乐团里排练,不是来练琴的。练习分谱是非常重要的,职业乐团排练时,演奏员已经基本不允许有错音了。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海某乐团排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乐务提前一周就把分谱给我了,我也没当回事儿,心想排练的时候跟着混混就过去了,反正要排练一周呢,慢慢练吧。结果第一天排练,指挥就用原速把整个曲子过了一遍,“肖十”的第二乐章我连翻谱都措手不及。看到周围的演奏家已经是演出的状态了,我无地自容,感觉自己是南郭先生。排练间隙,当时的声部首席问我:“小李啊,你原来演过老肖的第十么?多听听音像资料,多练琴,不要混啊,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问我。”我听后眼泪就下来了,我感到无比羞愧,从此明白了,无论自己在哪个位置,都要认真准备分谱,这是对自己和其他乐团成员的尊重。孩子们现在也许还很难懂所谓的“匠人精神”,但我觉得不管做音乐还是做任何其他事,有一个好的习惯、好的态度对成长太重要了。
其他文献
前不久,意外得知安德烈·普列文(André Previn)去世的消息。说意外,其实也不算意外,大师享年八十九岁,毫无疑问是当代“老一辈人”的代表。那么,普列文究竟是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还是爵士音乐家呢?也许兼而有之,并且是真正的兼容并蓄。相对于布列兹(Pierre Boulez)这样的作曲家、指挥家而言,普列文无疑更接近于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他们都是涉猎最宽广且高度
期刊
与其他音乐巨人相比,马勒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孤傲与神秘、敏感与脆弱,使人们为之迷惑。马勒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他拥有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交响乐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马勒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我相信自己与他投缘,并能够共同理解和感受世间的一切。前些日子,我翻出了马勒的唱片,准备重温他的十部交响乐作品,以期再次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享受。听后
期刊
2019年4月6日和7日晚,弗朗茨·韦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st)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现了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一场是德奥经典音乐会,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5,O p.73)和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Ein Held
期刊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似乎总给人一种“普通人”的感觉。他生于J.S.巴赫所处的封建时代(1732年),去世于第一艘汽船(steamship)在克莱德河上(Clyde)航行的那一年(1809年)。横跨两个时代的他既为人熟知,却也似乎带着点儿距离感。海顿的人生并不具有太多传奇色彩,他既不像莫扎特那样凄惨悲情,也不像贝多芬那样悲壮伟大。海顿为了那些他所尊敬的雇主们而努力工作,他是一名音乐工匠,也是一名虔诚
期刊
大凡著名的城市,都少不了“文化”二字。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抽象的概念,它复杂又多样,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每个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名片,音乐当然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听到香颂,难免会想起巴黎;当你听到轻歌剧,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维也纳。正如鲁道夫·席辛斯基(Rudolf Sieczyński)的艺术歌曲《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Wien,du Stadt m
期刊
在欧洲和美国顶尖古典乐团的乐师名单中,向来少不了华人音乐家的名字,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也不例外。來自中国上海的小提琴家顾维舫于1990年加入乐团,至今已将近三十年。过去这些年来,他每周都在乐团位于克利夫兰市欧几里得大道的塞佛伦斯音乐厅(Severance Hall)排练并演出。而他一直念念不忘加入乐团后的首场排练,当他与第
期刊
2019年,是贵阳交响乐团成立十周年。这样的年龄,对于一支民营交响乐团来说,已不算短。  众所周知,办交响乐团是一件无比“烧钱”的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如何才能做到连续十年源源不断地为交响乐团提供资金支持呢?万一有一天,他所经营的企业利润下滑,没有足够的资金,难道这支乐团就要面临被解散的窘境了吗?这些问题,贵阳交响乐团的创始人黄志明早就考虑到了,他说:“我们绝对不会发不出工资,也不会突然有一
期刊
2018年12月18日,是庆祝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好日子。2018年,也是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来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当晚,一场名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智性”的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精彩上演,很多熟悉和喜爱贾教授的师生、好友、乐迷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了这场充满当代音响气质的音乐会。  据主持人王勇介绍,作为在沪工作二十年的总结与回顾,贾教授为本场音乐会精心挑选了六首作品,
期刊
时隔三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其现任音乐总监、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的率领下,又一次于春节前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回首自2009年2月,该团在年届八旬的伯纳德·海廷克大师的执棒下首度访沪以来,过去十年间,这支曾被斯特拉文斯基誉为“世界上最精准、最灵活的乐团”的每一次到来,都为乐迷所翘首以盼,而他们也总能以其个性鲜明又极具说服力的音乐诠释,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当我连续两晚于东艺聆听了该团的音乐会后
期刊
张家港市爱乐爱心艺术团的成立,要归功于一个人:杨敏。  杨敏从小就喜欢唱歌,“我是听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长大的”。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他便立志要学习唱歌。1992年,杨敏考入了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系。“那时大学有音乐专业的不多,我们江苏除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艺术学校以外,就是常熟高专了。”那一年的常熟高专(现改名为常熟理工学院)面向全省招生,杨敏是张家港市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当时一个班上也就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