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想怎么死,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区楼下,有一片难得的面朝湖水背靠高楼的开阔地。夏天,两棵高大的国槐浓荫遍地;冬天,八九点钟的阳光穿过楼间的缝隙,洒在那片开阔地上。因此,常有老人们来此乘凉,或晒太阳。
  一天上午,遇到两个老太太,坐在轮椅里,在那片太阳地里闲聊天。没有别的听众,只有她们两个,耳不聪目不明的,竭力扯着嗓子,力图让对方听清楚。我站在那里听了一耳朵,我以为她们会聊些病啊痛啊生啊死啊的话题,结果不是,她们居然在聊房价,聊天气,聊刚刚发生的热门话题。
  房价的升降还与她们有关吗?那些发生在远方的纷争与她们又有什么关系?我有些吃惊。仿佛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还与她们有关,仿佛她们还可以干预这个世界。唉,都已那么大年纪,她们不是在考虑死,而是考虑生。
  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谈论死。季路问死生事,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不但对死不感兴趣,而且对鬼神也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我们喜欢谈论生,乐生,如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
  西方人的观念似乎正好相反,是“不知死,焉知生”(海德格尔),是“必有一死的人”向死而生。因此他们会有上帝的终极悦纳,会有天堂的乌托邦愿景。那些全意侍奉上帝的圣徒们,终生都在修为一种死亡的形而上学。
  “谁征服了死亡的恐惧,谁就会深信自己不朽;谁没有这种恐惧,谁就实乃不朽。”齐奥朗说,对死亡的修行几乎取消了生,使生变成了死。无论我们怎样修行,死亡对我们来说终将是一场“又惊又痛的意外”,我们都没有含笑以待的本事。如此说来,儒家这种“顶活泼顶流畅”的乐生哲学,难道不是一种更伟大的智慧?
  乐生者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死呢?若死期已定,会否死得很难看?我见过一个人的死。住在楼下的一个邻居,年轻时做过解放军的连长,进城后转业当了税务局长。局长没做多久,便因“乱搞男女关系”,被下放农场劳动。
  据说他的老领导很为他惋惜,但形势所迫,无能为力,临下放前赐他一纸“免死证”。此传说近乎荒诞,但我们当时确是信其有的。
  到农场后,此公意志消沉,犯错误无数,但因一纸“免死证”在手,均平安度过。闹得最大的一次是写“反标”,用白漆在柏油马路上手书了五个大字“打倒毛主席”,被抓了起来。但不久,毛就死了,他也“免死”回家。
  退休后,他天天在小区里锻炼身体。有一段时间,发现他渐渐消瘦,脸蜡黄,精神萎靡。他怀疑自己得了癌,但又拒绝就医,怕一旦确诊,就真的活不成了。如此抑郁了大半年,他死了。不是死于癌,是死于怕死。
  “告诉我你想怎么死,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齐奥朗调侃托尔斯泰怕死,“每次我想起托尔斯泰对死亡的恐惧,就开始懂得大象的恐惧。”事实上,托尔斯泰死得很体面。死前几天,凌晨5点不到,他就吩咐车夫套马,带上日记、铅笔和羽毛笔,匆匆离开了庄园。
  他在出走那天夜里写道:“我的做法与我这种年纪的老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即抛弃俗世生活,以便独处,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度过一生最后的时日……”他要像一头自由的野兽,为自己寻找一处干净的死亡之地。
  他来到奥普京修道院,站在院长居室的台阶下,脱帽伫立,不敢贸然进去,先请人传话:“请您说一声,我是列夫·托尔斯泰,也许我不能进去吧?”院长迎出来,张开双臂说:“我的兄弟!”托尔斯泰扑到院长怀里痛哭失声......
  “为什么要按照上帝的要求去生活呢?因为若不这样,最终归于死亡的生命就毫无意义。”1910年11月20日,这位俄罗斯黄金时代的缔造者,死在他出走的途中。
  (朵渔:诗人、专栏作家,现居天津)
其他文献
做中国农村的研究,必须要下去  石嫣着一身亚麻质地的对襟上衣和长裙,出现在《中国周刊》记者的面前。洗尽铅华。  她的微信名叫“农民石嫣”,她喜欢将自己称为“农夫”。她的先生程存旺在一旁笑言:“我们就是农夫,旗帜鲜明!”  三十出头的石嫣与丈夫程存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博士生,师从知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二人因曾经创办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最早在国内践行CSA(社区支持农
期刊
“什么,土豆不是蔬菜吗?能做主食?没搞错吧!”很多人第一次和“中国土豆大王”梁希森聊天,都会情不自禁地诧异道。而看到并品尝到老梁用土豆做的馒头、水饺、面条、煎饼等后,又都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土豆学名马铃薯,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四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咱中国人向来不拿土豆当主粮。其实西方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当主粮了。”梁希森说。  “我小时候流浪到河北讨饭
期刊
《灯,我来熄灭》这本书是在去伊朗旅行前被随手放进背包里的。  伊朗女性作家佐雅·皮尔扎德的长篇处女作,大篇幅关于普通家庭的细碎对话和生活琐事的描写。文字平实通俗,甚至是有些令人乏味的。可以想象只需一台固定在厨房方寸之地的摄像机,就能记录下平淡如水的女主人公克拉丽斯日复一日困顿厌倦的主妇生涯。  这样的叙事方式,在伊朗电影中亦很常见。如《樱桃的滋味》《一次别离》等等,冗长而无趣的角色交谈、单调的剧情
期刊
30年多前,没多少人听说过“房地产企业”这个词,中国也没有著名的“房地产企业家”。在那个时候,王石还在倒卖玉米、王健林在做参谋、杨国强是个包工头,而任志强还在部队当排长。  3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地产界的大咖老总之名已经如雷贯耳、响彻一方,他们领导的企业也创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企业家们大多已是年过半百。廉颇老矣,一代老总们从“精力、体力”多方面来看,已不适合一线作战。  
期刊
据说人的味觉偏好在童年时形成,并会贯穿一生。曾看过一本书,很多米其林大厨在临终前最想吃的一顿饭多是童年时候的美味。  童年时我们的味蕾是新鲜的、敏感的,但又没经过考验的。还记得第一次喝可口可乐时差点没吐出来,只是因为心疼钱而忍住,但完全觉得那就是药。后来却喝可乐上瘾,一天一瓶。  第一次喝啤酒也觉得是马尿,难以入口,谁能料到若干年后关于夏天的记忆就是冰冷的啤酒和火热的烤串呢?  从天真无邪的孩子成
期刊
不久前,几个写字的朋友来云南旅行,落脚昆明时我赶着时间在晚上去酒店和她们小聚片刻。是夜,出门已华灯初上,车子在拥挤的街道上艰难穿行。当你要去赴一个约会时,不难发现昆明的路特别特别窄。  姑娘们的聚会活色生香。拿出礼物交换,泡自己带来的茶,分享最新的养生心得,聊圈里圈外八卦无数,一个个眉飞色舞,毫无倦意。谈得畅快,时间过得浑然不觉,10点半时我起身道别,想着不要影响彼此的休息为好。她们送我到门口,却
期刊
早上11点钟,我们的车开上成雅高速(成都—雅安),一路畅通无车,令人诧异。  车下了高速后,往宝兴方向行驶,刚走几公里就看到车队的尾巴。终于遇到正常的堵车了。  两年前去四姑娘山时曾经过此地,此番旧地重游,一切如昔,看不出去年地震留下的伤痕。满腹狐疑中,旁边的伙伴阿梁淡淡冒出一句:“去年的救灾物资还积压呢!”闻语顿觉尴尬,一时无话。  牛背山以云海闻名,也以道路最为泥泞颠簸闻名。几天前,牛背山的封
期刊
也许已经看惯了钢筋水泥的都市,也许已经厌倦了拥堵不堪的车流,当这些充溢着田园之美的画面映入眼帘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不禁荡漾起一种感动。人与自然,本该这样和谐相生,休戚与共。  如果说城市是一曲现代交响乐,那么这些村寨就是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从远古传来,历经岁月沧桑,饱含生活积淀,淳朴,厚重,诠释着大美的真谛。  这是一种美丽,至今还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国度。在几十年飞速的发展建设中,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之
期刊
小时候,有一次姐姐想穿裙子坐火车,被母亲骂了一顿。从此,我得到这样的“教育”:一、出门旅行应该穿不起眼的旧衣服;二、穿花裙子旅行都是浅薄甚至不正经女人的所为。  这个认识体现了二三十年前老百姓谨小慎微、审时度势的生活哲学。出门在外,意味着条件恶劣卫生无保障,舍不得拿得之不易的新衣服去白白折腾。人在旅途,尽可能收敛锋芒,是保证安全的起码策略。  过去的生活常识变成如今的时代荒谬,可儿时的戒律仍在我心
期刊
“我是一个接地气的专家,更是一个旅游爱好者。”  作为旅游业专家领域的泰斗式人物,谈起旅游,魏小安呈现的绝不是一张古板的学究面孔,虽然他著作等身,至今已有超过3000万字的著作及实证研究,更有“中国酒店业教父”的美誉。可以说没有魏小安,就没有中国旅游的现在。  纵然如此,魏小安也只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旅游爱好者。  他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闲云野鹤;下联:散仙游侠;横批是“好玩,玩好”。  他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