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山的云海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11点钟,我们的车开上成雅高速(成都—雅安),一路畅通无车,令人诧异。
  车下了高速后,往宝兴方向行驶,刚走几公里就看到车队的尾巴。终于遇到正常的堵车了。
  两年前去四姑娘山时曾经过此地,此番旧地重游,一切如昔,看不出去年地震留下的伤痕。满腹狐疑中,旁边的伙伴阿梁淡淡冒出一句:“去年的救灾物资还积压呢!”闻语顿觉尴尬,一时无话。
  牛背山以云海闻名,也以道路最为泥泞颠簸闻名。几天前,牛背山的封山令刚下,我们此番前去,算是“顶风作案”。但是我们图的就是它未开发之前的天然纯味道,一旦人潮涌动,它也许将沦为九寨沟第二,神韵不再。
  从冷碛村到海拔2600米的街心花园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所谓街心花园,不过是半山腰上简易搭起的几个帐篷土砖房罢了。抵达街心花园后,中巴止步,往山顶的道路越发陡峭和崎岖,只能靠越野车上去。即使是越野车,途中屡屡见熄火者,底盘磨损者更加不计其数。
  阿梁说徒步上山需要5个多小时,必须下午5点赶到山顶看日落云海。我听毕心生惶恐,我想拍路边野花,我想拍山谷氤氲云海,我甚至想拍枝头的鸟。同伴木瓜说我三心二意,如此速度,估计10个小时也上不了山顶。
  虽有如许担心,还是止不住频频换镜头,看到野花就换微距,一转身看到云海上来了,慌忙又换回广角,根本没时间赶路。一个小时过去了,才走了几百米路。路上美景太多,实在挪不动步子。
  然而蹉跎中,竟然看到了传说中的云瀑。这种云的特征是从高处往低处倾泻,或在峡谷之间流动,借风力以显示其“飞流直下”的气势。特别是天气变化大,斜雨骤至、风神疾走之时,大团大团雪白的浓云,从山上向山下翻腾而来,犹如巨大的水流从天际间飞流而下,落到半山腰后,又猛地收住,似水流一般溅开腾起。
  我和木瓜一时间看得目瞪口呆。左边和右边都同时出现云瀑,我们手忙脚乱,拍了左边扭头又拍右边,雀跃不已。
  等我们意犹未尽清醒过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天色开始晦暗,飘起了小雨丝,看样子,无论如何是走不上山顶了。于是,决定返回街心花园乘摩托车上山顶。
  上山顶的路颠簸得令人吐血,再好的按摩师都无法抚平屁股所受的苦楚。只得两眼一闭,抱紧摩托车小师傅,“对不起,占你便宜”,心里默念了一句。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山顶客栈。
  事先预订的是格桑花客栈,可是,海拔3600米的地方,饥寒交迫下,看到山坡上的格桑花客栈,咫尺千里,只好走到旁边的日出客栈,钻了进去。
  帐篷里,老板娘母女正围着火炉烤火。我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接下来,再也没有离开过火炉,从下午三点多烤到晚上八点......偶尔,我走到帐篷外,抱着一根柱子,才能获得一点手机信号,恢复跟外界的联系。
  凌晨四点多,被一阵车声人声吵醒。走出帐篷,抬头看穹庐,繁星满满,星辉冷冽。不远处,山谷升上来的牛奶一样的云弥漫着四周。雪,不知道何时下的,又何时停的,白茫茫一片。这一刻,感动无比,如绝处逢生。
  整个营地沸腾起来,仿佛赶赴一个盛大的节日。来不及准备什么,我们蓬头垢面地上了山。
  到了山顶,东方既白,看到面前渺茫无边的云海,倒吸一口冷气,一时词穷。
  牛背山位于四川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
  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贡嘎雪山在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后。这些四川名山,全都伴随着云雾翻腾的美景,在同一个巨大的观景台上,以360度角旋转姿势,尽收眼底。而翻滚的云雾之下,群山丘陵逐级降低,缓缓融入稻浪翻滚的天府平原,不愧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
  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没有哪一个地方的云海能如此波澜壮阔,大气恢弘,一时间感慨:一路上受到的所有苦楚,都值得了。
  但是不是上了牛背山就一定能看到云海,很多人慕名而来,却败兴而归。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故事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上了15次牛背山,都没有看到云海。
  等待日出时,很多人在云海面前裸拍或者跳跃,兴奋无比。我则两腿颤颤,担心雪滑不慎坠崖,看着那些跳跃拍照的人,不免敬佩万分。
  我向周围的人打听哪座山是贡嘎雪山,可是始终没有一个人指出明确方向。我恼羞成怒,干脆360度角环拍,一个都不拉下,这样总可以了吧?
  太阳出来后,积雪开始“滋滋”地溶化。杜鹃树上的冰水顺着叶尖滴答滴答地掉落下来,清晰可闻。我们少见多怪,围着拍了很久。
  山下,一群马在草坡上优哉游哉地啃着草,后面是连绵不断的蓝色山脉,深浅层次不一,闪耀着光芒,那样的色彩说不出的舒服。
  太阳慢慢升高,云海渐渐散去,盛宴到了尾声。心满意足之后,绷紧的元气松懈,突然觉得气若游丝,全身乏力,连胃都微微疼起来。虽然才早上八点多,但太阳照在脸上已经火辣辣地疼,赶紧下了山。
  牛背山下来后,朋友发来贺电,纷纷表示羡慕。有朋友色迷迷地问:“牛背美景当前,雪峰做屏障,裸照否?”我尴尬回答:“不,无资本。”
  事实上,站在牛背,环顾四周贡嘎诸雪峰环绕的渺茫云海,不但有想裸的念头,而且有纵身一跃入云海的冲动,像《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一样,随风羽化而去。
其他文献
种地坚持“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除草剂、转基因,有了老鼠就养猫、有了蚜虫养瓢虫、土壤硬了养蚯蚓,养了两只鸽子,因为迷人的农场风光,拐来一群鸽子……这些趣事儿都发生在弘毅生态农场。  “农场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在科技时代,这个叫“高明”的博导,如此“复古”,意欲何为?  2006年7月18日,蒋高明带领一
期刊
最近,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将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遵循市场原则,顺应发展需要,消除不合理的政策壁垒……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准入门槛,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对外开放将会进一步扩大。  自从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其中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后,改革的步伐正式加快。中国金融业在经历了几乎没有风险的野蛮生长后,伴随
期刊
《中国周刊》:您刚从缅甸回来,《西游记》在国际上反响如何?  六小龄童:在全世界观众心目中,孙悟空和六小龄童是画等号的。所以有人叫我孙老师,或猴老师、六老师、六小先生、龄童爷爷等等。  5月底,我访问缅甸。缅甸第一副总统赛茂康和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都接见了我。赛茂康说:“六小龄童名字已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吴温纳貌伦表示,自己是“悟空”的忠实粉丝。  美猴王已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一个
期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旅游业逐渐进入到黄金时代。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3年中国已达到近33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和近1亿人次的出境旅游。在这个数据背后,城市、生活空间、旅游价值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拿距离北京仅88公里的蓟县来说,盘山的乾隆情结,独乐寺千年悠扬的钟声,原汁原味的黄崖关长城,挺拔俊秀的八仙山——有山有水有文化,并不比香山、野三坡、秦皇岛逊色多少,只是养在深闺无人知。  中
期刊
做中国农村的研究,必须要下去  石嫣着一身亚麻质地的对襟上衣和长裙,出现在《中国周刊》记者的面前。洗尽铅华。  她的微信名叫“农民石嫣”,她喜欢将自己称为“农夫”。她的先生程存旺在一旁笑言:“我们就是农夫,旗帜鲜明!”  三十出头的石嫣与丈夫程存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博士生,师从知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二人因曾经创办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最早在国内践行CSA(社区支持农
期刊
“什么,土豆不是蔬菜吗?能做主食?没搞错吧!”很多人第一次和“中国土豆大王”梁希森聊天,都会情不自禁地诧异道。而看到并品尝到老梁用土豆做的馒头、水饺、面条、煎饼等后,又都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土豆学名马铃薯,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四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咱中国人向来不拿土豆当主粮。其实西方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把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当主粮了。”梁希森说。  “我小时候流浪到河北讨饭
期刊
《灯,我来熄灭》这本书是在去伊朗旅行前被随手放进背包里的。  伊朗女性作家佐雅·皮尔扎德的长篇处女作,大篇幅关于普通家庭的细碎对话和生活琐事的描写。文字平实通俗,甚至是有些令人乏味的。可以想象只需一台固定在厨房方寸之地的摄像机,就能记录下平淡如水的女主人公克拉丽斯日复一日困顿厌倦的主妇生涯。  这样的叙事方式,在伊朗电影中亦很常见。如《樱桃的滋味》《一次别离》等等,冗长而无趣的角色交谈、单调的剧情
期刊
30年多前,没多少人听说过“房地产企业”这个词,中国也没有著名的“房地产企业家”。在那个时候,王石还在倒卖玉米、王健林在做参谋、杨国强是个包工头,而任志强还在部队当排长。  3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地产界的大咖老总之名已经如雷贯耳、响彻一方,他们领导的企业也创造了一个个商业神话。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企业家们大多已是年过半百。廉颇老矣,一代老总们从“精力、体力”多方面来看,已不适合一线作战。  
期刊
据说人的味觉偏好在童年时形成,并会贯穿一生。曾看过一本书,很多米其林大厨在临终前最想吃的一顿饭多是童年时候的美味。  童年时我们的味蕾是新鲜的、敏感的,但又没经过考验的。还记得第一次喝可口可乐时差点没吐出来,只是因为心疼钱而忍住,但完全觉得那就是药。后来却喝可乐上瘾,一天一瓶。  第一次喝啤酒也觉得是马尿,难以入口,谁能料到若干年后关于夏天的记忆就是冰冷的啤酒和火热的烤串呢?  从天真无邪的孩子成
期刊
不久前,几个写字的朋友来云南旅行,落脚昆明时我赶着时间在晚上去酒店和她们小聚片刻。是夜,出门已华灯初上,车子在拥挤的街道上艰难穿行。当你要去赴一个约会时,不难发现昆明的路特别特别窄。  姑娘们的聚会活色生香。拿出礼物交换,泡自己带来的茶,分享最新的养生心得,聊圈里圈外八卦无数,一个个眉飞色舞,毫无倦意。谈得畅快,时间过得浑然不觉,10点半时我起身道别,想着不要影响彼此的休息为好。她们送我到门口,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