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世界 真实的死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尔斯泰晚期创作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一生顺利而平庸的官吏——伊凡·伊里奇因意外摔伤而被更多人“体面的关心”而自我怀疑致死。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而冷酷的关系,揭露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对人性的压制。
  关键词:短篇小说 虚伪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写于1884-1886年间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空虚和荒淫的生活,人和人之间的虚伪而冷酷的关系,反映出人物的精神觉醒。作品中的讽刺是艺术含蓄的、内在的,是一种直面现实剖析后的讽刺;托尔斯泰把这种讽刺完美地融入小说之中,带动读者体会到“体面”掩饰下的虚伪及人们精神极度的压抑。小说以主人公伊凡的死为结局,让这一个历史的玩笑充满了辛酸和悲哀。
  一 背景资料
  1 写作背景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托尔斯泰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并“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
  托尔斯泰一生经历丰富,作品产量丰盛,其作品准确地反映出时代气息和历史变化。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受的影响常常沉淀到潜意识并反映在作品之中,作品中的时代事件明显地带有个人情绪的痕迹。可以说,托尔斯泰本人的心历发展决定了他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创作晚期(1881-1910)的作品。托尔斯泰创作晚期总的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新认识,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这时期的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小说的主要描述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期创作的作品。从表层意义上来看文本,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一生顺利而平庸的官吏——伊凡·伊里奇在面临死亡时的种种感受。伊凡·伊里奇一生经历非常简单、平常。这是个生活轻松、工作如意的“体面”男人,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出身于法学院,自然而然地按照生活本身的要求他得到的地位——法官。伊凡在衙门里供职,官运亨通,有着看起来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婚姻。有一次他为了装修客厅从梯子上摔下来,左腹有点不舒服,身体上的轻伤,却让他的病越来越严重,最终死亡。然而,挖掘作品深层内涵,我们不难发现,作品借用伊凡·伊里奇之死揭露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对人性的压制。作品对伊凡·伊里奇一生的描写其实是反映那一代人在不正常年代所遭受的精神危机和精神压抑,进而表达作者对人性复归的呼唤。
  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他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没有生命的连续性,只是每每打开书本,人物就跃然眼前重新复活,一遍一遍演绎。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的句子和言辞所塑造的,有时带有作家本人明显的思想意识。主人公伊凡的形象在托尔斯泰晚期作品中具有不可替代典型意义,作品艺术的手段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对自己生活明天的探求与自身命运无法把握的黑色现实人生的困惑。因此,伊里奇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人物,他的死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给那一代人开的一个玩笑。
  二 虚伪的世界
  小说构建的环境是人物性格得以产生的基础,人物的不同性格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显露出来并最终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作者将伊凡放在一个虚伪的时代、虚伪的环境之下,其命运必然会在一个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出现一个悲剧结果。小说中到处都能嗅到掩饰在各种“体面”的表象之下的虚伪味道。
  1 “体面”的生活
  伊凡·伊里奇一直是在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生活着,那就是一般生活所固有的、上流社会所赞许的轻松、愉快、快乐和体面的生活特色。他穿着体面,讲究服饰,注意仪表,出入上流社会认可的场所并周旋于其中,游刃有余。在社交场中,他活泼风趣而又和蔼有礼,并与一些女人保持暧昧关系。伊凡一直在拼命地维护着这种“体面”, “保护自己的独立世界”。可以说他是非常认真地在维护这种他从未怀疑过的生活,一直到他病入膏肓。
  伊凡在对待爱情和婚姻问题上也并未摆脱凡俗。说伊凡结婚,是因为爱上这位小姐,并且发觉她的人生观同他一致,那不符合事实。说他结婚,是因为在他的圈子里大家都赞成这门婚事,那同样不符合事实。伊凡结婚是出于双重考虑:娶这样一位妻子是幸福的,而达官贵人们又都赞成这门亲事,他的爱情是出于“公司认为是正确的事”,但婚后,他终于明白“夫妻生活显然提供了某些生活上的舒适,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非常难为的事情”。“结婚……是那么意外,那么叫人失望。”“他们在爱情的小岛上临时停泊一下,不久又会掉进互相敌视的汪洋大海,彼此冷若冰霜。”伊凡就给自己建立了这样的夫妇关系,他对家庭生活的要求,只是能吃到家常便饭,生活上有照料和过床笫生活,主要的要求是维持社会所公认的体面的夫妇关系。
  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缩影,它所演绎的每个情节,都会牵涉进许多深沉而微妙的情感。伊凡的爱情是他本人所需还是社会所需,作者并未告知答案,作品表面上批判了情感生活丑陋的一面,实际上则是对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的期盼和呼唤。
  2 “体面”的工作
  伊凡是一名法官,这是份既体面又让人羡慕的工作,符合上流社会的认可。他的工作成绩突出,仿佛将来的提升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全文一步一步地加深了伊凡·伊里奇对工作提升的贪恋,从一开始迷恋声色,追逐功名,最后以至于官迷心窍。在法学院,伊凡就显示了后来终生具备的特点:能干、乐观、厚道、随和,但又能严格履行自认为应尽的责任,而他心目中的责任就是达官贵人所公认的职责。他奉公守法,兢兢业业,生活得欢快而又不失体统。他有时奉命到各县视察,待人接物稳重得体,对上待下恰如其分,不贪赃枉法,而且总能圆满完成上司交下的差事,奉承上级长官、手法高明、无懈可击,从未引起非议。
  这种“优秀工作状态”掩盖着更深的寓意,意味同僚们有着相同的手段,相同的虚假。一起供职的同事在“体面”的微笑下,互相排挤对方,大肆宣传自己的美德,从未真心祝福过别人取得的工作成绩,反倒是对别人的失误感觉欣喜若狂,这一点表现在对待伊凡的死亡上尤为突出。伊凡·伊里奇之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引起了这种想法:他死后可能会有职务上的调动和变化,如:“这下子我很可能弄到施塔别尔或文尼科夫的位置”,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想。“这个位置早就说好给我了,而这样一提升,我就可以在车马费之外每年净增加八百卢布收入。”;“这下子我可以申请把内弟从卡卢加调来,”彼得·伊凡内奇想。“妻子一定会很高兴的。如今她可不能再说我不关心她家的人了。”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和彼得·伊凡内奇是伊凡·伊里奇最知己的朋友。工作好友对朋友的死亡不是悲哀的伤痛,而是十分庆幸有了新的提升机会。
  3 “体面”的社会关系
  伊凡·伊里奇所存在的世界,完完全全是一种虚伪的世界,所有的人只有保持一种“体面”,做着他们觉得应该做的事而已,尽力保持一种他们自己的体面,“愉快而又不失体面地寻欢作乐”,“守着干干净净的衬衫,说着法国话”,主要是这一切符合上流社会的要求,得到高官显贵的赞成,为了维护上流社会赞许的生活,必须确定一定的态度,就像对公务的态度一样。伊凡·伊里奇结交了一批新朋友,建立了一些新关系,获得了新的社会地位,并多少采取了新作风。他在省里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却周旋于司法界头面人物和豪门巨富之间。人人都在为这种体面而生活着,人人考虑的都只是自己,人心与人心之间无法沟通,社会就像一部大机器,人和人的关系也只是纠合在一起的复杂关系。
  对待伊凡的意外死亡,伊凡·伊里奇的知交、亲朋好友,都不由自主地想:“嘿,他死了,可我没有死”,他们流露出的不是失去亲友的悲哀,而是庆幸自己还活着的喜悦。即使在伊凡·伊里奇的葬礼上也不能影响他们决定当晚快乐的聚会打算——在仆人点亮的四支新蜡烛照耀下打牌。文章中的语言表述感觉不到一丝人情的温暖,反而充满着人性丑陋。
  三 虚伪世界的灭亡
  1 身已逝
  “每个人都是在向山上爬”。伊里奇却死了,他从生活的山上快速滑落下来,滑入了生命的最底层——死亡之谷,于是一切便结束了。作者借伊凡的死来表达对现实的失望,“但他的脸和所有死人一样,比他活着的时候更美丽”。死亡成为“最美”的结局,只有结束才能彻底解脱。
  主人公伊凡这一形象并不复杂,他虽然是一个普通官吏,但他是一类社会群体的代表,他的“生活模式”代表了当时那类人群的生存状态:身处现实,心在梦境。伊凡的死是个悲剧,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针清醒剂,伊凡的死提醒一部分有意识的人们睁眼看生活真相,看到生活中的不幸和悲惨,看到社会对人的钳制。作品用伊凡的死来宣告其存在的社会在某一类的人心中已经不存在并已经死亡。
  2 心生疑
  其实伊凡的病只是偶然发生的,不是无法医治的创伤,但他的病却越来越严重,最根本的病因就是他的精神活力。他对他所生存世界的怀疑,他觉得他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让他套在这样一种生活模式中,在一种玩笔中死去。伊凡·伊里奇在临死之前,“对原来的疗法丧失了信心,对这种新疗法也丧失了信心”,“意识到他的生命遭到了毒害,还毒害了别人的生命,这种毒不仅没有减轻,而且越来越深地渗透到他的全身”。伊凡·伊里奇觉得特别痛苦的是,没有一个人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可怜他。人人都守着自己独立的世界,不可理解、不可沟通。小说中憧憬又质疑、彷徨不安的情绪用一种曲折方式表达出来,“人人都小心谨慎地生活在自己虚伪的壳子里”,“在上流社会中极尽体面的谈吐”,“但后来还是驶进表现为互相疏远,隐秘的仇恨的大海中去”。伊凡·伊里奇按照社会的框架要求而生活着,可到了最后他的精神竟没有了停泊之地,这就是历史所开的玩笑。
  小说以悲剧结尾,有着作者的用意,因为悲剧总以人一种生命的启迪,呼唤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让人领悟到生存的艰巨性和不可抗拒性;悲剧意识成为人们觉醒的前提,更有效、更持久地激发人的奋斗精神。
  四 结语
  一切都结束了,包括伊里奇的幻想、担忧乃至生命,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合理而又充满玩笑的结局。伊凡·伊里奇一直“体面”地按人们所愿活着,却仅因为摔了一下而被更多人“体面的关心”而自我怀疑致死。
  高超的作家总能让读者于不经意间进入作品之中,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恨其所恨,这也是托尔斯泰高超语言能力达到的效果,让读者完全进入到作品中并能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也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以极其冷静的描写,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人情被摧残、灵魂被扭曲的状况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部伟大的作品,它所起到的警示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会闪耀着熠熠光辉。
  
   参考文献:
   [1] 臧仲伦等译:《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郑克鲁:《外国文学简明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马晓华,女,1970—,吉林集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与文化,工作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金锁记》展示了生存和人性的悲剧,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还揭示了这样一个答案:传统民间是如何华丽地完成了自己的都市转身。  关键词:《金锁记》 民间传统 都市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金锁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傅雷认为《金锁记》具备了悲剧所应体现的全部审美特征,是一部有着尖锐的人性压抑与人性冲突的作品,而主人公曹七巧是人性恶的典型。《金锁记》不仅是一部家
期刊
摘要《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功之作,也被评论界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小说主要刻画了两类性格反差极大的女性:一类是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一类是以安娜和其好友莫莉为代表的“自由女性”,这两类女性虽然都有对生活的追求,但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之下,因而经历了不同的坎坷。本文将分析这两类性格异的女性,并指出这两类女性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金色笔记》 女性
期刊
摘要戏剧大师曹禺采用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广泛借鉴外国戏剧艺术的技巧、方法并吸取其艺术精神。其中,《雷雨》等带有命运色彩的悲剧杰作受到西方命运悲剧尤其是希腊悲剧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曹禺创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是曹禺自己独特的创造。他在现实主义美学、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处理上都有突破与创新。而他最根本的创新之处是把外来的艺术养料进行了民族化的创造。  关键词:曹禺 命运观念 民
期刊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塑造了拥有明确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安娜,她在摆脱了家庭束缚获取自身独立平等的存在之后,却陷入了更多的困境之中。莱辛借此对女性解放进行了探索,认为女性最终的解放不仅仅是走出家庭获取独立平等,而是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解放密切联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以巨大的力量和勇气摔门
期刊
摘要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善于在运用传统叙事技巧时植入现代技巧,同时改造复活中国文学的传统手法,不仅使现代技巧借助传统形式获得读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使传统叙事技巧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对接,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传统技巧 现代技巧 植入 复活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从小熟谙古典章回小说,同时对以毛姆、威尔斯等为代表的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文本分析,对作品叙事中的文本空白和不定点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显示出“冰山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叙事手法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构筑作品意义的典型特色,同时揭示出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客体世界确定性与主体世界模糊性之间叙述张力的多角度呈现。  关键词:“冰山理论” 叙事手法 不定点 文本空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是美国南方文学复兴的最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某贵族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悲苦的生活。本文旨在结合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立足于人本主义的自我理论去体会《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把艾米丽当成一个普通的女人去分析玫瑰的意义。  关键词:玫瑰 尊严 爱情 渴望 普通
期刊
摘要无基感和孤独感是贯穿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老人与海》两部著作的感情基调,而以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为鉴,可以透视美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史。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和哈克贝利·费恩,对比了他们内心世界活动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无基 孤独 幸福 伙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884年,马克·吐温出版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952年,海明威出版了《老
期刊
摘要本文以艾米莉·狄金森的《要造就一片草原》等诗歌为例,分析其在意象使用方面的大胆创新,指出狄金森虽然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却领先时代成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虽然迷恋死亡主题,但绝不是悲观的浪漫主义诗人。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意象 浪漫主义 现代派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18世纪末开始,受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年轻的美国作家开始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浪漫主义之旅。在诗
期刊
摘要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赛珍珠《大地》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兰的形象,从而体现她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关注和对当时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的有力抨击。小说不但推动了当时及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试图为当今的跨国、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赛珍珠 《大地》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