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无基感和孤独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基感和孤独感是贯穿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老人与海》两部著作的感情基调,而以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为鉴,可以透视美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史。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和哈克贝利·费恩,对比了他们内心世界活动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无基 孤独 幸福 伙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884年,马克·吐温出版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952年,海明威出版了《老人与海》。这两部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讲的是白人孩子哈克为了逃避酒鬼父亲的虐待,与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同甘共苦的惊险经历;《老人与海》则刻画了桑提亚哥这个性格坚毅的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两部作品广受关注,但多局限于对哈克自由、快乐生活和桑提亚哥坚强意志的分析,而忽略了马克·吐温和海明威两位大师的作品所折射出的美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内心深处的无基感和孤独感。
  一 无基感和孤独感
  无基感是人缺乏家庭的联系,在情感和文化的角度上与所生活的社会和群体产生了距离感。具体讲就是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缺乏归属感。事实上,无基感是孤独感的产物。而孤独感则来源于人类的相互隔离。人类隔离是世界中固有的元素,社会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头衔和财产,人类可以用一些伪装,用宗教来掩饰人类相互隔离这一现象,但它是根本存在的。哈克和桑提亚哥的无基感和孤独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是个大熔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根源。他们都具有无根性、相互隔离、人际关系冷漠的特点。内战时期,无家可归成为了一个国家性的问题,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则促使无家可归的增长。在大萧条时期,200万年轻人成为了流浪汉,坐上了火车却不知要到哪里去。一战后,所有旧的秩序都不见了,对战争幻想的破灭、新发明,改变了人民的生活,而二战后繁荣所产生的乐观情绪很快被“冷战”所驱散。在1945年似乎恢复的和平并没有变成现实。美国面临着更严重、更棘手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美国变得更富有、更强大,但繁荣之后却伴随着严重的紧张和分歧。美国成为了一个没有固定标准或信仰的民族。美国青少年对社会感到不满意,但他们无法改变社会,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他们感到困惑和孤独。
  二 哈克的无基感和孤独感
  1 哈克无基感和孤独感的特点
  哈克对孤独十分敏感。哈克是一个弃儿,没有母亲,无家可归,曾经住在大桶里吃垃圾和残渣、穿着破烂的衣服。他唯一的亲戚——他的父亲——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并且经常打他,根本不是个好父亲。所以哈克对独处和孤独并不反感。当他流浪到杰克逊岛时,他想:“我是岛上唯一的人了。”这反映出他反倒喜欢这种无基感和孤独感。正如哈克设想的那样:“我睡在街头或在树林里,当我想要做的时候,我可以做我想要的事。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哈克对于无基感和孤独感特殊的态度在他沿着密西西比河流浪时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他有一个伙伴——奴隶吉姆,两个人都是没人管的孩子。虽然吉姆没有家庭,无依无靠,但他和哈克一样,从不感到无助和沮丧。在沿着密西西比河游荡的过程中,哈克遇到许多危险和困难,但他始终满怀希望。对待无基和孤独,哈克不是被它们打败,而是努力找到方法来拯救自己。
  2 哈克无基和孤独的社会原因
  哈克的无基感和孤独感有其社会原因。在一个社会文化快速转型的时期,老年人包括成年人对事物的观点就会不适合于年轻人。对于哈克而言,他所遇到的成年人都是非常正统的人,似乎有些过于固步自封。道格拉斯寡妇领养了哈克,并决心让他变成一个“体面”男孩,但哈克不能忍受她所规定的严格的日常生活方式;因为她总要求哈克不要做这、不要做那,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哈克一方面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他不能接受那种严格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他是孤独和寂寞的。
  哈克帮助奴隶吉姆逃跑的故事很发人深思。起初他看不起吉姆,但通过密西西比河的逃跑之旅,他越来越了解吉姆,也越来越相信吉姆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好人。因此,他最终接受他为一个忠诚的朋友。在这种内心斗争的过程中,哈克是无奈、孤独和痛苦的。没有人能告诉他如何做事,他所能依靠的仅是他的善良的心和他作为人类的良知。而在最后,当他摒弃社会偏见接收吉姆作为朋友时,他仍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做法。
  总之,哈克总梦想着从所谓的文明逃离,但他又根本无法脱离这一制度,加上他本身是敏感的,能洞察世界的虚假、讨厌,所以他选择了沿密西西比河漂流,从而也选择了无基和孤独。
  三 桑提亚哥的无基感和孤独感
  1 桑提亚哥无基感和孤独感的特点
  桑提亚哥是一个老渔夫,没有家人也没有任何亲属。当他连续84天出海都没有捕到任何鱼时,他唯一的徒弟马诺林也开始怀疑是否应继续追随他。这时,老渔夫发现社会中的人都是“物质至上”。桑提亚哥的孤独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他的年龄,而他对这一点也有着明确的认识。这个老人去遥远的地方捕大鱼,结果带回家里的却只是一个无用的骨架。当他返回家时,筋疲力尽、满身血迹。每个人,迟早要结束他自己的人生旅程,但是,只有像桑提亚哥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人们的尊重。在小说中,桑提亚哥的不善交流使得他更加孤单寂寞。小说相当一部分的篇幅讲述了桑提亚哥的自言自语以及他与各种鱼类的交流;他已不记得第一次一个人的时候自己跟自己大声说话是什么时候。而当他和那个男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则很少说话,除非非常有必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桑提亚哥为了摆脱无基感和孤独感,一直在寻求伙伴,哪怕是动物。桑提亚哥既老又瘸,以至于在捕捉大鱼的过程中力气将尽,只能靠意志力来征服对手,且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这使得他内心充满了孤独感,也使得他对于周围的一切,如鸟儿、鱼类都产生了亲切感,并依靠它们来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2 桑提亚哥无基感和孤独感的应对方式
  在无基感和孤独感的驱使下,桑提亚哥选择了挣扎。为了摆脱其他渔民的蔑视,老人要证明他还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渔夫。于是,他决定去从来没有人去过的深海捕鱼。他和人们告别,开始了3天的冒险。这位老人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并逐一克服。最终他发现了一条大马林鱼并竭尽全力想去抓住它。经过几番搏斗,他终于杀死了大马林鱼,但在回家的路上,大马林鱼的尸体却引起了鲨鱼的攻击。虽然老人和鲨鱼进行了连续5次的搏斗,但最后他只能带着马林鱼的骨干返航。在他的奋斗过程中,他需要伙伴、需要帮助,他的孤独感和无基感极大强调了社会的必要性。桑提亚哥绝望的挣扎是他的孤立和无根的结果。
  在无基感和孤独感的驱使下,桑提亚哥内心充满了回想。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的孤独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年龄。所以,他总是怀念那些美好的日子和年轻人们的雄心勃勃。当他睡着时梦到了非洲,梦到了长长的、金色的和白色的沙滩。他每晚住在海岸沿线,在梦中他听到了海浪的轰鸣声,看到了船来船往,闻到了早上的风带来的非洲的气味。当他准备捕杀大马林鱼的时候,他清醒地认识到了他的孤立和无助,他也怕他随时失去他的勇气。于是,他在脑子中回想他如何击败狄玛基欧这个他心中的英雄,以使得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气。
  在无基感和孤独感的驱使下,桑提亚哥内心同样充满了期待。他老了,并且运气不佳。许多人把他看作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马诺林跟他的父亲不同,他认为“友谊第一”;他是老人的热情忠实的徒弟;他关心桑提亚哥并乐于帮助他。因此,在海上,桑提亚哥非常想念马诺林。他一次又一次地大声说:“真希望那个孩子在我身边啊”。这揭示了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实状态:他是孤独、无根的,他需要帮助。
  四 桑提亚哥和哈克无基感、孤独感的比较
  1 相同点
  从这两部小说我们可以知道,哈克和桑提亚哥都没有家庭。他们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被孤立。哈克是一个流浪儿,没有母亲,没有家,他是道格拉斯寡妇家的寄生虫。而桑提亚哥是一个鳏夫,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共同点是他们的无基感和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其次,他们都缺乏归属感。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飘荡,老人在海上漂流。这有力地凸显了哈克的和桑提亚哥的孤独感和无基感。另外,社会和社会发展使他们在人群中被孤立,他们都为了克服这种被孤立而努力挣扎。哈克面临的社会中,似乎没有他的位置,他认为世界是虚假的、社会生活是机械的。所以,在他选择沿密西西比河飘荡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无基和孤独。而他与吉姆成为好朋友则减轻了他的这种感觉。在桑提亚哥所面临的社会中,人们几乎都欣赏“物质第一”,但老人自己崇拜精神力量。他的想法使得他被粗俗的渔民所孤立。于是,他去深海捕鱼,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2 不同之处
  首先,哈克和桑提亚哥之间无基和孤独的程度不同。哈克是一个纯粹的逃避者。他一直都在逃避,每当他感到不适应周围环境时他就逃避,而这促成了他的孤独;桑提亚哥老了,“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深的伤疤。”“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同时,他缺乏沟通的技能,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他在孤寂的大海上跟鱼说话,跟鸟对白。他生活在一个非常封闭的世界里,他的世界只有茫茫的大海和海中的鱼类以及他的渔具和小船。小船、大海、渔具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所有这些使他的孤独程度明显高于哈克。
  其次,哈克和桑提亚哥在精神层面减轻无基感和孤独感的方法不同。哈克总是梦想逃离到他的自由和理想的王国中。密西西比河畔是哈克的出生地,他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长大,是“自然之子”。在哈克天真的眼睛中,密西西比河就是他的天堂,那里能提供食物、安全和自由,是他自由自在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享受自己天性的地方。相对于外部世界而言,干净和宁静的密西西比河是他理想的避难所。桑提亚哥为了克服孤独,选择了自我放逐与冥想,选择了继续与大海和鱼作斗争,但在自己即将力尽之时他又依靠回想自己的过去来支撑自己。
  再次,就是哈克和桑提亚哥对于无基感和孤独感的态度有着根本区别。哈克享受这种感觉,乐于被世俗社会所孤立,乐于过自己快快乐乐无拘无束的生活。桑提亚哥总想办法摆脱这种孤独感。因此哈克叶千方百计地从人群逃跑,而老渔夫更是不厌其烦地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并返回人群。哈克是如此特殊:他孤独,但他却从不感到无助和沮丧。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但会非常高兴地沿密西西比河漫步,而不被某些特定的社会框架约束。而桑提亚哥则不同,他感觉无基和孤独,他觉得需要人的陪伴,至少他需要他的徒弟马诺林。他急于回到社会当中去,急于赢得社会和别人的尊重。
  五 结语
  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这两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桑提亚哥和哈克都代表普通人,是美国普遍的英雄。美国公民几乎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不同的历史根源。在新的大陆,他们建造的美国文明,同时他们也缺乏在大熔炉的归属感,就像在河上漂浮的树叶。两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虽然人都是孤独的,无一例外,关键是要与孤独和无基奋斗而不被其征服,并从中寻找出一条让自己得以解脱出来的路。
  
   参考文献:
   [1] 陈章云:《孤舟在命运的苍海——读海明威〈老人与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2]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胡荫桐:《美国文学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4] 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三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作者简介:
   王浩勇,男,1970—,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亚民,男,1972—,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徐志摩是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他感情四外冲溢,在激情驱使下,就“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这些花雨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多用口语,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本文从诗歌的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解读《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浓烈深厚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 叙事 对比 想象 形式 用韵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次读到徐志
期刊
摘要刘延陵作为五四时期著名的白话诗人,不仅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的编辑工作,还在新诗创作、诗歌评论、外国诗歌译介等方面有积极的贡献。本文对刘延陵在新诗坛的活动轨迹进行了梳理,着重探讨了他的新诗创作,再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先驱者形象。  关键词:五四诗人 刘延陵 白话新诗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先驱,他是中国第一代白话诗人、
期刊
摘要王家新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在价值被抽空、人文品格缺失的90年代及当下诗歌现实,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其精神形态具体呈现为“漂泊者”对严酷命运的承受和对生命荒诞存在的抵抗。面对语言的召唤,一个孤独的游历者陷入了一种无限循环的“漂泊”与“返乡”之间永远的紧张与相反相成的纠缠之中。自此,灵魂便永不退场。  关键词:王家新诗歌 漂泊 承受 返乡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金锁记》展示了生存和人性的悲剧,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还揭示了这样一个答案:传统民间是如何华丽地完成了自己的都市转身。  关键词:《金锁记》 民间传统 都市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金锁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傅雷认为《金锁记》具备了悲剧所应体现的全部审美特征,是一部有着尖锐的人性压抑与人性冲突的作品,而主人公曹七巧是人性恶的典型。《金锁记》不仅是一部家
期刊
摘要《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功之作,也被评论界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小说主要刻画了两类性格反差极大的女性:一类是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一类是以安娜和其好友莫莉为代表的“自由女性”,这两类女性虽然都有对生活的追求,但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之下,因而经历了不同的坎坷。本文将分析这两类性格异的女性,并指出这两类女性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金色笔记》 女性
期刊
摘要戏剧大师曹禺采用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广泛借鉴外国戏剧艺术的技巧、方法并吸取其艺术精神。其中,《雷雨》等带有命运色彩的悲剧杰作受到西方命运悲剧尤其是希腊悲剧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曹禺创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是曹禺自己独特的创造。他在现实主义美学、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处理上都有突破与创新。而他最根本的创新之处是把外来的艺术养料进行了民族化的创造。  关键词:曹禺 命运观念 民
期刊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塑造了拥有明确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安娜,她在摆脱了家庭束缚获取自身独立平等的存在之后,却陷入了更多的困境之中。莱辛借此对女性解放进行了探索,认为女性最终的解放不仅仅是走出家庭获取独立平等,而是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解放密切联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以巨大的力量和勇气摔门
期刊
摘要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善于在运用传统叙事技巧时植入现代技巧,同时改造复活中国文学的传统手法,不仅使现代技巧借助传统形式获得读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使传统叙事技巧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对接,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传统技巧 现代技巧 植入 复活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从小熟谙古典章回小说,同时对以毛姆、威尔斯等为代表的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文本分析,对作品叙事中的文本空白和不定点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显示出“冰山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叙事手法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构筑作品意义的典型特色,同时揭示出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客体世界确定性与主体世界模糊性之间叙述张力的多角度呈现。  关键词:“冰山理论” 叙事手法 不定点 文本空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是美国南方文学复兴的最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某贵族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悲苦的生活。本文旨在结合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立足于人本主义的自我理论去体会《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把艾米丽当成一个普通的女人去分析玫瑰的意义。  关键词:玫瑰 尊严 爱情 渴望 普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