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的幽默诗词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功先生在他66岁那年曾自撰“墓志铭”,概括自己的一生。全文共72字,每句3字,合辙押韵,风趣幽默,在朴实无华中引人深思: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写此铭的三年前,启功先生的妻子章宝琛病逝。其时,年过花甲的启功先生也多病缠身,不时住院治疗。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用病历纸写下了《沁园春·致病魔》: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覆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要求:“病魔阁下,可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
  多蒙好友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组织胺。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平安”。
  住院期间,因骨质增生,须做颈椎牵引术。在理疗室里,启功又写下了一首《西江月》:
  七節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
  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启功先生声誉日隆,拥有十几个社会兼职和一大堆闪光的头衔。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找不着北,老先生对此却有清醒的认识。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读书人,并不高人一筹,因此他拒绝“大师”“巨匠”“泰斗”等称谓。据说当时央视《东方之子》栏目组多次要求采访,他都婉拒了,称自己“顶多算是‘东方之孙’,不够条件”。为此,他还写下一首自嘲的《沁园春》: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烦烦琐琐,絮絮叨叨。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收拾起,一孤堆拉杂,敬待摧烧。
  1989年,启功先生心脏病再次突发入院抢救,病势十分凶险。数天后醒来,见到病床周围的亲友同事和学生,问自己怎么了,医护人员介绍了抢救经过,他才注意到自己身上的各种管线。闭目休息片刻后,老先生慢慢口占长句曰:
  填写诊单报病危,
  小车直向病房推,
  鼻腔氧气徐徐送,
  脉管糖浆滴滴垂。
  心测功能粘小饼,
  胃增消化灌稀糜,
  遥闻低语还阳了,
  游戏人间又一回。
  启功先生对生死一向看得很淡,因曾多次到了“鬼门关”却去而复返,遂自谓与鬼有缘。有一年去四川,他特地去丰都鬼城参观游览,还写了一首五言诗:
  昔有见鬼者,
  自言不畏葸。
  向他摆事实,
  给他讲道理。
  你是明日我,
  我是昨日你。
  鬼心大悦服,
  彼此皆欢喜。
其他文献
竿的画法  画竹应从写竿练起。所谓写竿,就如同写字一样,中锋用笔,写每一节竿都要有起、行、顿、提的用笔动作。元代赵孟頫提出“须知书画本来同”的观点,我们画的竹竿如果横着看,即有隶书“蚕头雁尾”的用笔特点,且中锋用笔,能写出竹竿的遒劲与圆健。  在写竹竿时,既要每节竿气势连贯,又要在各节竿之间留有空隙,以备画节。每一根竹子靠根部都有几节竿较短,中间的竿较长,近梢部又会逐渐变短、变细。需要画弯的竹竿时
期刊
1924年,一代影星王丹凤出生在上海。起先,她叫“王玉凤”。因为爸妈是戏迷,受他们影响,小玉凤也喜欢上了戏剧和电影。那时她还爱追星,床边贴满了当时的大明星胡蝶、周璇的照片。  16岁那年,她跟着做演员的邻居去摄影棚看拍戏,导演觉得她很上镜,便让她客串了一个小丫鬟。这次合作后,导演问她是否愿意演电影。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但小玉凤还是坚持和公司签了3年合约,并把自己的名字从“玉凤”改成了“丹凤”。她不希
期刊
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码头,停泊着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2013年10月29日,它在游弋大洋40多年后退役,而它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仍在“服役”之中。  身体状况只允许他每天工作半天,黄旭华觉得时间不够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8时30分,他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整理过去数十年积累的资料。这位“志探龙宫”一辈子的“痴翁”,要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留给后代。  93岁的黄旭
期刊
耗时4年半、倾其全力完成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乐,是王立平一生中“最难产的作品”。从小立志要做音乐家、13岁就被收入中央音乐学院的他,调动自己所有的天赋、才华和情感,独创了一套迄今为止传唱度最高的“《红楼梦》音乐方言”,浇筑了一道后人难以跨越的高墙。  从事音乐教育的父亲,在王立平心里种下了音乐梦。这个“很小就立志要做音乐家”的孩子天赋惊人—1954年11月,年仅13
期刊
宋朝官吏所戴的帽子有别于其他朝代,其特殊之處在于:官帽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根长翅。这种官帽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  据说,赵匡胤有一次上早朝,在听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有不少官员在下面窃窃私语。赵匡胤心中不悦,但没露声色。  退朝后,他传旨下去,让人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的翅各伸出一尺多长。这种帽子除了在朝堂等正式的公务场合必须戴,一般场合不戴,因为戴上它
期刊
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著名的《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千百年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读过这首诗,从未有人提出过疑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却发现这首诗中有不切实际的描写。于是,华老撰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塞下曲》写的是北方,北方大雪纷飞的时节,作为候鸟的大雁早已飞回南方了,而且月黑天高之夜,又怎么能见到大雁
期刊
这个暑假,我像很多“怪兽家长”一样,把刚满1 0岁的孩子塞进各种补习班。  一个多月下来,收获颇丰:她临摹凡·高画的秋天景象,深深浅浅的黄挺好看;她弹古筝曲《战台风》,颇有人定胜天的磅礴感;数学课上,她利用共角定律把那些横七竖八的三角形的面积算得清清楚楚;她开始听英文版的《哈利·波特》;她学会了蛙泳……  但很快,我的小得意被九寨沟地震震碎了——我读到了机器人用25秒写出的九寨沟地震消息。25秒!
期刊
1931年4月的某个春夜,清华大学的大礼堂里正上演话剧《玩偶之家》。在这场演出中,大二学生曹禺饰演女主角娜拉。台下坐着一位神情专注的女学生郑秀,她被这个故事和这位“女主角”深深打动。然而到了后台,她惊呆了:这个“娜拉”是由一个男生扮演的!“娜拉”也惊呆了:怎么会有这样清丽的女子?  郑秀出生于南京,父亲郑烈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的大法官。1932年,她考入了清华大学法律系,成为清华园里备受瞩目的人
期刊
是人都怕老。老外会直接拒绝透露年龄,尤其是女人,年龄是绝对隐私。你不用问,她们的年龄都在18至88岁之间。这很好玩。国人比较隐晦,在公开场合往往会说“哎呀我老了我老了”,私底下则一定认为“我不老我不老”。谁要是公然说自己年轻,简直就是不要脸;可谁要是私底下发现自己真的显老,那就死的心都有了。这么复杂纠结的文化,细细捉摸它的逻辑,也很好玩。  老外把年龄列为个人隐私,形成的社会效果,反而是大家都不在
期刊
我的戏缘  說起来,黄家应该算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往上数,我爷爷、太爷爷都是翰林,家族里还有几位先人也比较有名,在我的老家浙江,有瑞安“三黄”或“五黄”先生之说。祖上哪里能想到,我会“坏了门风”、成了“戏子”呢?不仅如此,我还带着弟弟妹妹们一串儿,把我们家变成演艺人家了。  我父亲黄曾铭清末时留日,学的是电机,回来赶上做了清末最后一科的洋翰林,后来在北京电话局任工程师,兼工大教授。我们家的气氛非常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