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文教习可称是一把难以开启的“问题锁”,要想熟练开启这把锁,需要有一把对应的“金钥匙”和高超的开锁技巧才行。笔者认为长文短教就是开启长文教习这把问题锁的金钥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同篇课文为例,就这把金钥匙的开锁技巧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步:伸——长文切入技巧
1、提示切入法
拿到一篇长文后,首先应从课文提示(包括单元导语、略读课文自读提示及精读课文后思考题等)切入教学。如,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导语指引本单元教学应从“了解民风民俗,体会民俗写法,开展调查活动”这三个方面开展。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思考题有:“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课后思考题及单元提示,可以明确本文教学的切入方向。
2、题眼切入法
有些长文的课题概括了全文内容或体现了中心,抓住题眼可以 “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可以抓住“春节”题眼引导质疑:春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要写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与我们这儿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作者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北京的春节?作者对北京的春节怀有怎样的情感?从题眼切入,可以准确把握住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二步:卷——整体感知技巧
1、疏通文脉法
明确了长文教学的切入方向之后,接下来就应该疏通文脉了。《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如此体现着疏通文脉的层次意识:首先,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导引下读通读顺课文,想一想老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其次,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导引下快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那些部分写得详细,那些部分写得简略?再次,在细读文本的导引下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在回望文本的导引下自由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2、借助插图法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精品,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富有人文性与趣味性。借助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长文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并与文字阅读内容互相转译,增加感官的分析程度,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北京的春节》一课配设了反映老北京人上街购置年货及小孩子过年时玩灯笼的两幅插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准确阅读插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与课文中的文字相联系,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文字所反映的民风民俗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插图的细节信息并联系现实生活,与文字所反映的民俗细节相比较,进一步补充、阐述课文中文字尚未详尽的内容。
第三步:启——品读感悟技巧
1、直奔中心法
直奔中心法就是直接捕捉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进行读、议、分析。在课堂上以课文中心为切入点,将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脉络清晰,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如《北京的春节》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抓住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等句子捕捉到课文中心是表现春节热闹快乐的,然后紧扣中心,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发现文中具体反映春节热闹快乐的词句,通过有感情朗读把文字中的热闹快乐读出来,继而联系实际想象说话,讲一讲自己脑海中的春节是怎样的场面。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2、概括标题法
概括标题法,即用小标题的形式把长文各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可以把文中每一时间段的习俗介绍当作一篇小短文,给每一段时间的习俗介绍加一个小题目的方法。学生概括的标题有:“腊八粥蒜色味美、年前筹货年味浓、腊月廿三‘彩排’喜、、除夕热闹庆团圆”等。概括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抓主舍次法
一篇长文,总有其主次内容。采取“抓主舍次”法,即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重点词句段,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向。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长文在介绍老北京春节习俗的时候主要描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其余时间的情景则作以简要介绍甚至一句带过。教师可抛出问题引思:“老舍先生详写的是哪几天的情景?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时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再和大家交流”引导学生把思悟聚焦在领略这四天习俗的热闹欢乐上,达到了深入理解,省时高效之目的。
4、表格梳理法
即让学生以长文的内容为依据,在教师设计的表格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群体的共同讨论、研究中,互相启发、补充、修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表格梳理法较好地体现了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有利于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第四步:合——回顾仿写技巧
1、整体回顾法
品读了长文之后,须快速浏览整体回顾全文内容。可以对全文进行类比分析、对比分析。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后,联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进行比较,看看两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通过比较,促成学生知识的转移巩固;同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以读促写法
亦可采用以读促写法,指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运用语言,让学生读读写写,动脑、动口、动手,强化人文性的同时也强化工具性的训练,避免出现 “得意忘言,得意忘形”的教学弊病。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有详有略,主次分明,抓住富有地方特色写出民俗特点的写法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
长文短教的开锁技巧还有很多,各种技法是互相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如能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法,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学会突破,定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搭建起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
第一步:伸——长文切入技巧
1、提示切入法
拿到一篇长文后,首先应从课文提示(包括单元导语、略读课文自读提示及精读课文后思考题等)切入教学。如,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导语指引本单元教学应从“了解民风民俗,体会民俗写法,开展调查活动”这三个方面开展。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思考题有:“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课后思考题及单元提示,可以明确本文教学的切入方向。
2、题眼切入法
有些长文的课题概括了全文内容或体现了中心,抓住题眼可以 “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可以抓住“春节”题眼引导质疑:春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要写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与我们这儿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作者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北京的春节?作者对北京的春节怀有怎样的情感?从题眼切入,可以准确把握住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二步:卷——整体感知技巧
1、疏通文脉法
明确了长文教学的切入方向之后,接下来就应该疏通文脉了。《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如此体现着疏通文脉的层次意识:首先,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导引下读通读顺课文,想一想老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其次,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导引下快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那些部分写得详细,那些部分写得简略?再次,在细读文本的导引下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在回望文本的导引下自由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2、借助插图法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精品,与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富有人文性与趣味性。借助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长文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并与文字阅读内容互相转译,增加感官的分析程度,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北京的春节》一课配设了反映老北京人上街购置年货及小孩子过年时玩灯笼的两幅插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准确阅读插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并与课文中的文字相联系,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文字所反映的民风民俗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插图的细节信息并联系现实生活,与文字所反映的民俗细节相比较,进一步补充、阐述课文中文字尚未详尽的内容。
第三步:启——品读感悟技巧
1、直奔中心法
直奔中心法就是直接捕捉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进行读、议、分析。在课堂上以课文中心为切入点,将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脉络清晰,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如《北京的春节》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抓住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等句子捕捉到课文中心是表现春节热闹快乐的,然后紧扣中心,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发现文中具体反映春节热闹快乐的词句,通过有感情朗读把文字中的热闹快乐读出来,继而联系实际想象说话,讲一讲自己脑海中的春节是怎样的场面。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2、概括标题法
概括标题法,即用小标题的形式把长文各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可以把文中每一时间段的习俗介绍当作一篇小短文,给每一段时间的习俗介绍加一个小题目的方法。学生概括的标题有:“腊八粥蒜色味美、年前筹货年味浓、腊月廿三‘彩排’喜、、除夕热闹庆团圆”等。概括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抓主舍次法
一篇长文,总有其主次内容。采取“抓主舍次”法,即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重点词句段,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向。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长文在介绍老北京春节习俗的时候主要描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其余时间的情景则作以简要介绍甚至一句带过。教师可抛出问题引思:“老舍先生详写的是哪几天的情景?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时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再和大家交流”引导学生把思悟聚焦在领略这四天习俗的热闹欢乐上,达到了深入理解,省时高效之目的。
4、表格梳理法
即让学生以长文的内容为依据,在教师设计的表格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群体的共同讨论、研究中,互相启发、补充、修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表格梳理法较好地体现了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有利于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第四步:合——回顾仿写技巧
1、整体回顾法
品读了长文之后,须快速浏览整体回顾全文内容。可以对全文进行类比分析、对比分析。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后,联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进行比较,看看两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通过比较,促成学生知识的转移巩固;同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以读促写法
亦可采用以读促写法,指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运用语言,让学生读读写写,动脑、动口、动手,强化人文性的同时也强化工具性的训练,避免出现 “得意忘言,得意忘形”的教学弊病。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有详有略,主次分明,抓住富有地方特色写出民俗特点的写法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
长文短教的开锁技巧还有很多,各种技法是互相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如能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法,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学会突破,定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搭建起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