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他们的心理,引领孩子心灵的成长,为塑造其良好行为寻找科学、有效方法。
一、从“心理与环境”角度思考行为、发现问题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行为
教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大部分的“不良行为”都是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做出来的,他们的思维中没有“对错”的标准。如果简单地用“对错”去进行判断、评价及教育,就无法找到行为出现的“心理导因”,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也就无法改变他们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导因,才能准确地发现“不良行为”产生的“症结”,为进一步教育找到“抓手”。
(二)从成长环境看“行为”
我们经常说:想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思想、先要改变家长的理念。人的思维模式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孩子的行为模式与思考方式是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应该从以上三种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上来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从这三种环境上进行改善。
二、顺“心”而导,引导自我反思
教师应该运用教育智慧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不良行为”,并对此进行反思。
第一,运用“规则意识”,引发反思: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规则意识”的孩子,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比较容易。他们的错误行为往往因为性格原因引发,“规则”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联系程度较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寻找恰当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第二,没有建立“规则意识”的孩子,根据不同孩子的心理,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投入“情感”,激发反思:现代家庭中,情感缺失的孩子越来越多,想要激发这类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在其情感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下很难实现。相反,如果能投入感情,安抚内心,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
二是利用“兴趣与关注”,“植入”反思:有些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存在严重“缺失”,没有“规则”意识,缺少自我约束能力。面对这类孩子,将他们的“兴趣与关注”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引导他们反思“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就能够植入“规则”意识。
三是呈现“优势”,鼓励反思:有些孩子在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某一类行为上表现良好,而在另外一类行为上表现得却不能令人满意。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首先肯定他一方面的优点,然后鼓励他将优点带入其它方面,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收效。
三、 建立自信,体验行为的积极作用
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反思后,已经对这种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正确行为带给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一是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变化,建立自信:“良好”的行为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平静、愉悦的感受,当教师或家长发现孩子原来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时,要抓住机会,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变化,并及时总结,正确“归因”,及时将外显的行为模式转变为内心认识。
二是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变化,体验成功:良好的行为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舒服、愉悦的感受,赢得人们的欣赏、认可与赞扬。要引导孩子关注周围人群在态度上的转变,让他在内心中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为自己与他人交往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主动坚持“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不断强化,树立正确理解,选择科学方法
当孩子认识到正确行为能为他的发展带来帮助后,需要正确的策略和适合的方法帮助他们不断强化正确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反复,尽量顺利地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宽恕但不宽容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可能说没就没,需要经历一个渐进反复的过程。教师与家长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反复”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又绝不能“姑息,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身出现的“反复”,让孩子正确认识“转变行为习惯”的过程与规律,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压力。
二是给予“合适”的鼓励,坚持正确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运用方法不同,产生效果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运用恰当的方法、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孩子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能推动、促进孩子的顺利成长。
三是提前“预警”,规避“不良行为”的产生: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加深,教师和家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不良行为”出现的规律,洞察到即将发生的“不良行为”,对导致“不良行为”产生的状况进行“预判”,及时提示、教育及化解,以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
四是抓住“敏感点”,唤起“动机意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极其“珍视”的事物和感觉,也就是内心深处的“敏感点”。比如,有的孩子十分孝顺,有的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有的孩子非常珍惜友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敏感点”唤起或增加孩子坚持“良好行为”的动机,帮助孩子持之以恒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是转变监督的主体,建立自我行为激励机制: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与监督始终是一种外力,一旦“外力”减弱或消失,不良行为又会“卷土重来”。转变监督主体,让孩子自主监督自己的行为、建立自我激励机制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与家长精力与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自我监督与激励的过程中能够不间断地从内心深处强化“正确行为”的意识,主动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产生及“良好行为”的出现。
六是进行阶段评价,持续推动内心发展: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无法预测的变化。教师应该认真地对孩子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持续关注并发现孩子身上持续出现新问题、新变化,持续推动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对心灵的塑造来影响孩子们当下乃至一生的行为。教师不但要培养孩子成为“可用之才”,更应该运用教育智慧,将“真、善、美”注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中,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得体的行为去拥抱“幸福的人生”!。
一、从“心理与环境”角度思考行为、发现问题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行为
教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大部分的“不良行为”都是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做出来的,他们的思维中没有“对错”的标准。如果简单地用“对错”去进行判断、评价及教育,就无法找到行为出现的“心理导因”,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也就无法改变他们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导因,才能准确地发现“不良行为”产生的“症结”,为进一步教育找到“抓手”。
(二)从成长环境看“行为”
我们经常说:想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思想、先要改变家长的理念。人的思维模式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孩子的行为模式与思考方式是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应该从以上三种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上来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从这三种环境上进行改善。
二、顺“心”而导,引导自我反思
教师应该运用教育智慧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不良行为”,并对此进行反思。
第一,运用“规则意识”,引发反思: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规则意识”的孩子,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比较容易。他们的错误行为往往因为性格原因引发,“规则”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联系程度较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寻找恰当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第二,没有建立“规则意识”的孩子,根据不同孩子的心理,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投入“情感”,激发反思:现代家庭中,情感缺失的孩子越来越多,想要激发这类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在其情感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下很难实现。相反,如果能投入感情,安抚内心,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
二是利用“兴趣与关注”,“植入”反思:有些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存在严重“缺失”,没有“规则”意识,缺少自我约束能力。面对这类孩子,将他们的“兴趣与关注”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引导他们反思“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就能够植入“规则”意识。
三是呈现“优势”,鼓励反思:有些孩子在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某一类行为上表现良好,而在另外一类行为上表现得却不能令人满意。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首先肯定他一方面的优点,然后鼓励他将优点带入其它方面,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收效。
三、 建立自信,体验行为的积极作用
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反思后,已经对这种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正确行为带给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一是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变化,建立自信:“良好”的行为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平静、愉悦的感受,当教师或家长发现孩子原来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时,要抓住机会,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变化,并及时总结,正确“归因”,及时将外显的行为模式转变为内心认识。
二是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变化,体验成功:良好的行为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舒服、愉悦的感受,赢得人们的欣赏、认可与赞扬。要引导孩子关注周围人群在态度上的转变,让他在内心中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为自己与他人交往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主动坚持“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不断强化,树立正确理解,选择科学方法
当孩子认识到正确行为能为他的发展带来帮助后,需要正确的策略和适合的方法帮助他们不断强化正确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反复,尽量顺利地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宽恕但不宽容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可能说没就没,需要经历一个渐进反复的过程。教师与家长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反复”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又绝不能“姑息,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身出现的“反复”,让孩子正确认识“转变行为习惯”的过程与规律,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压力。
二是给予“合适”的鼓励,坚持正确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运用方法不同,产生效果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运用恰当的方法、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孩子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能推动、促进孩子的顺利成长。
三是提前“预警”,规避“不良行为”的产生: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加深,教师和家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不良行为”出现的规律,洞察到即将发生的“不良行为”,对导致“不良行为”产生的状况进行“预判”,及时提示、教育及化解,以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
四是抓住“敏感点”,唤起“动机意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极其“珍视”的事物和感觉,也就是内心深处的“敏感点”。比如,有的孩子十分孝顺,有的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有的孩子非常珍惜友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敏感点”唤起或增加孩子坚持“良好行为”的动机,帮助孩子持之以恒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是转变监督的主体,建立自我行为激励机制: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与监督始终是一种外力,一旦“外力”减弱或消失,不良行为又会“卷土重来”。转变监督主体,让孩子自主监督自己的行为、建立自我激励机制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与家长精力与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自我监督与激励的过程中能够不间断地从内心深处强化“正确行为”的意识,主动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产生及“良好行为”的出现。
六是进行阶段评价,持续推动内心发展: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无法预测的变化。教师应该认真地对孩子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持续关注并发现孩子身上持续出现新问题、新变化,持续推动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对心灵的塑造来影响孩子们当下乃至一生的行为。教师不但要培养孩子成为“可用之才”,更应该运用教育智慧,将“真、善、美”注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中,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得体的行为去拥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