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桃人眼光看香港教育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12日至16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一行20人含中小学多学科教师及医务室校医等,在校长徐元生的带领下,赴香港进行教育考察,为学校“质量提高、形象提升、发展提速”寻求借鉴。他们参观了乐善堂梁銶琚学校、可立中学、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小学)、大浦旧墟公立学校等4所学校,观摩了10节课,走访了香港教育局和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两个部门,对香港教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此,我们特约该校赴港考察的部分教师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借天桃教育人的眼光,带读者去领略香港的教育。
  香港的效率、整洁、社会文明程度,是所有到过香港的内地同胞都不能回避的事实。有着50多年深厚文化积淀、九年一贯制的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赴港考察后,一样的感慨良多……
  印象篇·育人环境与环境育人
  周毅:在香港的学校参观,印象最深、感慨最多的是学校的人文意识、环保氛围和精致管理。香港的学校为师生营造了优越的工作、学习和活动环境。校园里根本见不到垃圾,连电风扇叶片上都没有灰尘,学校的绿化盆景也比较多。教室里使用“白板”(多数学校已不用黑板),为的是减少粉笔粉尘污染。教室里东西很多:有学生的专用小柜,每人一个,供存放学习用品;墙上则张贴、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宣传资料,让教室个性十足;就连洗手池也设在教室内,池上方配有洗手液。教室外走廊上、楼梯口、教室门上也是精彩纷呈,各种板报、英语单词、中文三字经、普通话绕口令、书法展示等,都是老师们亲手布置、张贴的。这里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既活泼可爱,又温文尔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没人追赶打闹。学生的言行紧张而不失活泼,拥挤而不致无序。与紧迫得如急抽的陀螺似的内地学校相比,香港的校园更显舒适恬静,学子也似乎更自由放松。这样的管理,这样的育人环境,真叫人羡慕!
  宁海:香港的学校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好习惯。在校园里,你看不到学生追逐打闹,因为学校严禁学生在校园里奔跑、高声喧哗。课间休息时,会有佩戴着“风纪”标志的值勤学生站在楼道里监督。学生要从这栋楼到另一栋楼去上别的课时,不是三五成群地自由行动,而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由高年级的“风纪”值勤同学带领,非常有序地走进要去的教室。上下楼梯、走过道,学生们也不会像我们的学生那样占满整个过道来来去去,而是一个跟着一个地靠左行走。在香港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这里的阶梯地面左右两边还分别用了浅蓝色和粉红色的瓷砖来铺砌。
  赵晔:初次来到香港,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和谐、文明、干净、有序。我对香港的建筑、环境、人文都很好奇,全身心地去吸纳,感到赏心悦目。最惊讶于香港社会文明程度之高:街道再窄,但依然车速快、路整洁;人再急,但依然有序前行、排队乘车;施工楼再高大,但依然绿色防尘一丝不苟;购物再挑拣,但依然笑脸相待……校园干净得令我惊讶,我们问一个孩子:“如果有同学乱扔废弃物,破坏卫生,学校怎么处分他?”孩子却惊讶地反问:“有这样的同学吗?”看着干净整洁的校园,看着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我想: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是学校长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育的成果,这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好的育人环境自然不会凭空产生。经过深入的了解,天桃的教育人发现,香港教师的素质之高,足以令我们内地的教师自叹弗如。更令他们感佩的,则是香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操守!
  素质篇·教师素质、教育操守与教育管理
  黄世忠:香港的教育有着与其国际化大都市相应的国际视野。例如,全港所有的大学教授都面向全球招聘,每所中小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用“两文三语”(中文、英文、粤语、英语、普通话)进行教学;每所学校都重视对外交流,都有一定比例的海外交换生。国际化的教育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既要敬业乐业、平和知足,具有较高的个人操守和奉献精神,还要自觉回避利益冲突。如香港每年会考(相当于内地的中考)、高考试卷不是像内地一样把教师集中起来封闭改卷,而是让教师带回家去改,除非有自己的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会考和高考,否则阅卷教师是不需要回避的。这么多年来,除了偶尔发生过阅卷教师因挤公共汽车和地铁导致试卷丢失的“事故”外,没有出现过一例徇私舞弊的现象——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
  在香港,社会力量办学所占的比例最大,公立学校只占很小的比例。社会力量办学可分为资助学校、直资学校(民办公助)、社团办学、法人机构办学等。即便是社会力量办学,主要办学经费仍然是政府拨款。政府管出钱,办学团体负责教学质量。严格的资助条例、个人的法制意识及诚信原则等因素,得以确保教育工作者依法办学。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合作与伙伴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是软管理,因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很大,并由此带来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校本管理的多元化、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等。
  周毅:香港的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这种学历背后的含金量是,香港的大学入读率仅为18%,大学与国际接轨,全英文教学;香港教师中,许多人毕业于本港的名校,还有不少来自世界名牌大学如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尽管如此,老师们还要挤出时间来开展教研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历进修,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因而,香港的教师一般都会双语(英语、粤语),这比国内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就已经高出了一个层次。香港教师大多在工作的最初几年自觉参加夜校学习获取教育硕士学位,有的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所以获双学位教育的硕士不少,因而香港教师的专业水平非常高。但香港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虽然下午3:30学生就放学了,但教师往往要忙到晚上6、7点才能离开学校。香港的小学教师每周30多节课、每节课35分钟,中学教师每周29节课、每节课40分钟,算一算每天得上5—7节课!而且每个教师都要任教多个学科,同时兼有班主任、午餐值日、当值放学等职责。每天放学后,老师们还时常把一些“学习稍逊者”带到学生辅导室进行额外补习。但香港教师不能兼“有偿家教”(补习学校和考试培训类学校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分类清楚)。好在香港实行的是小班化教学,多数学校是双班主任制。两位班主任从早到晚和班上的学生在一起,早晨陪着开早会,中午陪着吃午饭,课间陪着释疑,直到学生回家。   钟卫红:香港教师的收入跟公务员一样,当我们听到那个高昂的数字时,好像找到了难怪老师这么敬业的理由。但是,我们走进办公室和老师深入攀谈时,才真正了解:香港教师以生为本,以全人教育为目的,追求卓越服务,工作自觉主动,尽职尽责,学校从来不设任何加班与节日津贴;而香港消费很高,相对这个指标,香港教师的生活质量并不算高,但这并没有影响香港教师的敬业态度。香港虽然没有像内地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及制度,但是却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平和的心态。这样自觉自律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成长之路,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何益华:香港教育的多元化从许多方面体现出来,连课程设置也体现出多元化。教育局只规定了教学大纲,教材多种多样,其中必修课有中文、数学、英语、通识,其他则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教学语言也体现出多元化,有的学校用广东话(粤语)上课,有的学校全用英语上课,也有的学校尝试用普通话教学。
  莫烘霞:我在参观的学校中看不到一所学校有教师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每一个香港教师都在自觉、有序地开展着自己的工作。从微笑地迎接我们,到有序地带领学生活动,再到下班后自觉地留下来完成工作,香港教师的敬业、平和、谦逊,让我很有感触。可立中学李罗美娟副校长这样评价他们的教师:“我们没有评选优秀教师这样的做法,教师的任务都比较重,但大家都在自觉地做事,我们的老师们都很优秀。”这位副校长的评价令我醍醐灌顶:当我们还在用制度、考评、检查等一系列繁琐而低效的东西实施着对教师的管理时,香港的教师团体已经完成了“他律到自律”的提升,自我管理比制度管理要强得多!
  宁海:香港政府注重教育,但上级教育部门绝不向学校下达任何硬性的规定,所发的文件也只是一些建议书之类的条文。教育系统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比较高,但不在学校里树立榜样和典型。中小学生入学一般没有笔试,只有面试。教育部门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奥数”“奥英”之类的比赛。在这样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里,人人都少了一份功利心,多了一些责任心,都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学习、工作。
  少一份功利心,多一些责任心。国际化的视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直接影响着香港的办学理念。天桃教育人发现,香港教育所提倡的,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和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以及兴趣的培养。
  深度探究篇(一)·全人教育与兴趣培养
  周毅:香港的教师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他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自由编写教材,因此,教师大量利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时,在内容上围绕某一主题,在形式上既独立思考研究,又相互交流研讨,动手习作时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特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个性得到了张扬。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要求有别;评价学生的标准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对学生的表现不作整齐划一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大胆创新。
  彭琴:香港的通识课在很多方面类似于我们的思想品德、政治、历史、科学等,是一门较为综合的课程。老师们说,学生很怕这一科,不仅要背一些东西,而且考查综合能力。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一是通材教育,二是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的一门学科,其概念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理念。香港开设通识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深对社会、国家、世界和环境的触觉,培养正面价值观;二是扩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看事物的角度;三是联系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识教育让学生探讨的课题,涉及不同处境下的人类境况,藉此帮助学生理解现今世界的状况及其多元化特质。通识课的独特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考技能。在可立中学,我们听了中四班(相当于我们的高一)王嘉雯老师的一节全英文教学的通识课。课堂上,王老师以一个人物透视社会现象:视频里出现的主人公阿源20多岁,对自己评价很低,不愿意与人交流,整天在家睡觉、吃闲饭,后来经过大家的帮助去做了义工,帮助一些小孩子学习,并在与义工和小孩子们的接触中性格大变,变得开朗了,愿意与人沟通了,还为家里带来了收入。老师将此故事分几段放给学生看,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座位上抢答试卷上的问题。王老师的语速非常快,学生们的思维也很活跃,一节课下来,全班一起解决了满满两张试卷的问题;而对于课本,老师几乎是不讲的,我没有看到学生在课本上记笔记。
  梁光华:香港各学校都倡导全人教育。他们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他们在课外活动方面的发展。因为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舒展身心,更能培养他们的共通能力,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潜力。在香港,学校课外兴趣培训班通常有40多个,内容涵盖体育、艺术、技能和社会服务等范畴,如体育类有跆拳道班、小型网球班、活力体操班、中国武术班、趣味乒乓球班、花式跳绳班、篮球兴趣班等,艺术类有舞蹈班、敲击乐班、铜管乐班、鼓号班、笛子班、二胡班、琵琶班、中乐班、小提琴班、口琴班、水墨字画班、素描班、水彩班、布艺手工班、创意手工班等,学术类有珠心算班、奥林匹克数学班、剑桥英语班、围棋班、趣味天文及科学实验班、创意多元智能科技班等,服务类的有风纪队、公益少年团、男女童军、交通安全队、少年警训及清洁纠察等。校内课外活动,人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人人有特长。
  全人的教育,与我们内地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有些差别的。这差别究竟在哪里,天桃的教育人在思考。课改十年,我们一直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上苦苦寻觅着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一直担心教给孩子的东西太少,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一直担心我们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高效地学,三个维度充分发展。那么,香港的中小学课堂又在关注什么呢?
  深度探究篇(二)·课堂教学实践
  黄世忠:香港课程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所需的重要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五育”(即德、智、体、群、美),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使之学会获取和建构知识。其中有两个概念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一个是“共通能力”,它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研习能力,共9种。这些能力无一不是进入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谋生立足所需要的技能,它的界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另一个是“价值观和态度”。从字面上看,这个概念很像内地的新课程标准,但是内涵完全不同。这里所谓的“价值观”,指的是外显或内在的信念,是行为决策的准则。所谓“态度”,指的是把工作做好所需要的个人特质,如坚毅、责任感、尊重他人、国民身份认同、承担精神等。这一点我们在深入学校考察时得到了活生生的验证。   黄宁:在英语科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香港教师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真实、趣味的情景,组织各种交流性活动。在乐善堂梁銶琚学校,我们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内容是“健康习惯”。老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行为是健康习惯,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健康生活行为。在这一节课中,学生通过采访、提问、报告、合作、竞争等方式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手段,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分辨生活中的对与错的能力,树立起了有益身心的健康行为理念。课堂一开始,老师先逐个询问学生“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你觉得今天怎么样?)”,课堂就在这样轻松的交流中开始了。接着,老师让学生看了三幅香港政界要人的相片,并且告诉学生,他们都生病了(新闻确有其事),让学生猜猜“Why were they ill?(他们为什么生病?)”,从而引出“How can we build the healthy habits?(我们该如何建立健康的习惯?)”。然后,学生们唱一首健康歌曲,内容就是生活中的健康行为。接下来是一个现场调查活动:“调查香港老师的生活行为是否健康并且给出建议。”活动开始前,老师先给学生们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香港99.5%的教师都认为他们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学生分成4人小组进行现场采访,并分析在场教师的生活习惯(睡眠、饮食、锻炼三方面),判断它们是否健康,然后还要给出建议,写一个报告,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最后根据报告的结果,由全班同学作出评语,选出最佳小组。这一节课的活动设计,紧紧围绕着“健康”这一主题,老师善于引导、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学生们积极采访、大胆提问、乐于参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牛珊珊:香港地区现行的初中物理课程包括在科学课之中,是以综合理科的形式开设的。而内地的初中物理课程是分科设立,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周3课时,用两学年授完全部课程。据调查,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在初中阶段单独开设物理课程的国家之一。香港地区的初中物理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目标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思想表现为重视科学知识基本概念的获得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强调关注社会,突出STS意识,即让学生懂得科学、科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接受有一个完整的印象。香港的科学课教学,在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自行探究找结论的环节很少。但他们特别注重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生将理论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他们会定期给学生布置物理研究小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收集资料、讨论、实验,找出解决课题的方法或是按课题要求设计实验,并完成课题报告。内地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对未知理论的探究,让学生想办法通过实验去分析现象、总结规律。我想,学生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应是为了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这是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
  何益华:在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我看到常识室里展示了许多学生的小制作,其水平很高。而像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图,我们的课程里也有,他们却把它画成了小孩子可以玩丢色子游戏的图。我想,以这种方式来介绍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一定会很有趣。据了解,香港从一年级就开始上常识课,而我们是三年级才开始上科学课;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有纸风车,做得很漂亮;二年级的作品有小汽车模型,很精致,还有乐器作品,非常逼真;三年级的作品有太阳能车;五年级的作品已经很复杂了,有电池做动力的、有滑轮组的吊车。我们的科学课里也有这些小制作,但我们的学生做不了这么好。我们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有科学课,主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但从总体来看,我们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每个学期我们都有几项动手制作的作业,上交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并不理想,好一点的作品一般都是家长重视,跟孩子一起做的。以前我们的小学课程里还开设有劳技课,专门用课堂时间学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现已取消。而现在的科学课注重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我们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一些小制作只是在课堂上演示操作过程后,便放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了;即便放在课堂上做,学生人数多,也指导不过来,一节课的时间太短,根本完不成。我想,指导不到位,应该是我们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另外,家长以及整个社会不重视是更重要的原因。孩子们放学后,会有许许多多的作业要做、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要上,还有现成的玩具可以玩,根本不需要他们动手去做什么。我想,我以后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从细节入手,将课堂常规训练夯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香港的课堂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创设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培育出了我们的长处。然而,教育确乎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有些细节甚至很能反映教育者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以师为本,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深度探究篇(三)·细节、生本、人本
  黄世忠:在乐善堂梁銶琚学校,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中英文观课各一节,随后大家进行了评课、议课。在这里我们看到,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人的学习经验,重视学生个人的感受。客观地说,他们都较少进行学科知识传授,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主动学习,建构知识。学习过程虽由教师控制,但教师会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强行预设,更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自然发生和生成的。
  梁光华: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以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能耐心地聆听学困生轻声细语,对画不好的予以鼓励,课堂看上去宽松而随意。老师还允许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外出上洗手间、医务室等,因此,常有一些小插曲中断上课进程,使课堂节奏相对内地而言比较缓慢。美术课是在专用画室上的,老师讲一下理论后便让学生自由组合作画了,画具全在画室,有专门助理作课前准备,老师只管上课。学生可自由创作,也可照图片画,学生的画以有个性有特点的创作居多。学生的好作品可贴在过道或教室的专门美术展示区,以便交流学习。这样的课堂很令人感慨,它真实不作秀,从骨子里尊重学生言行,利于学生感受到关爱,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及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美。   顾远辛:参观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时,正值该校举办的2010—2011年度“我们的学校”开放日,发到我手中的“开放日场刊”让我眼前一亮!这本小册子上有开展活动的时间、程序、节目单、各科展览场地安排、各科展览场地平面图。让我没想到的是,参加每个节目表演的学生名字都在上面!既鼓励了学生,又让学生有成就感,学校还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每到一个科还可以获得盖上该科印章的“优待”,凡参观各科展览后,能收集五科以上印章的便可到花园换领处领取一张纪念书签,这既激发了参观者的兴趣,也让参观的来宾和家长有成就感!
  莫烘霞:在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我们的学校”开放日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深情地演唱,没有配乐,没有喧哗,几百人在下面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的个子参差不齐,按个子高低站在台阶上;一个身材比较高大的女孩站在台阶左侧,与第三排台阶上的小同学刚好等高,她也在投入地唱着(见下图)。我不禁感慨,这才是尊重孩子,这才是尊重每一个孩子。他们真的是要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发光发亮的星星”呀!反思内地学校,我们总是在挑选最好的、最漂亮的、最听话的。如果一切整齐划一,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大个子”女孩在我们内地的学校也许永远没有这样的表演机会。
  宁海:香港所确立的21世纪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与我们内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有些微差别,舍“劳”而重“群”。这里所说的“群”,强调的是一种群体意识,即每个人都只是社会这个大群体里的个体,要在这个大群体里好好地生存,必须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谐相处。未来社会,经济全球化是趋势,社会管理的宗旨是获得理想的秩序,而合作秩序可能是人类各种文明殊途同归的必然结果。香港将教育目标定位为“德、智、体、群、美”,正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
  深度探究篇(四)·教师教研与继续教育
  梁光华:香港教师工作量大,教研讲求实效。学校一般一月一次定点定时进行备课、写反思,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但学校从不比赛。教师培训有教师发展日、教师进修日、工作坊、交流会等。听课者常常直言不讳地指出上课老师的不足,学校非常看重上课老师的课后反思,学校对研讨课的课堂进行全程实录,并把资料全部存档。香港在教学研究中较重视具体的操作策略,在理论上比较喜欢短小且直击要害的反思,长篇大论的文章很少有人问津。
  黄世忠:在香港大浦旧墟公立学校(宝湖道),我们参加了香港协作学校网络教研活动,活动主题是“普教中的听说读写教学”。首先由廖嘉茵老师(该教师近两年教龄,经历内地交流教师两轮磨课指导)上了一节《听不到声音的音乐家》(现代中国语文四下第一册第三单元),然后结合课例,以工作坊的形式分组活动,讨论问题:请联系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你认为妨碍学生有效听说读写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专题分享中的单元整合(增、删、调、换)、课前巧利用(多样说、高效听、多种读)等策略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随后要求与会教师仔细阅读《乌鸦又被骗了》一文,请老师们结合专题分享中的“问答练听说、朗读练听说、写作练听说”等策略,设计听、说训练点。由于有内地交流教师、考察学习教师以及香港本地教师的共同参与,研讨活动的场面非常热烈,效果也比较明显。欣慰的是,这种网络式教研活动,我们天桃学校在2005年进行的“学科共营课堂教学历练活动”中已经采用,并且引进了评价与行为改善。事实说明,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研修活动,是两地教师的共同喜好。
  顾远辛:香港教师的继续教育是自我行为、自我需要,教师们自觉进行终身学习,政府没有硬性要求,是软性要求,3年进修150小时。教育局在网上安排课程,教师自己上网找内容申报,学校做记录。
  采石攻玉,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臻于至善。学校教育永远不止于学校内部,在内地,学校肩负着凝聚各方教育合力的责任,考察香港的教育合力,天桃的教育人在深思……
  深度探究篇(五)·教育合力
  蒙裕劲:这次参观,香港小学生给我的印象归纳起来就是谦逊有礼、充满自信、训练有素、文明高雅!听了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詹华军总监的讲座之后,我明白了香港的教育。首先,香港学校的德育并不是游离于整个香港的大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其参与德育的工作人员非常广泛,不仅仅是班主任,还有科任教师、学校校监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甚至是办学机构的各个团体、宗教团体、奖学金机构等。其次,香港的大教育又是具有鲜明香港特色的一种教育。什么是香港特色呢?简单说就是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竞争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要想具备这样的能力,学生就必须刻苦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我。
  牛珊珊:香港的学校非常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比如校友、家长等。他们会适时地培养家长,把教育理念及时地在家长中传递、内化。而家长在学校的引导下,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来。比如,学校开放日,学校里每个楼道的彩带都是由不同班级的家长自发布置的。还有些家长会在开放日当天开展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用于学校建设。学校非常尊重家长,真诚地创设条件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钟卫红:香港学生的阅读能力全球领先,这得益于学校对阅读的重视。我看到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阅读龙虎榜”,班级阅读量前三名同学的大名骄傲地挂在那里。走廊也很巧妙地利用了边边角角,设计成读书角。图书馆里的图书是全开架的,布置得很温馨,架上的书并不是满满当当的,显然一些书被借走了。在一块展板上,我们还看到了家长阅读大使(故事妈妈)的身影。这些家长义工会在午间或多元智能课上,给孩子们讲故事,介绍读物。可见,家长和社会在推进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莫烘霞:“家长义工”在香港的学校里很普遍。在乐善堂梁銶琚学校,我发现到了午餐时间,有些家长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把餐盒整齐地放在送餐部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筐里。原来,这里的孩子既可以选择在学校定餐,也可以选择让家长送餐。“家长义工”会帮忙把各班的餐筐送到各个班级。“家长义工”通常会帮学校做许多事,大到与校董会一起讨论学校的教材选择、课程安排,小到帮助教师出板报、清洁楼道,这些他们都会认真地完成。家长们为学校做事,都是发自内心地为学校、为孩子们服务的。更有趣的是,往往家长小时候在哪个学校读书,他们的孩子也会被送回这个学校就读,有一种校友情、学校情融在里面。   不虚此行,是天桃教育人共同的感受。香港之行,给天桃教育人带来了许多的思考。他们将思考渐化为行动,既调整着自己的从教心态,也改进着自己的教学实践……
  攻玉篇·将思考落实到行动中
  顾远辛:现在,我会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扎实、高效地做好工作,执着追求着我热爱的这份事业,用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编写自己平凡的人生日记!
  莫烘霞:我们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制度,但我们能改变自我,调整心态,做一个从容、向上、健康的人!
  钟卫红:从香港回来以后,为了让我的学生喜欢阅读、健康阅读、享受阅读,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保证时间。精简书面作业,每天留出至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读书;每天下午上课前,在教室静读10分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安排一节课到阅览室借阅书籍,学会利用校园资源。其次开放空间。布置教室读书角,购买、捐置丰富多彩的图书,使学生有一个享受阅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办理借书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去博览群书;引领学生周末逛书市,学会挑选图书。如何引领学生读好书、读有益的书呢?在家长会上,我们倡导家长自己成为读书人,进而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每学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校方印发阅读建议书目,并鼓励孩子做些摘录或读后感,开展读书竞赛(评比)或者交流演讲等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喜欢疯玩的男孩子开始静下心来读军事、历史书了,不少喜欢追星的女孩子开始崇拜冰心、卢勤了,几个曾热衷网络游戏的孩子开始自己写小小说了……当然,这只是开始,让孩子喜欢阅读,健康阅读,享受阅读,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深深体会到,有目的,有策略,有引领,有激励,学生的阅读真的会有令人惊喜的改变。
  小链接:
  1. 香港21世纪教育目标: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地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
  2. 香港学校的7个学习目标:健康生活方式,八个学习领域(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科技教育、小学常识科、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的知识,学习能力,语文能力,阅读习惯,国民身份认同,责任感。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今年,广西高中新课改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对所有的高中学校和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对于学校来说,如何通过新课改这一抓手,确立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实施策略,加快学校的发展,将是学校能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契机;而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如何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更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强大助推力。  但是,新课改的各项目标最终要通过一线教师的努力工作才
期刊
很多年没有像这几天这样全天候地进课堂听课,真的很开心,也很有感触。  高三第一次备考调研开始了,我一口气走了6所学校,扎进课堂听了近15节课,加上巡堂,几近40节课,有令人兴奋、快慰的幸福味道,也有令人担心、忧虑的纠结情愫。这几天进班听课,有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学科,加上巡堂观察,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观摩了一遍,所有类型的班级都看到了,各种类型的学生也都见过了,感触良多。  乐哉,高三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识字、写字,大都是通过阅读进行;作文教学,一般也是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口语交际,也与阅读教学密切相关。阅读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下,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以致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抓好阅读教学,尤其是力促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变,至关重要。  阅读教学存在的两个误区  我国的阅读教学质量不高,这是有测试依据的。2009年,教
期刊
第21届中南六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现场教学比赛于2011年11月22—23日在桂林举行。有关专家表示,本次活动是该交流会开展24年以来质量最高、氛围最好、选手平均年龄最小、最成功的一次。笔者参与了现场赛课的全过程,深受启发,颇有感触,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体现新课程目标:突出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本次大赛各节现场课中,可以看到一幕幕精彩片段:教师轻松地驾御课堂,学生以
期刊
花在枝头绽放,燕在树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這是人间四月天。这里有一片天地,倾听你们的心声。  互动QQ群: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 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 179687145  我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眼界开阔,比当年的我们成熟得多。虽然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但他们需要理解,渴望得到尊重。孩子希望我们不仅是父母、师长,更希望我们是知心朋友,在给予他们教导的
期刊
南宁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一中)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办学历程,其科技教育、足球教育、艺术教育成果令人瞩目,科技教育获得过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学校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  2009年1月,师轶从南宁市第三中学调到南宁一中任校长,开始了自己在办学上的创新之旅。  力主创新,打造“高效课堂节”  “一直以来,南宁一中是以科技教育为主体,以足球教育
期刊
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田阳实小)的校园里有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雕塑,它是由眼睛、书本、太阳组成钥匙的抽象造型和壮族图腾基座组成的雕塑,彰显着该校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特色;旁边的二十四孝文化长廊伴随着校园葱郁的榕树,诉说着田阳实小悠久的校史和厚重的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积淀。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田阳实小立足于发展校园特色文化,以科学管理作为支撑,以和谐校园、孝亲尊师作为起点,以编织美好未来作为主体目
期刊
梧州岑溪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小学)作为岑溪市寄宿制办学经验较为成熟的小学,把“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行为自尊、健康自强”作为办学理念,坚持开展特色活动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打造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特色活动,该校迎来了充满活力的春天。  学生寄宿: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  作为寄宿制学校,实验小学根据住宿学生课余生活主要集中在早上及晚上的特
期刊
一、研究的缘起  《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更需要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系统化培训,为此我们决定依托相关的理论研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一次课例研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例
期刊
2010年10月,自治区申报的“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项目”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全区已确定南宁、柳州2个市城区和武鸣、鹿寨、灵川、岑溪、灵山、陆川、德保、大化、忻城、扶绥、龙胜和凭祥等12个县(自治县、市)承担试点任务。作为自治区确定的首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南宁市武鸣县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发展机遇,于2011年3月制定出台《武鸣县学前教育三年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