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开头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的开头有许多种,好的开头恰如“凤头”一样有夺人眼球之效。我们可以用一种自然现象、一个经典事例、一句名人名言、一则社会新闻等引出论点,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形象,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下面,笔者就以学生的习作为例,谈谈如何指导他们写议论文的开头。
  一、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提炼概括
  概述事例贵在简练,要求对事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围绕话题,从中拎出要点,鞭辟入里,不蔓不枝。有的学生在概括时主次不分,有的以偏概全,有的夹杂不必要的描写,有的重复哕嗦,这些,往往会使文章的开头变得拖沓冗长,无法突出重点。
  材料: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最大善举,也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最大纵容。
  题目要求学生以“理解”为话题写作。让我们来看一下一篇学生习作的开头:
  近年来,校园霸凌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各界往往过分关注受欺凌者所承受的肉体摧残,忽视了霸凌者对他们精神上的折磨。然而,在《三月的狮子》中,日向却勇敢地为受到欺凌的同学打抱不平。面对老师的漠视、同学的旁观,她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女同学的权利,和她一起活动,一起吃饭,用心去理解她的恐惧,呵护她的内心。理解像涓涓细流抚平了女同学的伤口。由此看来,理解的确是一种善举,是治愈人内心伤口的良药。
  这个开头对例子的叙述拖沓,重点不突出。教师需让他们弄清“何人”“何事”“何果”,对琐碎的细节可以避开不谈。我们来看一下修改后的开头:
  《三月的狮子》中,日向深深理解女同学饱受欺凌的痛苦,在朝夕陪伴中渐渐帮她打开了心扉,让她重拾生活的希望。理解,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同伴孤独的心田,是一剂良药,治愈了受伤的灵魂。理解,是对人最大的善举。
  修改后的开头删去了许多与写作主题无关的句子,删掉了许多细节,围绕“理解”直接概括事理,思路为“某人理解了什么,其结果如何”,不蔓不枝,简洁明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生:电影《绿皮书》中的唐打小生活在人们的嘲讽、歧视甚至欺凌之中,社会的不理解造成了他脆弱心灵的封闭。他拒绝亲人,拒绝友情,拒绝世界的怜悯,这时,托尼出现了,他用理解融化了唐心中的坚冰,唐开始关注眼前的美好,灰暗的人生从此多了一分色彩。由此可见,理解是对人最大的善举。
  这个例子详写了“不理解”造成的弊端,存在主次不分的问题。教师仍然可以指导该生用“何人何事何果”的思路来重写开头,如:
  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音乐家唐在饱受白人的歧视中封闭了心门,而托尼的理解帮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灰暗的人生从此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可见,理解似那三月的春风,能融化绝望者心中冷漠的坚冰,是人生最大的善举。
  修改后的文段笔墨简约,主题突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变换句式,删繁就简
  汉语句式多样,在指导学生写开头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尝试变换句式,将单句变为复句,将短句变为长句,将散句变为整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凝练优美。
  我们先来看一位学生的原稿:
  天气阴沉,当船长肖马雷于触礁逃逸后,船上受难的乘客们由起先的怨愤到最后理解,选择了对他的叛卖与逃逸的理解,他们重拾希望,修整梅杜萨之筏,于十13个日夜后得到救援。
  情节叙述过多,特别是“天气阴沉”“于十三个日夜”等是无需交代的,后一句含“理解”的句子是对前一句的补充,显得有些多余,句式太过零散。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对句式进行了删减和整合:
  面对绝望与死亡,梅杜萨伐上所剩无几的人开始觉醒,他们摒弃恐惧与自私,互相理解对方,最终在巨浪和狂风面前重新掌握了命运。
  该生用“绝望和死亡”简述了当时的情形,在剖析“怨愤”的实质是“恐瞑与自私”后,直奔主题,将“面对绝望与死亡”调整到主语之前,使后面的句子更加紧凑。
  让我们再来欣赏几位学生修改后的开头:
  生1:身患绝症的卡夫卡在无边的黑暗中遇见了朵拉,这位姑娘的理解让他
  最终走出迷惘,重拾希望。
  生2:一向固执地怀疑卡夫卡的朵拉,在得知真相后终于理解了他的善良。
  正是这份理解让一个善意的谎言不断延续,让一段快乐的旅程永不停止,让一席佳话流芳百世。
  生3:《死亡诗社》中尼尔的父母因为不理解尼尔对戏剧的热爱,强迫儿子放弃爱好最终造成儿子自杀的悲剧。这虽是一种极端行为,然而却警示我们理解的必要。
  生4:尽管深受敌人的迫害、命运的戏弄,萧红这朵铿锵玫瑰始终保留外祖父给予她的一方净土。外祖父对她的理解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化为她最堅强的后盾。
  有的学生从理解者的角度来写,有的学生从被理解者的角度来写,先将事例进行拆分,然后根据需要重新组合,将部分内容变换成修饰成分,使其在句子中作定语、状语。有的学生使用了复句,如因果复句、转折复句等,巧变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了。
  三、指导学生巧用修辞。增添文采
  为了彰显学生的文采,教师也可以指导他们在写文章开头时巧用修辞,化抽象为形象,使文章语言活泼灵动。同样以《绿皮书》为例,我们来看这几位学生修改后的开头:
  生1:电影《绿皮书》中,当黑人唐在荆棘路上独自前行而被扎得鲜血淋漓时,托尼的理解无疑是这世间最好的良药,抚慰他一路风雨遭受的伤痛。于黑暗中孤独的行者而言,理解便是沙漠之水、枯藤之花,我们渴求理解,更应给予别人以理解,它是人生最大的善举。
  生2:在张晓风的笔下,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翠拔的高峰,他们常怀悲悯,理解一个卑微贫民的病痛。这样的理解充满真情,让人尊敬,如春风化雨,润泽不幸者干涸的心田。理解是最大的善举。
  生3:“小竹管吹得出祖孙俩的眷恋,却吹不开彼此的心扉。”一道惊雷劈过,倒下的不只是无辜的白塔,还有翠翠与爷爷的理解之路。倘若人与人之间能多些理解,这世间将有多少坚冰融化为河流。理解是沟通心灵的钥匙,是生命最大的善举。
  这三位小作者紧紧围绕“理解”来写作,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凝练又生动,化平淡为神奇,给人以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之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概括事例时要适当地选用修辞,不能滥用,否则文章就会流于浮华,无法打动读者。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想让学生写出好的议论文开头,就必须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中心,让他们尝试着变换句式,删繁就简,并适时地巧用修辞,为文章添彩。在反复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文章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冷静思考,合理安排和利用各种资源,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备课——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死抓教材和教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内容过“全”的现象,仿佛给学生呈上了一桌“满汉全席”,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效率自然不高。对此,笔者
期刊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启发。  一、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传统的单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对象是整本书,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是对其阅读能力和耐力的一个挑战。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计划,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能
期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互动,是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教师需精心设计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介绍几种引导学生互动的方法。  一、教师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几乎不与学生互动,导致语文课死板无趣。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学习语文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
期刊
“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其实,破译文本的突破口往往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谈谈。  一、“舍末逐本”,快速抓住课文重点  一般而言,教师在一节课上不可能将一篇课文讲得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舍弃许多“细枝末节”,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引导他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拓展和延伸,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常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不关注学情,盲目跟风,为拓展而拓展;或者偏离教学内容,随意拓展。这样的拓展延伸都是不成功的。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  一、关注教学内容,文本拓展要“切题”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材料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主旋律。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人文类学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例,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秉持“生本理念”,合理使用导入语  “生本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合理使用
期刊
阅读对开阔中学生的眼界、提升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文本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此,笔者就简要谈谈如何开展比较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比较主题相同的文本  面对同一种景物,由于个人爱好或是欣赏角度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写“牡丹”,有的人写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子,表达了
期刊
定语从句是高考英语考查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为了增加难度和迷惑性,命题者常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制造陷阱。对此,笔者剖析了高考英语定语从句题的几种常见易错点,以期抛砖引玉。  易错点一:句子结构  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命题者为了增加难度,常常会从句子结构上大做文章,或通过倒置句子结构设陷,或增减句子成分设坎,或增加插入语制造干扰。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细致审题,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找出问题核心所在,从而
期刊
叠词就是指字形、字音一样的两个字组成的词或词组。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叠词,往往能使景物描写更加逼真,声韵更加和谐,意境更加优美,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下面,笔者就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谈谈叠词的作用。  一、使文章的音韵更加和谐  叠词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在写作中妙用叠词,可以使文章的音韵更加舒缓悠扬、和谐悦耳,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感受到节奏美和音乐美,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素材积累、素材转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素材積累: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想让学生写出优质作文,就要引导他们观察,让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在这一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更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