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的新举措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大量的社会矛盾正以司法诉求的形式涌入司法领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本目标。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是形势所需,职责所系。本文在宏观分析检察环节面临社会矛盾的基本类型基础上,结合宜丰县检察院的实际情况,创新涉检矛盾化解办法,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关键词:化解;矛盾;新方式;新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由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多样化的矛盾问题增多。以往单纯依靠一个部门就能全面解决这些矛盾的观念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检察机关应从更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创新调处化解矛盾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使执法办案的过程真正成为处理矛盾纠纷的过程,以更好的法律监督成效为社会提供可靠的检察保障。
  一、转变观念。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
  1.要深刻理解当前社会矛盾的成因。利益关系矛盾是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利益意识不断觉醒并得到强化。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无形之中会形成利益差距,从而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大量增加并日趋复杂。法制不健全、法律观念淡薄是导致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原因。当前我国法制还不十分完善,一些领域还存在法律上的“空白”。造成无法可依而引发社会矛盾纠纷。决策不科学是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政策原因。
  2.要摆正检察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定位。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目前,刑事犯罪、民事行政纠纷、群体性事件和各种治安类案件多发。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进入检察工作环节,调处社会矛盾纠纷成为检察机关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任务。因此。检察机关要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其政治使命,以促进社会的民主法治进程为其出发点,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其着眼点。增强化解社会矛盾历史责任感。将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贯穿检察职能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和强化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平等地位。承认人的合法权益,在执法办案中以理解、尊重和帮助等人性关怀措施。促使矛盾纠纷的当事人理顺情绪。接受检察执法。解决矛盾纠纷。树立宽严相济的理念。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完善和创新办案方式,致力于缓和、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理念。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彻到执法办案中,对民事申诉等案件。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加强释法说理。心理疏导,化解矛盾。
  二、创新机制。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
  1.强化整合的效果。建立化解矛盾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强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首问首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化解积案、加强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使每一起案件都能首次办理成功。要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互动机制。整合控申、民行、侦查监督、公诉、反渎、反贪等业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强化信访风险意识。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与控申部门之间建立矛盾纠纷处理互动机制。及时沟通、配合协作。对同一矛盾纠纷明确各自职责。
  2.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防范机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目标是使司法的准确性和社会对抗的减少。既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又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来达到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检察执法办案中切实适时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对那些初犯、偶犯、犯罪中止、首犯、自首立功、未成年犯罪等等依法适用从轻减轻的案件。当宽则宽。从宽从轻处理,对那些因邻居、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轻微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案件。则可以通过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不批捕等新举措,从宽处理。
  3.关注弱势群体。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救助机制。加大对困难刑事被害人、困难涉检信访人救助的力度。制定出有相关财政局、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困难刑事被害人。涉诉困难信访人救助机制。比如对家庭困难,特别是因为犯罪分子致害而陷入经济困境的。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给受害人适当的经济救济。防止受害人因陷入经济困难而申诉、上访。充分化解潜在的矛盾。发挥好救济、救助机制的作用。体现检察机关察民情、解民忧、化民怨。
  三、突出重点。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
  1.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环节,化解社会矛盾。职务犯罪等腐败案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后果不一。检察机关要把关注的目标更多的投向那些涉及民生及群众利益。有可能引发深层次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职务犯罪案件。如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许多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危害面广、后果更为严重。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检察机关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去查办这些案件,要通过查办案件来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
  2.在批准逮捕环节。有效化解矛盾。对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予以逮捕。对轻微刑事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在逮捕必要性的把握中要充分考虑该案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否得到了化解。捕或者不捕还可能引发那些新的矛盾。对有明确受害人的案件。要尽可能地征求和听取受害人的意见。对那些对嫌疑人真诚悔罪、积极赔礼道歉或物质赔偿。取得受害人谅解,社会关系已得到修复的轻微刑事案件案件,不能一捕了之。
  3.在公诉环节。有效化解矛盾。在公诉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取得打击犯罪与化解矛盾的双重效果。努力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和附条件不起诉。对轻微刑事犯罪。要坚持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的原则,依法运用好法律赋予的不起诉手段。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检察机关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探索两种措施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意义。
  4.在诉讼监督环节。着眼于化解矛盾。在民事行政监督工作中,既要关注案件的判决、裁定是否公正,也要关心涉案的矛盾是否得到化解。对人民法院在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其进行纠正。对于判决裁定基本公正。但涉案矛盾没有化解,当事人反复申诉的,不能简单地做出不抗诉决定,要耐心做当事人工作。尽可能地化解矛盾。并使其服判息诉。在立案监督工作中。应把重点放在危害群众利益。群众投诉无门。有可能引发上访的案件上。并始终关注案件进展和矛盾的化解。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特别是初犯、偶犯、未成年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尽可能地做好化解矛盾工作,慎重启动立案监督程序,更要防止监督立案不当而引发矛盾。
  总之,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不是矛盾本身的复杂性,而是我们检察机关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和采取的方法是否得当。这个过程好比大禹治水一样,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疏导而不是围堵。只有人民的诉求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心中的疑惑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矛盾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化解。检察院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力军,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寻求化解矛盾的新方法、新途径。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正确面对、认真研究,又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着力化解,坚决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2]杨富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法理基础.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报.2009.08
  [3]傅达林.处理涉诉信访理应恪守程序正义原则.法制与新闻,2010. 20.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检察院,江西 宜丰 336300)
其他文献
新修订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所规定,“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该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
期刊
摘 要:修改后刑诉法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对审查逮捕制度作了一定修改。检察机关在开展审查逮捕工作时,要同时注重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使二者保持适度的比例,符合比例原则。具体而言,比例原则在逮捕必要性分析、犯罪嫌疑人权利、非法证据排除、附条件逮捕中的均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关键词:比例原则;审查逮捕;保障人权;社会公益  通说认为,广义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以及狭义的比例原则。由
期刊
当前职务犯罪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国际化现象突出,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履职行为的社会敏感性和关注度增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而另一方面,侦查信息化战略要求职务犯罪侦查机关把侦查重心放在获取信息、调查取证上,通过信息引导侦查,准确研判侦查方向、侦查重点,切实做到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前提下及时有效地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一、“微反应”的研究现状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属于心理应激反
期刊
摘 要:开展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有效的行刑社会化的方式,其本质就在于对未成年犯进行治理、修复,为犯罪人建立再社会化的桥梁。本文通过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院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构建,力求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做到避免未成年犯再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院管理  社区矫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目前法院在参与社区矫正时遇到一些问题和困
期刊
一、对没收程序法律条文的解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第五编“特别程序”中的第三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中规定了四个条文。根据该规定,没收程序可以分为启动、受理、公告、审理、裁定、上诉和抗诉及回转七个具体程序,以下笔者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程序进行详细分析。  (一)启动程序  新刑诉法第280条第3
期刊
摘 要: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受贿罪主体做出了较为明确界定,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院对受贿罪主体进行更为具体的解释,范围有所扩充。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农村基层工作人员是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界定还是存在着分歧,本文以具体的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受贿案件为引,阐述受贿罪主体的本质特征,最终分析农村基层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贿赂行为的定性。  关键词:受贿;农村基层组织;主体  案例:2008年上半年,经某村村委
期刊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由此,我国刑事诉讼中已全面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对于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侦查监督,避免冤假错案,意义重大。就刑事案件而言,起诉意见和起诉决定固然重要,但在庭审环节所有证据都会在法庭上接受各方当事人的质证,只有经质证才能最后成为定案的证据。所以,公诉人如何
期刊
摘 要:在各国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中,集中体现刑事诉讼法律价值追求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以广泛确立,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证据规则之一,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志。当前新的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相关的解释,重点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进行了规定,但从实务的视角来看,仍过于原则性、笼统化,从而导致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的行为屡见不鲜。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佘
期刊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改对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进行了大幅改动,现就指定住所监视居住在适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争议及完善措施予以浅析。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的原则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原则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期刊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是指对那些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未成年犯,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协作,共同矫正未成年犯的犯罪恶习,并且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的执行方式。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的力量,是对未成年犯进行多方面的救治和完善,是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溪县现有未成年犯矫正对象65名。2011年有25名;2012年增加30名;至2013年4月止,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