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创新人物报道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15日,《大河报》以5个版的篇幅强势推出科技人物报道《中国矮败小麦之父》。随后,河南日报在头版进行转载,河南电视台根据《大河报》的报道做了一期专题。
  写人物,以这样的规模去做,尤其是被《河南日报》转载,在《大河报》还是首次。而这样的人物写作,也具有开创意义。稿子刊发后,好评如潮,许多读者致电本报,称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这说明,《大河报》这样的人物报道形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肯定。综观本篇报道,就如何写好科技人物报道,我们归纳出三个要点,以供大家商榷。
  融进去,以扎实的采访占有新闻资源
  采写科技稿,不能以常规方式来处理,在以前,采写这样的稿子,似乎形成了定规:简单一问,资料一拿,回去写稿。但也正是这种惯性,使得不少科技报道远离了普通读者的生活,读者不爱看。但是对科技的好奇和陌生又使不少读者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积极融入要采写的报道,这也是做好科技报道的重要前提。
  提前补课,进入采访对象所创造或者研究的科技世界。科技报道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专业性强的问题,怎么化专业为日常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需要记者在学习之后发散思维,找到相近、易懂的新闻点。接触到刘秉华之前,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对小麦育种知识所知甚少,所以我们开始补课。《遗传学》、《细胞学》、《作物改良理论与方法》甚至大作家让·雅克·卢梭的《植物学通信》也拿出来阅读,大家在提前学习中认识了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和原理,在写作时就会设法避免艰涩,找替代物,让读者在阅读时轻松、易懂。
  积极融入,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事业做初步的了解。采访学上讲究尽可能走到、看到,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走到、不看到,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很难把人物立起来。了解采访对象所研究的领域是走入他们科技世界的一个通道和前提,要写活报道,还原事实,还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他们身边的资源,如他们生活的环境、身边的人和所有同这项事业有联系的事物和人。在《中国矮败小麦之父》的报道中,为充分挖掘故事,掌握更多信息,我们提前制定了一个采访线路:新乡——刘秉华的矮败小麦种植基地,他的助手、当地党政领导等与他相关人物的采访;鄢陵——他的故乡,他的现有亲人,他生活过的地方,他小时的玩伴等与他有关人物的采访;北京——中国农科院他的矮败小麦试验田,他的助手杨丽,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等;山西高忠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人——矮败小麦的诞生太谷核不育小麦有着大功。事实上,很多的采访看来都是无效的劳动,比如对北京近郊种麦户的采访、比如对他的员工的采访等,他们几乎都没在稿子中体现,但这是必需的,他们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稿子的始末,成为支撑整篇报道的一种精神力量。
  善于诱导,让采访对象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篇报道的主人翁刘秉华教授是有着大智慧的人,但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尤其不爱说自己。但接触到他的那一瞬间,我们感到,事实上并非这样。他也有倾诉的愿望,只不过没有特定的氛围,没有诉说的语境。对话交流是要对等的,要想让他开口讲话,还是要走进他研究的世界,懂他研究的世界。这样,前期的准备起了大作用,一旦提到他的矮败小麦,他的兴致便来了。这个时候,刘教授便滔滔不绝。于是,一系列与他的事业、生活有关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被记录,一个鲜活的、可感的、让人感动的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老科技专家的形象自然形成。
  跳出来,以创新的写法打破常规印象
  写作科技人物稿件,往往容易落入俗套。普遍的写法是,稿子开始就是工作简介、人物简介,加上人物的几件事,于是万事大吉。但反观普利策奖推崇的人物报道,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记述波音757、767研制过程的《让它飞起来》,记述爱德华·欧文·科克的《抓住大树使劲摇撼》,表现技术亲情的《裁判的儿子们》等,他们或以悬念开头,或以突进切入,正是因为有了好的开头,才使得整篇报道显得味道十足,引人入胜。但简单重复这些已有的模式,同样又会陷入新的俗套。
  怎么开头,怎么布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几天的焦灼、期待、亢奋、挣扎之后,终于有了思路,既然他是以矮败小麦成就了自己,何不就写他创造矮败小麦的过程?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可写的事情有很多很多,要详述起来既冗杂又繁琐,很难有人会耐得下心读下去。就写他创造矮败小麦,这是他一生唯一干的一件事,足矣。
  这样的开篇由浅入深,按照事物的逻辑发展组织材料,用易于接受的开篇阐明整篇文章的主题,避免了大而全的传统成就报道的模式。其实,创新是每个新闻报道者不变的追求。创新在新闻报道中贯穿于各个环节,不只是新思想、新问题、新经验,意境上别开生面,立意明确,观点鲜明。最好从细节入手,在报道中见人之未见,不同凡响,不炒冷饭,不人云亦云。于是文章开头就写矮败小麦,简单介绍矮败小麦,但这种介绍必须是自己的语言,力避公式化、概念化,要不就会陷入干巴、无味,让人味同嚼蜡。
  为提炼这样一个开头,也真是煞费苦心。首先要真正懂得矮败小麦,懂得之后,还要找到自然界与它相对应的更为形象的东西。矮败小麦牵扯到遗传学、细胞学、比较学等学科,但又不能简单地堆砌这些知识,要形象化、具体化。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卢梭的《植物学通信》、《作物改良理论与方法》。我也常常跑到麦田里,一蹲就是好长时间,听风、听麦,找刘教授蹲麦田的感觉。其实,植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之所以人们无视它的存在,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与它对话的平台。换位思考,用刘教授的方式同麦田交流,慢慢地,感觉来了。看到小麦、实验室便如同朋友般亲切,就把枯燥的、难读的科技语言转化成了形象可感的生活语言,读来鲜活、有味。
  感知后跳出来,更容易把握框架和文字的基调,积蓄的情感和素材也会信手拈来,打破传统思维,写出创新的报道。
  慎切入,以全局的视角实现张弛有度
  矮败小麦,是国家战略,刘教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要在万字以内表现这项工程,又要展示教授复杂的人生和心理,就需要精心选择和布局。
  采访到的内容有很多,最终我只选择了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就矮败来说,基因定位是基础,这是所有下一步工作的基础,所以我写了它的成功过程;矮败小麦第一株的创造,是下一步的重点,我就写了第一株的发现。这样,整篇文章就显得条理分明,张弛有度。写人物报道切忌散和乱,大导语套小导语,或者只是事例堆砌,罗列现象,这样容易使读者不得要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关键点,使主题集中在事物或者事件本质特点上,把报道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作为前提,才能反映出人物的气息和精神。
  关于他个人的生活,大家了解得不多,包括他的助手、家人,但又不能不写,反复问、反复谈,我们终于了解到这一个细节,矮败小麦得了全国大奖,但他病倒了,他要做手术的时候,除了助手杨丽,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一点很让人心酸,也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个细节彰显出刘秉华的个性,这种个性恰恰是成就他矮败小麦世界的潜在力量。写到这儿时,笔者落泪了,笔者终于懂得了,刘秉华为什么能成为刘秉华,他伟岸又平常,平常又伟岸。“记其行而明其心。”这是一个忠于自己事业、顾全大局的好专家,从这件事切入,会令人肃然起敬。人物报道不是依靠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完全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征服读者。
  一个高度自然来了:
  实际上,矮败小麦才刚刚发力。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先生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他让小麦增产,从而挽救了很多处于饥饿中的人的生命,从而被誉为“养活世界的人”,现如今,刘秉华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的创造,对人类来说,潜力更为巨大,巨大到无法估量。所以,刘秉华,他也是一个值得世界记住的名字。
  布劳格去世后,他的子孙发表声明:“我们认为,他的一生是改变他人命运的一生,是为人类谋福祉的一生。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要伸手去摘星,即使我们永远不能碰到星星,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追寻。最终我们将发现,通过努力我们也能碰到一些星尘。”其实,刘秉华何尝不是这样的摘星人?
  本篇报道的结尾部分,我们想写出一种隐含的感动和震撼。选择布劳格先生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两人有共同之处,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是自然的事情,而以布劳格先生的高度来为人物的升华做奠定基础,也是自然之举。这样的切入容易让读者接受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真实、相近、衬托、升华,读者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连锁反应,而人物的形象和其散发出的光辉便很容易地深入人心了。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谈话节目数量众多,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人生》的成功因素与面临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谈话节目;弊端;发展对策      电视谈话节目的内涵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
期刊
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Rogers)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描述了一项新产品或服务如何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过程。作为传统报媒衍生的数字创新产品,手机报也面临扩展战略的选择和推进问题,然而当下手机报的消费者采纳状况及扩散研究却寥若星辰。本文选取江西省域为调查样本,分析影响手机报扩散效果的因素及消费者决策使用等现实命题,希冀以此区域个案为观照,形成对手机报产品营销及用户开发
期刊
“年度新闻”是新闻价值观的鲜明体现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据《新闻学词典》的解释,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①  秉持不同新闻价值观的新闻机构,即使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呈现。一年一度的年度国际新闻评选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每到年终,各大新闻机构,如新华社、美联社
期刊
摘要: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祭神仪式音乐,将音声、乐舞、器乐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的传播功能整合人群、规范行为、统一思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仪式音乐 传播功能 文化信仰  仪式作为人类最古老、最传统的文化现象,广泛遍布于世界各地。它不仅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宗教、文化、艺术等人文学科的重要途径。而仪式音乐作为仪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仪式中的
期刊
时政新闻是我国党媒传播的主要新闻类型,时政新闻传播直接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和解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功能,以及主流社会和价值的呈现。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要实现的前提,是必须保持时政新闻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与权威地位和时政新闻在受众中的有效传播。但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国际化、文化传播跨国化的深度作用下,我国
期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30多个边境农牧团场(以下简称边境团场)分布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上千公里的边境线上,这些农牧团场直接与外国接壤,是名副其实的祖国第一道边防线,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无须多言。中央提出的“金边工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所进行的战略部署。随着“金边工程”的实施,加之近年来中国与中亚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新疆边境团场的存在对西部发展、能源安全、民族团结、打
期刊
相关概念及调查报告基本情况界定  施拉姆把电视文化视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传播方式,认为“电子传播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潜在的信息渠道,这些渠道可以通向多得难以置信的受众,可以冲破国家图书馆的栅栏,向平民百姓传播信息,可以通过示范表演,来教授复杂的技巧。可以在演讲时几乎得到面对面的传播效果”。  电视文化通过其导向、审美、娱乐和消遣功能达到影响、建构人的社会认知的作用,电视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是中华民族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的又一次国际盛会。本文以体育文化与城市形象建构为视角呈现广州亚运会传播的特点,分析多媒体互动、电视媒体与视频媒体形态突出、自媒体凝聚碎片化信息等传播方式。进而探讨体育塑造传播环境、凝聚城市形象、促进跨文化传播等功能。  关键词:广州亚运会 体育文化 城市形象 传播方式 传播功能  城市形象是城市历史
期刊
辛亥革命前的报刊舆论传播  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事业得益于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相依相存的紧密联系,能够不间断地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的现实状态,形成相应的舆论力量,在意识形态的营造和运作功能方面显得非常突出。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最初几年开始,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各个阶级、政党、政治团体和各派政治力量,都无不和报纸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或者自己办报,或者以间接的方式控制报纸,力图把报纸掌握在自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处于主导地位,是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媒体传播者。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决定着访谈的内容、质量,决定着如何引导嘉宾,决定着如何把节目流畅有序地进行下去。本文以《鲁豫有约》为例,解析不同的情境下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如何把握,研究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在访谈类节目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访谈类节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