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基本特点、目标定位(或基本目标)实施基本步骤开展探索活动。
关键词:基本含义 基本特点 目标定位 实施步骤
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它充满旺盛的活力,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冲击着旧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取代旧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作出初步的探索。
一、基本含义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透视社会等语文现象,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是大语文教学观的生动体现,它涵盖课堂内外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等。
二、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求索性、实践性、开放性、全员性等特点。
主体性。教育定位好角色“面向学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学生”;学生保持足够兴趣,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可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求索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让学生学会探究求索,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如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文本,可以探究一个关键词、重点句的意义,可以探究一篇文章的精美,可以探究一个作家等,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
实践性。语文探究性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来真正认识语文,了解语文本质,培养语文素养。这些自己做了的,容易记住,并容易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遵循语文教育本身規律。语文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很好内容。
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与社会中。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种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既关注了语文现象,又关注了学生生活,使语文的学习恢复了本来面目。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导“新解”的尝试。探究性学生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师生不断探究,不断的更新,聚焦思维,多向互动,真正解放思维,开放答案。
全员性。语文探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少数尖子,不是偏向于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而是“面向一切学生”。这种探究学习活动是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潜力,这种潜力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究性学习积极性,培养语文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探究性学习主要由“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来实现。组内异质,每人承担一定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展示的机会,组间同质,公正公开,平等竞争,合作成功。
三、目标定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基本定位在:形成良好的语文道德素质、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至少的收获应有: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建构与应用;认识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四、实施步骤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通过设置情境,或展示,或对话,或阅读报刑等,提出探求的问题。问题要与语文关联,并且能引发学生进行处理并对语文现象做出解释,但又能让学生尝到探究成果,其程度要足以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
(2)组织探究。选取有智力价值和关心的焦点,提出主要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并形成假说或预测。围绕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考虑分组、任务、时间表等。课堂教学主要体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找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3)探究方法。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价其有效性。课堂教学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运用平常阅读收集的信息,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解释提供支持,形成知识的更新和增长。
(4)得出结论——探究结果。解释数据及信息,形成一般结论,验证假说或预测,并将结论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份报告、创作一个故事等。课堂教学是问题得以解决,或找到合理的解释,或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
(5)交流与推广。探究性学习的成果是否有较好的价值,还得进一步进行交流与推广,在时空上接受验证与考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对建构个体与群体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如当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释时,个别的学生就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理由、挑出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释。讨论中,引出新的问题,导致学生进一步辩论,最后达成一定的共识。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可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天性,开启关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晓梅,张英宏.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基本含义 基本特点 目标定位 实施步骤
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它充满旺盛的活力,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冲击着旧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取代旧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作出初步的探索。
一、基本含义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透视社会等语文现象,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是大语文教学观的生动体现,它涵盖课堂内外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等。
二、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求索性、实践性、开放性、全员性等特点。
主体性。教育定位好角色“面向学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学生”;学生保持足够兴趣,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可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求索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让学生学会探究求索,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如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文本,可以探究一个关键词、重点句的意义,可以探究一篇文章的精美,可以探究一个作家等,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
实践性。语文探究性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来真正认识语文,了解语文本质,培养语文素养。这些自己做了的,容易记住,并容易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遵循语文教育本身規律。语文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很好内容。
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与社会中。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种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既关注了语文现象,又关注了学生生活,使语文的学习恢复了本来面目。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导“新解”的尝试。探究性学生的开放性还表现为师生不断探究,不断的更新,聚焦思维,多向互动,真正解放思维,开放答案。
全员性。语文探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少数尖子,不是偏向于少数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而是“面向一切学生”。这种探究学习活动是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潜力,这种潜力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究性学习积极性,培养语文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探究性学习主要由“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来实现。组内异质,每人承担一定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展示的机会,组间同质,公正公开,平等竞争,合作成功。
三、目标定位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基本定位在:形成良好的语文道德素质、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至少的收获应有: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建构与应用;认识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四、实施步骤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通过设置情境,或展示,或对话,或阅读报刑等,提出探求的问题。问题要与语文关联,并且能引发学生进行处理并对语文现象做出解释,但又能让学生尝到探究成果,其程度要足以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
(2)组织探究。选取有智力价值和关心的焦点,提出主要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并形成假说或预测。围绕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考虑分组、任务、时间表等。课堂教学主要体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找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3)探究方法。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价其有效性。课堂教学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运用平常阅读收集的信息,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解释提供支持,形成知识的更新和增长。
(4)得出结论——探究结果。解释数据及信息,形成一般结论,验证假说或预测,并将结论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份报告、创作一个故事等。课堂教学是问题得以解决,或找到合理的解释,或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
(5)交流与推广。探究性学习的成果是否有较好的价值,还得进一步进行交流与推广,在时空上接受验证与考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对建构个体与群体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如当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释时,个别的学生就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理由、挑出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释。讨论中,引出新的问题,导致学生进一步辩论,最后达成一定的共识。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可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天性,开启关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晓梅,张英宏.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