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性,这一心理特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类不确定事件下对个体的影响尤为明显,并充分表现在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基于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心理机制的理解,以及对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表现的解读,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常态化:1. 帮助大学生调和认知情绪行为,提升对不确定情境的耐受性。2. 加强家校联动,增强不确定情境下的支持感。3. 推进政策引领和舆情管理,维持面对不确定情境的稳定感。
  关键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2-0006-04
  Abstract: Intolerable of Uncertainty, as a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individual's cognation, emotions and behavior under COVID-19 pandemic.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Intolerable of Uncertain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tolerable uncertain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First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elp them reconcile their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and thus enhance their tolerance to uncertain situations. Second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and college to provide more supports. Third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guidance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o maintain a sense of stability in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ntolerable of Uncertainty; COVID-19 pandemic; college students
  突发事件对个体来说充满了未知,面对未知个体需要把新的经验整合到原有经验中,这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挑战,所以無法忍受不确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可以说是个体面对未知都会出现的心理困境。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公众的预期生活,其造成的不确定性对刚刚步入成年期的大学生而言影响尤甚[1]。大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即在了解自己各方面信息和特征的基础上整合这些特点,实现对于自我的综合的认识,维持自己的内部一致性和连续性[2]。但是疫情打破了这一整合过程,让个体深切地体验到不一致感或不连续感,给个体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一种无法回避的常态化现象。所以从心理层面认识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倾向,从现实层面明晰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表现,从措施层面探究提升应对不确定性的途径,这不仅是疫情下高校“心理育人”的工作需求,也是突发事件下心理援助机制的必要探索。
  一、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概述
  (一)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涵义
  学界将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定义为:对生活情境中的不确定性的认识,以及这种不确定性给个体带来的情绪感受和行为表现[3]。所以从内涵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通过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层面给个体带来影响,并会在个体功能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在认知层面,个体会认为未知的是可怕的,是自己无法预料和掌控的;在情绪层面,面对不确定性情境个体会体验到焦虑、担忧、恐惧等多种情绪感受;在行为层面,个体会避免不确定性,或者面对不确定性时希望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重拾掌控力[4]。
  (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心理机制
  虽然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会给个体带来不舒服、怀疑,甚至掌控感受损等不良感受,但其同时也对个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不熟悉的、未知的事物,个体无法很好地辨认其是否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就会预警并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即要么积蓄能量对抗未知事件,要么主动回避与其有关的信息,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就像疫情爆发初期,公众出现抢购米面粮油的行为,相似的情况在北京疫情反弹后再次出现,超市蔬菜被抢购一空,这就体现了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战斗”反应;也有一些个体因为忍受不了每天变化的疫情信息带给自己的冲击,选择对这些信息“不听不看”“不闻不问”,这体现的则是“逃跑”反应。对于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反应,短期来看能够对个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过度的心理预警和长期的应激反应无疑也会产生后续的心理问题。不过,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一种心理特点,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5],它并不完全依赖于外界环境是否确定,还取决于个体对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感知、看法和态度,这就为我们从个体层面调整对不确定情境的容忍程度提供了可能性。   二、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表现
  就当下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是人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不确定事件,同时这一事件的发生也通过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不确定性的延伸,并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认知偏差、情绪体验和行为选择上。
  (一)认知偏差上的过度参与与撤离困难
  在疫情这类不确定事件的影响下,大学生会滋生出一些不合理认知,如认为自己身处的环境极为不安全,出门回家后会过度清洁,甚至没有出门也会担心家中的环境不安全,不放心去触碰家里的任何东西等。同时,大学生还会出现一些糟糕至极或悲观主义想法,如隔离在家无法返校期间会担心自己的毕业论文,认为自己肯定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全盘否定。此外,大学生还会过度关注并卷入一些负面信息中,如在每天的疫情信息发布前频繁刷手机寻找相关信息,在有外卖员确诊的情况下,怀疑所有的外卖、店铺、超市都是不安全的,拒绝去店铺或超市采买。
  这些表现恰恰反映了大学生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认知特点:对不确定事件透露出来的危险信号更加敏感,而对非危险信号并不敏感,即过度参与;同时更不容易从不确定情境中抽离出来,导致自己过度关注,即撤离困难[4]。这种认知特点导致个体更容易把模糊信息归为危险信号,如去年北京时隔五十多天后再次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认为很难阻断病毒从菜市场的扩散,怀疑北京很可能会实施封城;如接到不返校通知后,认为这会导致自己的毕业论文不会有任何进展,自己根本不能正常毕业,这些都是过度参与导致的信息夸大。同时大学生也会让自己附着在危险信息中,正如前面提到的过度清洁,这就是撤离困难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就说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特点导致了大学生在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下产生了一些认知上的偏差,过于消极和悲观地看待问题,这一点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证实,即大学生的悲观主义的确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显著相关[6]。所以要改善大学生目前的认知状态,需要考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情绪体验上的过度激活与过分卷入
  新冠肺炎疫情下,公众会明显体验到一些负性情绪,其中以焦虑、害怕、悲伤、无助较为凸显[7]。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情绪一方面体现为对疫情和疾病的恐慌,另一方面体现为对疫情发展状况的担忧[8]。对大学生而言,疫情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正常学业方式和人际交往状态的中断和改变,这一改变除了像前文提到的会对大学生认知造成影响外,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体验。复学信息、学业安排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的紧张、不安、烦躁情绪,他们会焦虑,缺乏监督的学习效果,担心学校能否正常复学,怀疑复学之后能否重新适应学业安排。疫情下人际沟通受阻,亲密关系维系困难[9],这些问题既会加重学生的情绪体验,也会在削弱人际支持的基础上让个体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很好地排解,尤其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人际困扰的大学生而言,复学之后人际关系的再度适应也是造成他们焦虑情绪的重要源头。除了疫情真实导致的一些变化外,疫情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容易加重大学生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由于疫情下信息传递更大程度上向互联网倾斜,而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依附性更高,一些虚假的、夸张的、捕风捉影的信息会较先占据网络资源并被大学生捕捉到[10],这难免会导致其情绪过度卷入。
  虽然疫情下大学生会体验到各种负面情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情绪并非疫情直接带来的,而是由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引发的。首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高相关[11],大学生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情绪唤醒和生理唤醒程度更高,更容易捕捉到不确定信息中的危险信号并产生担忧感。其次,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个体的情绪调节困难有关,阻碍个体的情绪调节灵活性[12],这就容易导致个体长时间固着在担忧和焦虑中,这也是为什么疫情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变成疫情的次生灾害。因此,缓解大学生的情绪困扰,杜绝负面情绪积压对个体产生更大的伤害,需要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角度剖析情绪的处理方法和调节措施。
  (三)行为选择上的即刻满足与风险规避
  疫情下信息不断变化和更迭,还会通过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特点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引发了大学生囤积口罩的热潮,尽管有时候家中并不缺少口罩,但是由于担心后续口罩供应量不足,大学生还是会在口罩價格居高不下、国家加大力度生产的情况下提前囤积。这种行为倾向在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也体现出来,由于对疫情下就业形势的担忧,毕业生对自己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更加不确定,所以在面对可能的工作机会时,倾向于抱着“有比没有好”的想法,更多考虑能否签约而非工作性质是否适合自己。
  上述行为表现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个体的决策过程,个体会为了规避不确定情境选择即刻可得的结果,而不愿忍受不确定情境谋求可能的更好结果。正如上文提到的,尽管口罩供应量日渐提高,但是个体还是需要获取一个即刻的确定结果;尽管目前的工作与专业和期待相差甚远,但是毕业生需要确定自己能够找到工作,上述决定对个体来说并非理智决策,但是却能够满足不确定情境下个体对确定感的需要。因为不确定情境下,个体对环境的可控感和预测性会降低,而当个体的这些体验受损时,就会有强烈的倾向让事情变得确定,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这样做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给个体造成的威胁[13]。
  由此可见,疫情下大学生会出现一系列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甚至这些反应还会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例如强烈的情绪体验会阻碍个体理性认知,不合理的认知也会驱动不理性的行为,而上述反应都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特点有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态势下,要保障大学生在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需要高校从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机制出发采取必要措施。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
  在了解疫情当下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忍受不确定性的能力,探究维系大学生生活常态化和情绪稳定性的必要举措,是缓解大学生心理应激的重要手段。   (一)调和认知情绪行为,提升大学生对不确定性的耐受性
  大学生在当前疫情下,倾向于对不确定信息过度关注,对模糊信息进行灾难化解释,同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也可能会出现回避、过度反应等一系列应激行为。因此,矫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教授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以及养成稳定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不确定性的耐受性。
  引导积极思维,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耐受性。学会积极思考,例如促进学生思考可以从疫情当中学到什么,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为你带来了什么样机会/惊喜/收获?开展生命教育,感受生死,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排除消极思维,识别灾难化的思维,对其进行反思,让学生意识到其不合理性并发展出替代性思维,例如当发现消极思维时思考明天可以做什么,中断消极思维惯性;采用重构转化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思维梯子,改变学生对于不确定性事件的思维模型。
  接纳消极情绪,提升大学生的情绪耐受性。可以引导学生接纳自己身上出现的焦虑、恐惧、愤怒等一系列情绪表现,这些都是人们面对重大危机事件的正常反应,允许他们出现并接纳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否认和排斥。也可以在因不确定感而引发的焦虑情绪出现时尝试忍受这种感觉,并等待其自然平复,当反复耐受焦虑之后,同样情境诱发的焦虑水平就会减轻。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情绪调节方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冥想和着陆技术等。
  保持规律生活,提升大学生的行为耐受性。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保持规律、稳定的生活状态,包括学习、娱乐的时间及饮食睡眠安排,规律的生活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并带来心理上的稳定。也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其他地方获得确定感,比如种植花草、学习一项技能、寻找一门爱好等。还可以对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控制,减少负面信息带来的冲击性影响,如只获取有可靠来源、官方发布的消息,将获取消息的次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等。
  (二)加强家校联动机制,增强大学生面对不确定情境的支持感
  受疫情影响,家庭成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情境,需要家长更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状态,及早发现可能揭示学生不良状态的线索,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这有助于减少事件本身造成的消极心理影响[14]。因此,首先要家校联动,使家庭成为切实帮助学生成长的一支可靠力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开展线上家长会,针对学生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疫情期间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向家长进行介绍,要了解学生困难,消除家长顾虑,让家长有了确定感后也会帮助学生带来确定感;其次要家校共育,开展针对处理家庭关系的主题教育活动、课程讲座,切实提升家长和学生处理家庭问题的应对能力,让家长本人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减少家庭内部冲突,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要研究学生家庭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学生家庭提供物质上、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因疫情带来的变化及不确定感。
  (三)推进政策引领和舆情管理,维持大学生面对不确定情境的稳定感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毕业安排、就业形势的变化均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不适,成为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及应急预案,在工作中渗透心理稳定化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以减小疫情和学习形式变化带来的心理影响。
  首先,学校应及时对疫情形势进行研判,尽快确定各项教育教学安排。如开展网络课程的具体形式、在校生管理的方式、学生信息上报制度等。尤其应该加强疫情形势下针对毕业生各项政策的制定,如就业择业的指导、升学政策的解读、毕业答辩的安排、毕业时间的确定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心中有数,做到尽早安排。其次,学校应当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疫情相关事件。大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尚在发展中,在面对各种网络言论和舆情事件时容易出现认知偏差,产生以偏概全、灾难化、绝对化的不合理认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疫情相关事件,加强对防疫知识的教育,利用好官方渠道的消息,通过知识科普、在线答题、在线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及时澄清因疫情爆发出现的各种传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尽量消除此类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再次,高校心理中心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在线咨询、线上活动、心理测评、抗疫心理手册、心理讲堂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状态,做好心理调适。最后,可以将心理稳定化技术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高校心理中心应当积极为学校其他部门建言献策,帮助其他部门在制定疫情期间相关工作内容时考虑大学生对确定感的需求,促进多部门合作与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Arnett J. J.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5):469-480.
  [2]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4(2):7-11.
  [3]Freeston Mark H., Rhéaume Josée, Letarte H.,et al. Why do people worr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ume,1994,17(6):791-802.
  [4]劉泱慧,位照国,刘铁榜.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起源、发展及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96-800.
  [5]Bredemeier K, Berenbaum H.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perceived threat[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8,46(1):28-38.
  [6]戚江丹,黄大炜,刘潇,等.新生代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悲观主义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54-57.
  [7]付丽莎.突发危机事件下的公众心理特征及干预疏导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3):60-65.
  [8]刘经纬,郝佳婧.重大疫情中大学生的心理波动与引导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0(3):66-70.
  [9]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孙楚航.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研究——基于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0(4):43-48+12.
  [10]蒋华林,陈金龙.重大疫情应对的网络舆情引导:动因、价值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20(3):49-54.
  [11]王垒,侯艳红,董成.老年人心理控制源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6):689-692.
  [12]张梅.不确定性容忍度对成年人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
  [13]殷融.不确定感管理模型视角下的死亡凸显效应:争论与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47-1755.
  [14]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2):51-56.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合格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从加强领导机制、健全教学机制、加大激励机制、建立保障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思想政治理论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探索,是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财务理论的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从教师、教材和制度建设三个维度为课程思政提供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务管理;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丰富的技术异化思想,他不仅揭示了技术对人的奴役,使主体沦丧的表征样态,而且深入剖析了技术异化发生的机理,即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并指出了扬弃技术异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路径。以马克思技术异化理论为基础,认识“微时代”智能算法推送技术宰制的根源与实质,探寻技术发展的价值旨归,对超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视技术异化是前提,扬弃资本逻辑是关键,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和主要任务。以新能源专业基础课程空气动力学及机翼理论为例,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思政资源,从课程导入方式、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和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探索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空气动力学及机翼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但增加了专业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掌
期刊
摘 要:科技引领和人才水平是支撑国力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包括组织引导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价值理念偏差;忽略协同体系,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主动创新意识淡薄。文章提出了基于竞赛驱动的以科技创新育人为总目标、双向闭环管理、三项学科竞赛驱动、四层次协同育人体系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
期刊
摘 要:结合专业新行业发展观,按照工程认证与新工科建设要求,以OBE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效产出,将思维导图法引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过程,采用调查问卷、作业反馈、成绩分析等方法对实践效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思维导图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后续可在更多专业课教与学过程中应用,以思考点替代知识点,将工科思想贯穿其中,深入挖掘处于中心主体地位的学生潜能,激发创新思维,
期刊
摘 要:算法與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掌握深度不够等问题,文章提出新时期贯穿教学过程的灵魂理念:选择与设计,并对该教学理念在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设计以及实验设计等环节的实施进行了阐述,该教学理念旨在训练学生更深入透彻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强化学以致用,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选择;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中
期刊
摘 要: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办学质量,获得与国际高等学校工程教育实质等效的认可,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打造“金课”顺应当前的形式,是当前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水力学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盐入水地融入课程思政,打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金课;水力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数学专业课程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内容枯燥难学,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点,将其应用到空间解析几何课程中,旨在提高数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以期为高职师范类数学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导学;向量式参数方程;几何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140-04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环境专业研究生的环境反应过程原位在线分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有效地把正确的价值观巧妙地融合到环境专业课教育教学中,旨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等多元化统一,全方位立体化树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环境专业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