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语感训练是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语感是人们直接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艰巨性和紧迫性、重要性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变观念,探求新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课堂阅读; 语感能力; 口语交际; 培养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而, "一个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够听的真,说的好,看的清,写的美。"语感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它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构成、内涵、情感的认识和感受,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语言的具体环境融合感知并接受认知语言的熏陶,逐渐形成语言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灵活运用祖国语言。这就为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
  从古到今,哪位有成就的生活强者、文学家、语言大师不具备良好、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呢?学生要持续发展也必须有良好的语感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我们教师都应该极力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
  我认为语文课离不开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一个目标始终不变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要求中的最高境界,它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练习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它却是发展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1.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等的技术指导,而在于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出:将理解、感受语言文字和感情结合起来,理解与朗读要相互依存,才能让学生"美读"。
  2.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3. 重视对朗读的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朗读
  朗读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读得好"、"读得不错"、"读得有感情"、"真棒"之类的没有针对性、泛泛的评价,草草地结束朗读指导,或者是技术性的指导"声音再响一点"、"读得再长一点"等,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自然对朗读水平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评价,那些地方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那些地方读得不好,应该怎样读。课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朗读之后,不仅要由老师来评价,也应让学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用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
  4. 示范引导以情带读、合理开发学习资源。
  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最好的资源。当学生想读好又读不出"味"来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所无法替代的。 
   当然,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就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从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来看,更需要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际。我平时要求学生经常收看重庆卫视的《品读》节目,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培养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项急待加强的进行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真正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鉴赏,读中体验情感。
  
  
  参考文献
  [1] 马媛媛《朗读……语感的有效途径》《试教通讯》总第65期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3] 向志华 《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中国教研交流》2006年9月
其他文献
科学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追求感受生命快乐的过程。这是我一直尝试感受追寻科学,探究理想的境地。在亲历科学当中,同学们认为科学是很神奇的,但他并不神秘。在我的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回想的内容和精彩。  如教"亲历科学"一课,学生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风雨雷电时怎样形成的?""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黄了,飘落下来的?"老师:"同学们,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走进科学,探究科学的开始。"  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
期刊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
期刊
【摘要】学生通过“听、说、练”学会和掌握了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写出了一些体现他们目前英语水平的较好文章,高考中在“书面表达”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正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按照这一要求,在实践中我对“听说练”进行了有机的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以不同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 如何看待学生,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教师学生观的核心内容。一个老师怎么看待学生,也就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将影响着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比如,你把某个学生看得一无是处,认为他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你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视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
期刊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械制图;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教育部推出的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旨在为培养工科专业学生提出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要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
期刊
农村儿童生活空间相对狭小,交际范围相对封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培养和提高农村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失败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树立信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低年级抓起。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刚刚萌发,而且非常脆弱。因此,教师要鼓励儿童相互沟通的、加强焦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
期刊
多年来,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条曲曲折折的路,从以前的"一讲到底"、"一读到底",再到现在的"一问到底";优质课的评价标准,一会儿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一会儿又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形式多样;语文教学没有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忽左忽右,非此即彼,学生到底应该掌握那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语文教师困惑了,语文到底该怎样教?  这种困惑使人们在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所经历的必然过程。什么才是素质教育?每个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如何区分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法,并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 应用 探讨        案例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
期刊
【摘要】《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不但要遵循一般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专业教学原则。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除了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理论科学知识,还必须研究适合服装结构设计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基本技能、准确、清晰和有条理地传授知识。本论文主要阐述了适合《服装结构设计》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即分析法、比较法、类比法、分解法、演示法、归纳法、练习法
期刊
【摘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无论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高年级的某个模式的教学,都离不开老师对课堂的建构。语文教师对高低年级的教学要区别对待,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究有效教学差异及适应儿童个性心理和认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低差异; 教学模式; 课堂建构       语文教学呼唤教学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