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语感训练是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语感是人们直接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艰巨性和紧迫性、重要性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转变观念,探求新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课堂阅读; 语感能力; 口语交际; 培养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而, "一个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够听的真,说的好,看的清,写的美。"语感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它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构成、内涵、情感的认识和感受,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语言的具体环境融合感知并接受认知语言的熏陶,逐渐形成语言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灵活运用祖国语言。这就为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从古到今,哪位有成就的生活强者、文学家、语言大师不具备良好、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呢?学生要持续发展也必须有良好的语感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我们教师都应该极力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认为语文课离不开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一个目标始终不变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要求中的最高境界,它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练习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它却是发展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1.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等的技术指导,而在于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出:将理解、感受语言文字和感情结合起来,理解与朗读要相互依存,才能让学生"美读"。
2.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3. 重视对朗读的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朗读
朗读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读得好"、"读得不错"、"读得有感情"、"真棒"之类的没有针对性、泛泛的评价,草草地结束朗读指导,或者是技术性的指导"声音再响一点"、"读得再长一点"等,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自然对朗读水平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评价,那些地方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那些地方读得不好,应该怎样读。课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朗读之后,不仅要由老师来评价,也应让学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用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
4. 示范引导以情带读、合理开发学习资源。
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最好的资源。当学生想读好又读不出"味"来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所无法替代的。
当然,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就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从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来看,更需要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际。我平时要求学生经常收看重庆卫视的《品读》节目,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培养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项急待加强的进行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真正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鉴赏,读中体验情感。
参考文献
[1] 马媛媛《朗读……语感的有效途径》《试教通讯》总第65期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3] 向志华 《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中国教研交流》2006年9月
【关键词】:课堂阅读; 语感能力; 口语交际; 培养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而, "一个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够听的真,说的好,看的清,写的美。"语感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它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构成、内涵、情感的认识和感受,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语言的具体环境融合感知并接受认知语言的熏陶,逐渐形成语言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灵活运用祖国语言。这就为学生日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从古到今,哪位有成就的生活强者、文学家、语言大师不具备良好、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呢?学生要持续发展也必须有良好的语感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我们教师都应该极力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我认为语文课离不开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一个目标始终不变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要求中的最高境界,它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练习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它却是发展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1.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停顿等的技术指导,而在于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出:将理解、感受语言文字和感情结合起来,理解与朗读要相互依存,才能让学生"美读"。
2.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3. 重视对朗读的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朗读
朗读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读得好"、"读得不错"、"读得有感情"、"真棒"之类的没有针对性、泛泛的评价,草草地结束朗读指导,或者是技术性的指导"声音再响一点"、"读得再长一点"等,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自然对朗读水平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评价,那些地方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那些地方读得不好,应该怎样读。课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朗读之后,不仅要由老师来评价,也应让学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用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
4. 示范引导以情带读、合理开发学习资源。
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最好的资源。当学生想读好又读不出"味"来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所无法替代的。
当然,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就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从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来看,更需要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际。我平时要求学生经常收看重庆卫视的《品读》节目,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培养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项急待加强的进行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真正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鉴赏,读中体验情感。
参考文献
[1] 马媛媛《朗读……语感的有效途径》《试教通讯》总第65期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3] 向志华 《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中国教研交流》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