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无论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高年级的某个模式的教学,都离不开老师对课堂的建构。语文教师对高低年级的教学要区别对待,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究有效教学差异及适应儿童个性心理和认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低差异; 教学模式; 课堂建构
语文教学呼唤教学个性。不同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擅长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教风严谨,有的精雕细刻……教师的"个性生态"制约着学生的"个性生态"。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往往是从喜欢语文老师开始的,越是有个性的语文老师,越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也越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师,一至六年级都教过。平时工作之余,就对高低年级教学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要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学生的乐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 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1.2 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2. 合作学习是高年级学生成功的钥匙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确实是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模式。继而在"三案•六环节"的基础上,2010年又提出了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今年推出的目标口号是"教学质量提升年"。
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的自主学习是群体外向式的,作为老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2.1 创设平等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使合作式学习顺利地开展,首先要从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入手,为今后的尝试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2 建构高效的'模块式'语文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构高效的'模块式'课堂"的宗旨,把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学生为中心,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初步构建了"合作--探究-建构"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一建构"就是以"合作"为前提、"探究"为基础、以"建构"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人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和个性的发展过程,更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2.3 需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没有反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长久地进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应及时地给予反馈,展现优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反馈合作过程。对学生的合作因势利导,对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小组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反馈合作成果。它是学生合作情况的最好反映,应进行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合作动力的增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多项合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和表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关注所以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 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 英国 恩特威斯特 《学与教的风格》 春秋出版社 1989年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低差异; 教学模式; 课堂建构
语文教学呼唤教学个性。不同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擅长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教风严谨,有的精雕细刻……教师的"个性生态"制约着学生的"个性生态"。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往往是从喜欢语文老师开始的,越是有个性的语文老师,越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也越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师,一至六年级都教过。平时工作之余,就对高低年级教学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要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学生的乐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 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1.2 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2. 合作学习是高年级学生成功的钥匙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确实是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模式。继而在"三案•六环节"的基础上,2010年又提出了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今年推出的目标口号是"教学质量提升年"。
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的自主学习是群体外向式的,作为老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2.1 创设平等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使合作式学习顺利地开展,首先要从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入手,为今后的尝试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2 建构高效的'模块式'语文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构高效的'模块式'课堂"的宗旨,把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学生为中心,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初步构建了"合作--探究-建构"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探究一建构"就是以"合作"为前提、"探究"为基础、以"建构"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人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和个性的发展过程,更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2.3 需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没有反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长久地进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应及时地给予反馈,展现优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反馈合作过程。对学生的合作因势利导,对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小组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反馈合作成果。它是学生合作情况的最好反映,应进行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合作动力的增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多项合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和表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关注所以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 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 英国 恩特威斯特 《学与教的风格》 春秋出版社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