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文“四多”指导 提高初中作文水平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观察
   1.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就要在写作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只停留在理论说教上,缺少实际的指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各人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和态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和描摹生活,启发和激活学生的感官、经验和思路。对观察的指导不能单纯靠空洞的理论说教,离开具体的实际生活,教师的指导就没有着落。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来源,唯有生活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观察元素。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留心周围的事物,把意识逐渐从关注自我,转换到关注周围。在关注范围扩大的同时,对本身已经存在事物的发现,会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交流、想表达。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不能有所限定,框定范围,不同的事物可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即便是同一事物,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尽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观察事物,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发散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多角度审美观。此外,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写作逐渐丰满起来,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观察点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联系。为此,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学会变换角度,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整理好观察的顺序,多引导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二、多阅读
   1.博览群书,知识积累
   教材的阅读面狭窄,课程内容的安排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语文是个丰富的知识库,而为写作积累材料,广泛的课外阅读变得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力度,引导学生到读书馆借阅书籍,向同学推荐国内外的名家名著。同时家长也得行动起来,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并指导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指导孩子读好书。
   2.树立正确阅读观,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
   现行的评价制度,以“分数”定学生的成败,形成师生、家长及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少人真正去关注孩子的阅读。专门谈阅读技巧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指出,“阅读就是学习”,并把这种“学习”分为“指导型的学习”和“自我发现型的学习”,认为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才是真正的阅读。“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始终要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目标,不仅是为了高考,更长远的是要达到他们离开教师的指导后自能阅读,会阅读,并主动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只有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阅读指导才是真正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技能,喜欢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丰富他们的人生。
   三、多练笔
   1.模仿范文,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还会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可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到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仿写,而不是去约束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用一个固定模式来作文,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2.从日记入手,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
   写作材料,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书本中的命题,往往不是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叶圣陶曾指出:“咱们平时作文,总是为了平时需要。”平时命题作文这种练习又必不可少,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教师要使日常的生活和一些活动更符合作文训练的需要,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不失为一个极好的计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日记中,活动、观察、参与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通过全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生活,练习表达,可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四、多感悟
   1.要学会多思
   学生在用心观察生活的同时,还要对生活从多侧面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进行思考,从而领悟到更多的内涵,在写作中就可以相应地运用进去,从而使语言更富有诗情画意。
   2.要学会深思
   我们经常说作文除了文句通顺之外,还必须有深度。古人说得好:“凡作文翻译,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学生写作要使自己的文章富有内涵,富有自己的情感,考虑问题更应要有广度和深度。
   “成如容易却难辛”,写作确是艰苦的劳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归根结底,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就要多引导、以自己的实际写作经验指导学生去多观察、多阅读、多练笔和多感悟。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学习任务的繁重,加之受网络、影视等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只需动眼,就能获得一时的愉悦,而不必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动手等困难甚至更为艰辛的过程来获得快乐。对于他们而言,生活就如同一口枯井,简单而无趣。缺乏了深刻地过程体验,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肤浅了。表在作文当中往往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语言苍白贫乏,毫无情感可言,学生总感到似乎没什么值得可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活想象    诗词的特点是短而精,在有限的篇幅里包蕴了深广丰富的内容,而其语言却往往是精微幽渺的,尽管这为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欣赏空间,但对于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与此相关的感性认识,往往难以理解和把握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意蕴。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感性认知世界的桥梁。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
期刊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明白,教学过程民主,教学思路清爽,能力训练实在。这就是我的语文教学“八字诀”。  内容明白是施教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文本(教材)、辅助性的教学资料以及有关教材辅导性读物等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文本(教材)的解悟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体验,必须把这些内容弄明白。这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怎样研究教材呢?以研究课文为例,我的做法通常是
期刊
一、 通过作者介绍,对学生有意识地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的作者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这些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类似的作者还有郭沫若、闻一多、老舍等。唐代诗人杜甫、李白,他们忠君爱国,愤世嫉俗,他们分别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期刊
一、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想说敢说   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进行口语交际的氛围做到从参与既有小组讨论,又要全班记报,既有师生交际更有师生互动,既要动口,又要动脑,使交际活动生动活泼生机盅然教师要转换角色,作为一介忠实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工交流,多对学生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哪怕他是最内向最腼腆甚至是最软弱的学生,把相信大家能成功的期望传达
期刊
一、基础知识的累积   常言道:“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低也就不足为奇了。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也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累积。比如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到图书馆、新华文轩等去看书看报;利用课前五分钟然学生到讲台推
期刊
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通宵经营的网吧,无照经营的流动摊点,熙熙攘攘的过往车辆校园周边环境中复杂的因素令老师和家长深感忧虑。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容易影响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心病。现实社会是一个“黑色大染缸”,一些孩子由于过分地溺爱、纵容,容易品德变坏,有时还会使孩子患上自闭症和多动症,而学校周边店铺、歌厅、游戏厅、个体书店、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门学科,宽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提高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只见天天学,不见有长进”的被动局面,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对此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青少年能保持一堂课高度集中既不可能也难办到。因此单一的教法常易使人疲倦,故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变换各种教学方法,以期调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的教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考语文试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全新的变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理念。2011年中考结束后,笔者分析了近几年的东营中考语文试题,发现2011年的中考语文有以下几个特征: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依托中华文化,关注孩子成长。   一、试卷时代感与历史感兼顾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风情各异,创造了光辉灿
期刊
一、根据人物的个性来刻画肖像   肖像描写不能为了单纯地描写而描写,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为目的。个性坚毅如鲁迅,写他的、“直立的头发”“一字的胡子”“锐利的眼睛”。而曹雪芹笔下泼辣、狡黠、善变的王熙凤的肖像特征则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故乡》中的中年闰土,则是一顶“破毡帽、又黑又笨而其开裂”的手显示了闰土的窘迫,而“浑身瑟索”一下点到了人物的性格。自信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