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基层党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既是党和政府发现、解决问题的起点又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终点,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是党和政府赢得民心,整合社会的基石工程。为此贵阳市南明区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组织工作“基石工程”的实施意见》。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战略地位与党员群众认同感之间的矛盾,要着重解决好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 基层党建 基石工程
作者简介: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委党校调研组,成员:李大陆(负责人)、吴青梅、李海、蒋琳、干晓梅、李晶鑫。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193-02
一、实施背景
2011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了《南明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街道办事处合成“新型社区”,社区从“市-区-街道-居委会”精简为“市-区-社区”,实现管理体制“扁平化”。组织建设“社区服务365”平台,推出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让群众“办好一件事,只进一个门”。南明区通过在社区建立“大工委”,构建了“一核多元”的社区共治机制,以“社区服务365”为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立体服务。这些措施不仅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且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然而,贵阳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面临的问题日益多样性,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各基层党组织“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已无力解决多样性问题、满足多元化需求。根据调查和暗访的情况反馈,不少基层党组织因无法及时高效地回应、研究、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而缺乏了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支撑,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基层党建是筑牢根基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南明区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组织工作“基石工程”的实施意见》。
二、基本做法
(一)制定“好干部”队伍建设计划,开展“好干部”梯次培养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正视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勇于担当的核心标志。要有勇于挑战问题的魄力,不畏惧问题的多与难,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问题并带领人民群众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把发现和解决问题看作是党组织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把发现和解决问题看作是推动社区党建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要培养一批以问题为导向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队伍。为此南明区通过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坚定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制定了“好干部”队伍建设计划;通过拓宽“好干部”发现渠道、打造实践锻炼“墩苗基地”、实施年轻干部“育才工程”、选好带强基层“领头雁”,开展了“好干部”梯次培养行动。
(二)制定基层党组织提质增速计划,开展党员队伍活力提升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探寻问题作为激发活力的重要举措。基层党组织要健全群众联系机制,经常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探讨问题激发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以探讨问题加强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深入性,以探讨问题提升党组织工作的创新性。为此南明区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明灯树旗”,基层农村“带富发展”,城市社区“一居一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力创建”,行业领域“党风促行风”,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各具特点的提质增速计划;通过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党员队伍活力提升行动。
(三)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计划,开展榜样传递典型引路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树立威信的根本抓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切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都要以能够解决群众问题为核心追求,为解决群众问题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制度的制定、机制的建立都为解决群众问题而服务。为此规范党内民主集中的政治生活,树立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榜样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南明区通过注重加强学习、深化党务公开、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计划;通过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典型,树立创先争优先进榜样,注重探索特色党建工作法,开展了榜样传递典型引路行动。
三、有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战略地位与党员群众认同感之间的矛盾,要着重解决好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之间的张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个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组织构造,执政党或者国家政权通过对单位的管理来实现对人的管理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整合与调控。而每个单位的轴心就是该单位的党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需要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单位党组织很好地承担了这一功能。但随着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单位本身已经不是一种稳定的存在了,因为在竞争的环境下,它面临着破产、分解与合并。在單位已经不稳定的环境下,单位对人的控制或维系也变的日渐松散,单位仅是人们工作的场域,人们在各单位间的流动成为常态。
人与物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但社会有序发展光靠自由流动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公共理性的引领,而在中国这个引领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不是当然就成为中国发展的引领者,它最起码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党组织自身建设以及对党员的管理,二是党组织与群众的关系维系,三是党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执政党除了要善于将体制外民众政治参与的诉求纳入到体制内来有序释放外,更要努力整合和激活分散在社区的丰富政治资源,将现行体制内的组织资源嵌入到社会中去代表民意,整合利益,引领社会,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鉴于此,基层党建对一个执政党领导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然而,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并不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相匹配。这主要由于基层党建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正视问题、探寻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功能弱化造成的。首先,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时间精力集中于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其主动与党员群众的交流较少,对群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视为“负面”的东西,总是“拖而久之”、“避而远之”,没有形成正确的问题观。其次,基层党组织也缺少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最后,基层党组织不但自身缺少相应的“力”来解决问题,而且还很难借到“力”,各基层党组织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社区党建与单位之间出现了张力。
社区党建和单位党建是两个主体、范围和产生环境都不尽相同的党建形态。前者是一种横向的,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党建形态;后者是一种纵向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型,随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党建形态。二者并无隶屬关系,但二者也是有交集的。首先,无论是社区党建还是单位党建,其开展活动的最终指向是为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单位总是设立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它与社区居民间是一种近邻关系,无论是单位还是社区,其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都必须获得民众支持,回应民众诉求。最后,社区和单位对问题的发现、探析和解决都拥有各自的资源,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和单位只有形成联动机制,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现实中,社区与单位无隶属关系,相互间的沟通不足,联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甚至互不支持,客观上造成了二者的张力。但二者的交集也为解决这种张力提供了可能。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一种机制的构建,即单位党建与社区党建要在发现问题、探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形成一种联动机制。“两种党建模式的互动,就其内容来说是在党员管理、工作任务、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党建资源和利益分享等多个层面实现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的横向贯通,其目的是在保持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各自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打破两者之间不必要的界限并实现优势互补,在彼此支持、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执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构建我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四、 主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认为社会大问题与社会小问题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社会小问题其实并不“小”,随着时间的积蓄和空间范围的扩大,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问题。犯罪心理学有个“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基层党建中的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不断积累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
二是社会小问题的背后都有大问题的影子,在解决小问题时必须怀有解决大问题的格局和意识,在解决大问题的格局下来认识小问题、解决小问题。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希望有地种不交租,这是农民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但这背后,却反映着当时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对于国家执政者的一种政治诉求,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认识到解决基层党建问题背后关涉的是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社会和谐转型、城市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
三是大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落实为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大问题解决与否,解决的好坏,其检验的标准也是在与之相关的小问题的处理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中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全局性的大问题,然后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不是看政府报告里的文字达不达标,而是要看老乡生活发展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现实中,还有一种现象需要注意,要谨慎防止打着解决“大问题”的旗号,忽略“小问题”的解决,甚至解决“大问题”常以引发更多的“小问题”为代价。比如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暴力拆迁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城市化建设常常忽视了市民财产权益的保护,反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就要注重细节,加强与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推进基层党建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既是党和政府发现、解决问题的起点又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终点,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是党和政府赢得民心,整合社会的基石工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 基层党建 基石工程
作者简介: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委党校调研组,成员:李大陆(负责人)、吴青梅、李海、蒋琳、干晓梅、李晶鑫。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193-02
一、实施背景
2011年,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了《南明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街道办事处合成“新型社区”,社区从“市-区-街道-居委会”精简为“市-区-社区”,实现管理体制“扁平化”。组织建设“社区服务365”平台,推出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让群众“办好一件事,只进一个门”。南明区通过在社区建立“大工委”,构建了“一核多元”的社区共治机制,以“社区服务365”为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立体服务。这些措施不仅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且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然而,贵阳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群众面临的问题日益多样性,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各基层党组织“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已无力解决多样性问题、满足多元化需求。根据调查和暗访的情况反馈,不少基层党组织因无法及时高效地回应、研究、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而缺乏了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支撑,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基层党建是筑牢根基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南明区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组织工作“基石工程”的实施意见》。
二、基本做法
(一)制定“好干部”队伍建设计划,开展“好干部”梯次培养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正视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勇于担当的核心标志。要有勇于挑战问题的魄力,不畏惧问题的多与难,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问题并带领人民群众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把发现和解决问题看作是党组织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把发现和解决问题看作是推动社区党建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要培养一批以问题为导向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队伍。为此南明区通过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坚定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制定了“好干部”队伍建设计划;通过拓宽“好干部”发现渠道、打造实践锻炼“墩苗基地”、实施年轻干部“育才工程”、选好带强基层“领头雁”,开展了“好干部”梯次培养行动。
(二)制定基层党组织提质增速计划,开展党员队伍活力提升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探寻问题作为激发活力的重要举措。基层党组织要健全群众联系机制,经常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探讨问题激发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以探讨问题加强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深入性,以探讨问题提升党组织工作的创新性。为此南明区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明灯树旗”,基层农村“带富发展”,城市社区“一居一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力创建”,行业领域“党风促行风”,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各具特点的提质增速计划;通过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党员队伍活力提升行动。
(三)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计划,开展榜样传递典型引路行动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树立威信的根本抓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切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都要以能够解决群众问题为核心追求,为解决群众问题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制度的制定、机制的建立都为解决群众问题而服务。为此规范党内民主集中的政治生活,树立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榜样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南明区通过注重加强学习、深化党务公开、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计划;通过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典型,树立创先争优先进榜样,注重探索特色党建工作法,开展了榜样传递典型引路行动。
三、有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的基层党建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战略地位与党员群众认同感之间的矛盾,要着重解决好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之间的张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个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组织构造,执政党或者国家政权通过对单位的管理来实现对人的管理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整合与调控。而每个单位的轴心就是该单位的党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需要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单位党组织很好地承担了这一功能。但随着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单位本身已经不是一种稳定的存在了,因为在竞争的环境下,它面临着破产、分解与合并。在單位已经不稳定的环境下,单位对人的控制或维系也变的日渐松散,单位仅是人们工作的场域,人们在各单位间的流动成为常态。
人与物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但社会有序发展光靠自由流动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公共理性的引领,而在中国这个引领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不是当然就成为中国发展的引领者,它最起码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党组织自身建设以及对党员的管理,二是党组织与群众的关系维系,三是党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执政党除了要善于将体制外民众政治参与的诉求纳入到体制内来有序释放外,更要努力整合和激活分散在社区的丰富政治资源,将现行体制内的组织资源嵌入到社会中去代表民意,整合利益,引领社会,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鉴于此,基层党建对一个执政党领导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然而,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并不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相匹配。这主要由于基层党建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正视问题、探寻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功能弱化造成的。首先,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时间精力集中于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其主动与党员群众的交流较少,对群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视为“负面”的东西,总是“拖而久之”、“避而远之”,没有形成正确的问题观。其次,基层党组织也缺少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最后,基层党组织不但自身缺少相应的“力”来解决问题,而且还很难借到“力”,各基层党组织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社区党建与单位之间出现了张力。
社区党建和单位党建是两个主体、范围和产生环境都不尽相同的党建形态。前者是一种横向的,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党建形态;后者是一种纵向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型,随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党建形态。二者并无隶屬关系,但二者也是有交集的。首先,无论是社区党建还是单位党建,其开展活动的最终指向是为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单位总是设立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它与社区居民间是一种近邻关系,无论是单位还是社区,其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都必须获得民众支持,回应民众诉求。最后,社区和单位对问题的发现、探析和解决都拥有各自的资源,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和单位只有形成联动机制,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现实中,社区与单位无隶属关系,相互间的沟通不足,联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甚至互不支持,客观上造成了二者的张力。但二者的交集也为解决这种张力提供了可能。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一种机制的构建,即单位党建与社区党建要在发现问题、探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形成一种联动机制。“两种党建模式的互动,就其内容来说是在党员管理、工作任务、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党建资源和利益分享等多个层面实现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的横向贯通,其目的是在保持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各自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打破两者之间不必要的界限并实现优势互补,在彼此支持、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执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构建我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四、 主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认为社会大问题与社会小问题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社会小问题其实并不“小”,随着时间的积蓄和空间范围的扩大,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问题。犯罪心理学有个“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基层党建中的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不断积累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
二是社会小问题的背后都有大问题的影子,在解决小问题时必须怀有解决大问题的格局和意识,在解决大问题的格局下来认识小问题、解决小问题。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希望有地种不交租,这是农民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但这背后,却反映着当时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对于国家执政者的一种政治诉求,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认识到解决基层党建问题背后关涉的是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社会和谐转型、城市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
三是大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落实为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大问题解决与否,解决的好坏,其检验的标准也是在与之相关的小问题的处理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中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全局性的大问题,然后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不是看政府报告里的文字达不达标,而是要看老乡生活发展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现实中,还有一种现象需要注意,要谨慎防止打着解决“大问题”的旗号,忽略“小问题”的解决,甚至解决“大问题”常以引发更多的“小问题”为代价。比如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暴力拆迁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城市化建设常常忽视了市民财产权益的保护,反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就要注重细节,加强与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问题观视域下推进基层党建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既是党和政府发现、解决问题的起点又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终点,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是党和政府赢得民心,整合社会的基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