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平等价值的反思与重构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具体化,也是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但在刑法中平等的价值基包括哪些要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拜读冯亚东老师的《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和《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这两部著作后,受到冯老师提出的“平等悖论”的启发,认为刑法中的平等价值应该包括罪刑法定主义、形式平等为原则兼顾实质平等和罪刑的符合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 刑法 平等价值 悖论
  作者简介:张进,贵州大学2011级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292-02
  一、“平等悖论”的内容及逻辑关系
  (一)“平等悖论”的三法则
  冯亚东老师从一个兄弟争梨 的例子中引出了“平等悖论”的三条法则。平等观念第一法则:平等只会是弱者发出的呼唤。平等观念第二法则:被要求平等的主体之间本无平等可言,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原本只存在利益争夺和实力的较量(不争夺便死亡)。平等观念第三法则:平等只能依靠一种超越平等主体的权威力量才能求得——这种力量一定比强者更强,且为弱者所拥戴所推崇。
  (二)“平等悖论”的逻辑关系
  从上述三个平等观念的法则可以看出人类平等观念起源于人类物质生活之不平等,同时平等必须依靠权威的力量才能实现,而问题是,“权威”的存在恰恰代表了等级和不平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人类因为在物质生活上不平等产生了强者与弱者划分,而弱者又因为渴求平等产生了平等的观念,因为弱者无法与强者抗衡又去求助于比强者更强大的“权威”,而“權威”的存在是为了平衡强者与弱者的利益,为了实现所谓的“平等”,但“权威”事实上又凌驾于“强者”与“弱者”之上,这样人类就形成了一个不断追求“平等”但又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三)“平等悖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运行机制
  这种社会结构体系在中国古代社会则表现为家长权威,皇权至上直至扩展为国家的权威。“忠君爱国”便成为士大夫基本的政治操守。这样中国社会就形成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以父权家长制特征的宗法层级体系,在相应的层级内的每个成员在经济上又有着强烈的“平等”诉求,这样就呈现出一种在政治上树权威,经济上保平等,文化上求和谐 ,三足鼎立,稳如泰山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
  二、“平等悖论”中的“平等”含义解读与诠释
  从上述“平等悖论”的逻辑的简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平等”模型中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强者、弱者和权威,弱者的利益受到强者的侵害,便求助于权威,权威平衡了强者和弱者的利益,平等实现了。从这个简单的实现“平等”的运作机制中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以下几点含义:
  (一)权威保障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平等的实现则必须有权威的保障,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个权威便是皇权。但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社会中在皇权保障下的平等均以走向专制而告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社会中的平等是以义务为本位的平等,是服从以皇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平等,而不是身份上的平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平等的实现仍然需要权威的保障,但这个权威由皇权让渡给法律,相应地由传统社会中的义务为本位的平等转变为以权利为本位的平等。因此,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准和原则。
  (二)分配(机会)的平等
  从上述平等的悖论可以看出,平等的观念来源于弱者对强者占有较多物质财富而产生的一种不公平感,弱者乞求获得与强者一样多的物质财富,至少缩小和强者的悬殊,而权威的存在至少可以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平等悖论”中存在着第二层含义,即分配的平等。联系到法律层面,从广义上说,法律的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在于平等地分配社会资源,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是——机会。只有保证每个人机会的平等,才能至少在形式上保证平等,最终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实质的平等
  对“平等悖论”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分析,假设弱者通过权威的力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那么强者和弱者都获得了同样多的物质财富,从形式上看已经完全平等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们知道,在一个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能力天然地存在着差别,强者对共同体的贡献自然要大于弱者,因此如果在强者对共同体作出较大贡献,而获取的回报却和弱者一样,自然新的问题就产生了,这种表面的平等,事实上对强者来说是不平等。因此,在一个法治社会中,通过法律机制的调控而获得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还应该兼顾实质上的平等。
  三、“平等悖论”与我国刑法平等价值的重构
  我国的现行刑法的平等价值包含两方面内容,在立法上,它指一国内所有公民都能通过民主的方式平等地参与刑法的制定,刑法不以身份、地位等与犯罪和量刑无关的因素而给予差异待遇。在司法中,它指对一切犯罪的人,在适用刑法上根据其罪行同等定罪,同等量刑,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可见,我国刑法的平等价值是形式平等价值和实质平等价值的统一,但在司法实务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尚无定论,冯亚东老师提出的“平等悖论”中蕴含的平等的内涵,对我们构建刑法的平等价值或许有所启发。
  (一)“平等悖论”与罪刑法定原则
  从上述对“平等悖论”的分析可以得出,要实现所谓的“平等”则必须存在着凌驾于利益主体的“权威”,在刑法中,规定犯罪和量刑的权威便是刑法典。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该原则至少包含了以下几点含义:
  1.刑法权威主义。罪行法定原则所要求法官只能根据现行的刑法典来定罪和量刑,故行政法规、规章、判例和习惯法都不得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2.权利本位。一般认为,从法律规定上看,罪行法定原则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即“对于任何自由人,不依同一身份的适当的裁判或国家的法律,不得逮捕、监禁、剥夺领地、剥夺法的保护或放逐出镜,不得采取任何方法使之破产,不得施加暴力,不得使其入狱。” 之后的美国的《权利宣言》及宪法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法国刑法典》相继确立了这一原则。其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因此刑法确立了罪行法定原则,也就确立了权利本位的原则。   3.明确性。所谓明确性是指“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适用的对象。” 从罪行法定的权利本位的价值基础来考察,必然得出刑法具有明确性的要求,不明确的刑法不具有预测可能性,本质上是对国民权利的一种侵害。
  (二)以形式平等为原则兼顾实质平等
  如前文所述,法律上的平等主要指机会(权利)的平等。博登海默也说过:“平等乃是一个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多形概念……其范围涉及法律待遇平等、机会的平等以及人类基本需要的平等。” 可见在机会平等的原则上刑法平等原则要求贯彻的是一种形式平等,即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的:“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同时我国刑法也存在着大量的有关实质平等的规范,如对未成年人、已满75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规定了相应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对怀孕的妇女作出了不得适用死刑的规定,对少数民族犯罪专门制订了“两少一宽”的刑事政策。而对一般社会观念中的强势群体,则规定了较严的规定。从这些规定看,我国刑法基本上做到了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但也存在着一些“特权”规定我国刑法对国有公司、企业制度给予了特别的保护,而对私人公司的保护程度较弱,盗窃罪的入刑的起点要比贪污罪低很多而事实上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要比盗窃罪大得多。这些规定有违刑法的平等价值,是“特权”的反映,应被清除。
  (三)罪刑的符合性
  以形式平等为原则兼顾实质平等的刑法平等价值的实现形式反映到量刑中则表现为罪行的符合性。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通常在我国的教科书中,将其表现为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一般认为,罪刑相适应,就是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即刑罚带来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应当等于或者相当于犯罪的恶,最终达到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但遗憾的是,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能够制定精确的量刑单位实现罪刑的相应性还未能实现。
  在如何构建科学的量刑模式,实现罪刑符合性问题上,美国刑法学者冯·赫希在基的相应性基础上实现序的相应性的量刑模式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赫希指出,基的相应性是这样一项要求,即刑罚的绝对水平与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合理的比例。”即作为分配的对象的刑量与作为被分配的对象的罪行在绝对意义上应该相适应。所谓序的相应性,是指罪量重的犯罪被分配的刑量相对于罪量较之为轻的犯罪的刑量应该重,但相对于罪量较之为更重的犯罪的刑量则应该轻。尽管冯·赫希教授的量刑模式是针对英美法系刑法运行机制而设计的,但对构建我国的科学的量刑体系仍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冯亚东老师提出的“平等悖论”在构建我国刑法的平等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平等悖论”为视角,在“平等”模型的场域中,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均有新的蕴含和解读,这或许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刑、量刑和行刑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第二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4-5.
  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4.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50.
  [意]帕多瓦尼著.陳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4.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80.
其他文献
摘 要 检察文化对弘扬检察精神,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建设先进检察文化,提高检察人员素质,增强法律监督能力,逐渐成为各级检察机关的共识。在全省检察機关文化建设热潮蓬勃兴起的新形势下,结合我院的实践经验,对检察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和建设途径,作一粗浅的探析。  关键词 检察文化 检察精神 法律监督  作者简介:顾盼,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
摘 要 现代战争的复杂性、激烈性和残酷性决定了其成与败不再仅限于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的孰优孰良,其中法律的运用、舆论的导向以及人心的相背等因素都将直接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选择美军战时对法律语言的掌控——从“战俘”到“战犯”称呼上的的变更这一点说明法律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 法律 战俘 战犯  作者简介:黄亦池,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内部人事管理行为是行政主体作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身份或财产利益,现行法律将其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本文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切入,分析了该理论的起源与修正,指出该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将内部人事管理行为部分的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并将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程序有效衔接。  关键词 内部人事管理行为 特别权力关系 重要性理论  作者简介:崔瑜,中国政法大学2013
摘 要 强制执行力是公证相对重要的一个法律效力,因为公证的强制执行力,强制执行公证因其对债权人的资金安全具有保障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信托制度是中国很早就引进的一个特殊的制度,近几年,信托发展的比较迅速,信托业务的发展,将信托业务类合同办理强制执行公证以保障债权人权益已经成为强制执行公证业务发展的一个新形势。本文旨在通过一个信托强制执行公证的案例,从法理以及实践意义中分析信托强制执行公证的办理
摘 要 我国《民法通则》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度,定义的法人是单位法人特征,而西方民法典的“法人”制度,其承认民法是私法,依据民法典设立的法人是私法人,虽然同称法人,概念却不尽相同。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民间组织”等诸多称谓变迁,从法律法规层面,社会组织被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分别依据相关的行政法规进行登记注册和管理,但是法人地位并没有得到明确。
摘 要 我国税收一直包涵着公平正义原则,特别是最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它的调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试从法理学角度探讨个人所得税调整的自然法依据,在法律的视角下深刻分析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深刻内涵。将对个税调节、分配的正义性,立法、执法的公平性两个方面做详尽阐述,以此来延伸法律思维,扩展法理学研究思路。  关键词 个税调整 正义性 公平性 自然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当今社会更是环境保护的新阶段。而且目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更是当务之急。现在,虽然各省市都在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愈发严重。而农村中的秸秆焚烧引发的污染更是越来越严峻,为此以秸秆焚烧致较大污染将公开通报的政策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再采取其他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
摘 要 沉默权是一项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确立沉默权能够保障司法公正,是落实无罪推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刑事被追诉人权利的机制。国家对沉默权的限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须保持沉默权的基本价值和精神,以期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中没有关于沉默权的规定,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沉默权原则的合理内核,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
摘 要 养老法律从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变迁,法律也有自己的变化与发展。法律与其社会基础契合与否,是影响其社会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变迁为切入点,对古今的养老法律制度作对比研究,以探究古今养老法律之间的差异以及古代法律制度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养老法律制度 社会变迁 老年人 权益保障 社会基础  作者简介:马云桥,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史。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价值取向是人在生活和教育环境中学习和经历的产物,因此在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会产生十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警察院校而言,因其警务化管理本身的制度化、规范化、目标化、与封闭化等特点,以及警察院校在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因素使得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引起重管理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重统一轻个性等弊端,这让警察院校大学生群体中极易萌生消极学习看重形式、急功近利、就业第一和唯做官论等过度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