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经过几年探讨,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例如第十一册《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字吗》,农村的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支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说清好与不好的理由。通过交际,能更全面地看问题。但是,农村孩子很少过生日,即使有也是一碗寿面两个鸡蛋。根本不可能请客吃饭。倒是在一些婚庆、佛事上大办宴席。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学生更积极地去观察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学生个个有理有据,异常活跃。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又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二、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住处交互来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切中繁杂,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
  2、教师描述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模拟社会生活实例法。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
  三、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重在引指、规范语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他个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四、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方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1、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期刊
经过一段有效教学学习,我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多思、善疑、不迷信,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多找几条路走,并且敢讲、爱讲、善变、爱争论,这对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几点体会总结出来,仅供参考。  一、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反思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对于数学教育教学更趋于复杂及多元化。让许多数学教师也随之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完善自己。  〔关键词〕热情度 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小学无疑是学习知识的新起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该怎样培养一个孩子做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更有影响力的人呢?我认为首先
期刊
一、引言  迄今为止,凡提到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 即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澳门政府教育司近年为配合七年和十年免费教育所领导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香港的目标为本课程(Target-Oriented-Curriculum),英国的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以及其它国
期刊
由于学生生源的特点,我们普通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低,学习英语的兴致不高,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而学生对英语之所以兴趣不高水平低,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英语单词掌握不住。为了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提高单词的记忆速度和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了研究。  一、了解记忆规律,提高学生自信心  英语知识浩如烟海,形象的、抽象的英语知识的获得,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离开记忆是根本无法办到的。没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界定是这样的:“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然而多少年来,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却仅局限于字、词、句、段、篇知识的传授,从文章结构入手,把一篇文辞优美,赏心悦目的文章,切割成零碎的知识点,对教学效果
期刊
一、调查的目的  未来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未来的中国人将生活在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他们将具有以往几代人更富时代特征的素质,而学会与他人交往是其中很重要的素质之一,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习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因此,学好语文学科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调查的具体目
期刊
杜威有一句名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现代课程理论愈来愈认识到:一切课程必须重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的整合,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语文课程自然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具体去实施这一点呢?首先,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已日趋淡化。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听见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女儿,是否可以考入理想的学校。读了高中会不会越来越笨?能不能考入理想大学?……在现今各类科学研究领域,以男性居多;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别企业的上层领导又以男性居多……这些现象使人们普遍认为:男生比女生聪明。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情况中是否也同样存在着人们所认为的这种情况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入了小
期刊
英语教师在一线的教学中,往往会体会到学生学英语有这样的变化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如何防止英语学习的这种分化现象?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及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在学习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