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趣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跟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所以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对任何一门学科都很重要,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学生不参与学习,调动积极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怎样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什么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总结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现有如下教学方法 。
  一、应重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可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钻研兴趣的一剂良药。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自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出现有话不说,甚至说假话的现象,被动地参与教学,学习兴趣也会严重受挫,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面对这一不良现象,教师应走进学生生活,师生平等对话,营造轻松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二、应重视对新知识的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是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深藏的奥秘。”“这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能迫切地想知道、思考和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模拟的发现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然而新知识的接触和领会,对学生本身来说,确实有一种发现的意味,这就和科学家的研究有一些类似之处。学生往往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愿意自己去想一想,做一做,探索那深藏的奥秘。一旦他们想出或做出时,就会感到十分愉快。这种情感又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练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始终处在“跳一跳就能摘下桃子”的状态中,既有学习的信心,又有学习的兴趣,自愿地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出一些比较疑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得出结论,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学习的兴趣就会浓厚。
  三、应注重对学生赏识和激励。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曾送给教师们这样的话:“准备好一百顶高帽给你的学生戴,让他们天天、堂堂课带着荣誉下课、回家。”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正是对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是学生成功的最直接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亲切热情的语言不但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促进思维灵活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结果来看,老师如果用通俗、活泼并富有表情的语言说话,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会从老师那里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来说,效果更为明显。在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除了对学生个体的激励外,还有更多的是以小组的总体表现来激励,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外成员竞争”的格局。除了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表扬外,也对某些不够完美的小组给予鼓励性质的表扬,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激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合作。这样,教师的赏识和激励使学生不断感到学有所得,从而获得自我激励的力量,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应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教材”不是“教本”而是“学本”“读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能,既要注意教材的基本结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即在教学中要讲组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还要讲艺术性,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有趣有味,有新奇感。情趣教学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把学生看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唯理性主义教学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视学生的发展为认知和情感两大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情趣教学更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若想挥洒自如地运用情趣教学,除了要具备博且精的知识修养外,还要对教育事业和所施教的学生满腔热忱,并善于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体现情趣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祖国语言的过程中,不但品味了语言的艺术美,而且感受到学习过程所具有的艺术美。
   五、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张扬自我的方式。现在初中的学生处在青春朦胧期,特别是男同学,总想法设法想展示自己,于是在课堂上接老师的话茬开玩笑,出个洋相,尽管这些让每个老师头痛,但是我们又不能强硬的制止,因为有些时候他们做出的事、说出的话让老师感觉批也不是、表扬更不行。比如上课有学生说话,老师在制止,马上就有学生大声说:别说话了,听老师的;又一个学生说:别说话,不然讲不完了;还有的说:别让老师生气;还有的说:吵什么吵,烦人;…….总之,七嘴八舌,看上去挺为老师着想,其实是在起哄。为了防止这些,我就尽量给学生说的机会,能让他们说的,我绝不说,比如定义的具体内容等。学生能分析的我绝不代劳,比如燃烧的三个条件。学生能自我总结的,我一定放给学生讨论总结。这样每一节课,我都仔细琢磨哪些知识学生能说出、能想到、能分析总结出来;哪些知识必须我讲。这样一分析,每堂课老师必须讲的知识不是太多。学生说的、做的很多,没有机会和时间在课堂上制造“突发事件”。我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到这样的学生身上,让说的感受成功,让看的产生说的欲望。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张扬自己个性的渴望。
  六、应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向上。情趣教学主要在于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所执着追求的。规规矩矩、七零八乱不是新课程教学,沸沸扬扬、七嘴八舌也不是新课程教学。
  总之,每一节充满情趣的化学课都要力求给学生带来思索的愉悦,使他们觉得老师的教法独特,言在意外,而又情趣横生,让他们爱学、乐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其他文献
在语文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语文课的教学之中,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实现这一点。  一、拓展合作空间,改变合作方式的单一化、形式化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在教学过程渗透这一理念,但合作的
期刊
我国面向新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也应该从传统教学追求高分、
期刊
作文个性的培养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其中语文思维能力是核心,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如何才能使学生具备创新的作文个性,使作文的表达个性化?  首先,要学会肯定,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必然呈现着多样化的写作个性。有的倾向于艺术型,有的倾向于思想型,有的二者平衡。艺术型的人或重实感、或重想象,一般擅长写记叙文、抒情
期刊
多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是语文高考试卷上的难点,大多数学生只是靠经验思考,凭感觉解题,盲目瞎碰,猜题押题,出现许多失误。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对文本理解不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学生审题马虎,解题步骤混乱,解题方法不当。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训练其正确的解题步骤、掌握恰当的解題方法。这样,学生提
期刊
三四月份,高三的语文复习已经进入到作文这一块了。每到此时,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就一笔带过了。虽然我们都知道作文在语文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得作文者得语文。可是学生的实际语文综合水平的确是不容乐观,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是很难有所成效的。那么怎么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能够有所提高,并且满足高考的需要呢,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了些行之有效的议论文训练方法。  议论文是高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学生也乐于接受,
期刊
随着2010年高考的落幕,2011年高考语文的复习又悄悄来临了。高考“语言表达”板块历来为高考“主菜单”的一道“金牌菜”,养眼夺目。如何在这块自主创新园地里播种出艳丽多姿的“创新之花”,也是考量一份高考语文“套餐”成败的关键。这部分内容12分的分值不算小,所以也是我们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特点,研究类型  1.特点:语言表达题形式自由,创新度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也正因为它的
期刊
一提到孔子,我们不觉想到“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圣人”等这些光环照耀下的形象,只能远远的仰视,如同仰视大成殿中那尊华装塑像。近年来,乘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的春风,我们七年级师生共同诵读《论语》。读着这些睿智朴素的名言,我熟读之余,不觉穿越千年风尘,渐渐走近这位长者,走近这颗高贵善良而又执著的灵魂。  在言行方面,孔子主张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把自己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当代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期刊
诗歌的题目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对于中学生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努力去寻找这些信息,总是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美”,例如了解到作者的心境、写作的目的、主观的情感和独特的手法,因此仔细地解题是学生赏析诗歌的一个首要步骤,也是关键的一步。  一、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了解作者的情感。诗歌的很多题目里面直接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如“喜”“怨”等,作者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本诗的情感,使得读者在解析
期刊
教育要求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现在,学校和老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性,不再单纯的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但有些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品格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有的只是通过加强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稍好一些的能够通过政治课上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如果上述两者做的较为深入的话,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运用好语文教学中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