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策略在学生英语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本课题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某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优秀英语教师的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教授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及效果。经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在从感知知识到习得、运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有效学习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负荷,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记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认知策略;英语学习;信息加工;个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
  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时,仍然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特点,很少传授有关的理解、记忆、提取、运用策略[1]。学生记忆词汇语法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打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积累知识,更需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2],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在较大范围和较大程度上提高教育质量[3]。
  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越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注重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技能等的掌握,学习难度也随之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改革大环境下,教师急需在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有效地进行知识整合,较好地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二、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需要学习者感知、理解、领会外界事物,并能进行有效的思考、记忆、分类,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因此,学习者不只是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而且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4]。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假定人脑中有一些内部结构,并有与这些结构的功能相对应的过程。
  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Bruner)于1956年提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加涅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特征,把人的学习过程分为两部分,即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解答问题,学会建立英语学科思维。将认知策略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从微观方面,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即大脑对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注意—领会—记忆—保持—提取—运用),从认知策略层面,详细、具体地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使用的认知策略(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迁移策略),以及提供这些策略的相关支架。拟解决的问题:
  ①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应该提供哪些相应的有效学习策略?
  ②每一种学习策略,具体如何实施?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某大学附属中学的L老师。L老师性格开朗,教学方式多样,深受学生爱戴。她在多年英语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较好。本文将探讨她在初二(5)班上英語课时的出色教学,从中总结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三)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观察和访谈两种方法,拟用采访提纲作为测量工具。
  观察法:对教师的整堂课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师课堂话语、学生课堂表现。
  访谈法: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在学生信息加工的每一个阶段所提供的学习策略及其对所用策略的看法。
  (四)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笔者到某大学附属中学听课,然后对执教的L老师进行采访。
  (五)数据分析
  1观察结果的分析
  重新研读课堂观察笔记,分析该教师讲授知识点的步骤,每个步骤的做法,分析该做法属于什么策略,然后撰写采访提纲。
  2采访结果分析
  首先,把采访录音转换为文字,对录音材料进行粗加工,分离数据,提取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舍弃与研究问题无关的内容。然后,将材料进行精加工,展示数据,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概括、归纳,分析教师在学生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阶段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每一种学习策略具体又是如何实施的。
  四、结果与讨论
  本节将展示对L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的结果(见表1)。
  由表1,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讨论。
  1领会阶段——注意策略
  在领会阶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上?在面谈中,L老师对这一问题做了如下回答:
  首先在课堂引入阶段,我会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知道我要做什么。不同的情境,用不同的声调。比如上戏剧课,自己的声调会明快一些,或者我会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或者唱歌,以此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当讲到重要知识点时,我会用彩笔画圈、画杠来标示重点,并使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加以强调。有时候,我会用一种启发式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将重点划出来。在学习前,我也会让学生先预习,找出这个模块的重点词汇。
  根据L老师的描述可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学习内容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融入课堂,积极思考,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习得阶段——复述策略
  在习得阶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L老师做了如下描述:
  对一个新的知识点多次重复,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多种方式的重复可以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为了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我常常让他们即学即用,有时候我会抹掉知识点一半的板书,剩一半,让他们试着回忆。课程结束前还会给他们做本节课的小结,再次强调重点。
  根据描述可以知道,该教师喜欢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重复记忆知识。这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在课堂上观察到,该教师让学生记忆标题,先由慢到快齐读了几遍,接着全班背诵,再接着一列一列地背诵,最后又让全班一起背诵。该教师经常采用即学即用的策略,及时训练学生的反应力、记忆力,为信息的存储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做准备。根据笔者的观察,在课前,该教师请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听写单词、句子,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听写,之后带着学生一起复习前一天学习的知识。该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定期引导学生复习。按照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经过筛选进入大脑的知识,只在短时间内保留痕迹,如果不经过重复和强化,这些痕迹很快就会被冲淡,人就会遗忘[5]。因此,及时复习有助于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存较长的时间。
  3保持阶段——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在保持阶段,关于精细加工策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技巧轻松、快速地记忆知识点?下面是L老师的描述:
  英语有很多语法规则,教师应该采用循序渐进式、阶梯式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学完所有的规则后要给学生做一次全面的总结。比如学习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课本编排得很好,单词的呈现也很科学,先是呈现在词尾加s,然后加es,再到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加es。我常使用一些顺口溜帮助他们记忆。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既有趣又有效。
  根据该教师的描述可知,该教师喜欢循序渐进地教授知识点,然后再做总结。为了让学生轻松、快速记忆,她会运用联想法,比如编顺口溜。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法规则可以用联想策略化难为简,既便于学生掌握理解,又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保持阶段,关于组织策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更加清晰、有条理地永久存储在脑海里?下面是L老师的描述:
  英语中某些语法点有很多规则。以形容词的比较级为例,形容词变为比较级有很多种方法,有的在词尾直接加er或者加r,有的变y为i再加er,有的双写词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r,有的在词的前面加more。对于这些情况,我先从加er开始,然后到以e结尾加r,再到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慢慢地变化,慢慢地告诉学生。教材呈现的形容词由简到繁,先是单音节词,然后是双音节词,再到多音节词,最后到不规则的词。教材编排得很好、很科学,方便我们教,也方便学生学习。学完所有规则后,我会列一些图表,画一些框架,指导他们进行总结。
  根据该教师的描述可知,该教师为了让学生将知识更加清晰、有条理地存储在脑海里,采用了组织策略中列图表、列框架的方法。利用图表、框架的方式进行总结,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复习。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既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回忆阶段——提取策略
  在回忆阶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顺利地回忆或者背诵出来?L老师说:
  我会为学生埋下提取信息的线索,或者给他们提示。如果没有线索,让学生自己去回忆、复述,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入手,也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学习一篇叙事文章,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并提示学生从5个W和1个H去回忆,即when,where,who,what,why,how。如果学生能够回答这几个疑问词所对应的内容,就基本上把握了文章内容。有时候我会提供一些关键词,比如人物的名字,学生根据人名联想该人物做了什么;或者我会提供某些动词,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动词联想这个动作是谁做的;有时候我会给出宾语,让学生回想这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
  根据该教师的描述,该教师喜欢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从大脑中提取学过的相关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知识的有效提取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提取有关信息时,有些是信手拈来,有些比较困难。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逻辑上和形式上的联系,能及时建立起联系,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反,如果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存储和提取就存在困难,学习也会变得更吃力。此外,该教师让学生根据时间、空间顺序的变化回忆文章,或者根据一连串图片复述文章,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信息提取策略。
  5运用阶段——迁移策略
  在运用阶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新的知识?L老师认为:
  学完一个新知识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很关键。比如学习there be句型,我会呈现图片,或者借助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让他们来描述,学生们也很喜欢这种方式。再比如学习现在进行时,我会让一些学生做动作,另一些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他们所做的动作。或者,我会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然后指导他们用现在进行时对视频里的人物、事件进行描述,写出句子。
  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活动和多媒体,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情境,让知识真正用到实处,提供各种不同情境给学生运用知识,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6反馈阶段——强化策略
  在反馈阶段,学习新知识后,教师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如何通过反馈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L老师对这一问题做了如下回答:
  我会用考试、作业、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我會及时给予反馈。如果他做得好,我就给他一个“OK”,或者“A+”,这样他会知道自己做得不错,会很开心。对于写得不好的同学,我会在作业本上画圈,写上为什么这个地方错了,或者直接给学生留言,让他下课后来找我。   根据L老师的描述可知,该教师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点后,用考试、作业、提问等方式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做得好的学生,教师会给予表扬,让其获得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做得不好的学生,教师会特别关注该生为什么做不好,会用画圈、写留言的方式,及时帮助学生弥补疏漏的知识,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有效反馈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能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认知和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良好的师生互动。
  五、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在学生从最初感知知识到最后习得、运用知识这一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学习策略。第一,领会阶段,运用注意策略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上,反过来,学生明确重点后会更加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有效的注意策略包括提高声调感染学生,用彩笔标示重点,播放视频,唱歌,运用启发式的语言和带感情色彩的词汇,预习,等等。第二,习得阶段,运用复述策略。英语语法、单词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保留在记忆中。复述策略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应该是多种方式的重复,这样可以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即学即用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回忆,为信息的存储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做准备。根据记忆规律,定期复习能帮助学生更高效轻松地记忆知识,减轻学习负担。第三,保持阶段,运用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能将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丰富新信息的意义,帮助学生轻松、快速地记忆知识点。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归纳总结、联想法、编顺口溜、联系实际生活、比较法等。组织策略可以使知识更加清晰、有条理地存储在脑海里。组织策略有列图表、列框架、组块记忆法等。第四,回忆阶段,运用提取策略。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回忆学过的知识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埋下提取信息的线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网络。英语教学常用的提取策略有运用5个W和1个H,运用时间、空间顺序,提供人物名字、动词、宾语等。第五,运用阶段,使用迁移策略。教师提供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新知识,有利于巩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提高兴趣。常用的迁移策略有利用图片、实物、生活场景、活动、多媒体等。第六,反馈阶段,运用强化策略。学习新知识后,教师应及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以强化其学习动机。常用的反馈策略有考试、作业、提问、表扬等。
  经过此次研究,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策略,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进行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提供情境增强学生的语感,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方式,指导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研究的对象仅限于一名老师,调查对象狭窄,缺乏对比调查,以及没有对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情况进行调查等。今后的研究应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多角度、多方式地探究影响认知策略使用的因素,如男女生使用认知策略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使用认知策略的差异等,从而讓教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本乐.认知策略在中学生词汇学习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3(12):19-20.
  [2]付洁.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35-39.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周学军.外语阅读策略及其个体差异[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5]穆文娟.浅谈成人英语单词学习中的记忆方法[J].校园英语,2017(8):60.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文化事件,中美两所高中的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分别上了一堂辩论课和一堂微写作课。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通过梳理和比较这两堂课的流程,并探究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发现这两堂课存在诸多相似点,且均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也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如课型定位、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扮演的角色等。  【关键词】鲍勃·迪伦;核心素养;比较研究  2016年,美国歌手
期刊
【摘要】文言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没有一定量的文言阅读积累,语感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将课文读“宽”,把教材读“厚”,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学应倡导长文长教,倡导阅读完整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整本书,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鸿门宴》;文言文;长教;文化視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先贤们的嘉言懿
期刊
【摘要】“怕”在话剧《雷雨》中是高频词汇,不同的序幕(尾声)、舞台提示和人物台词中均有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即便是同一幕、同一场合、同一人物,“怕”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其内涵指向也有明显差异:有恐惧,有关心,有否定,有推测。鲁贵、鲁四凤、鲁侍萍等人物角色,通过“怕”这个核心词汇,在无意识之中传递出了自己隐藏压抑的心声。对《雷雨》“怕”一词的单独提出,梳理不同人物“怕”的指向,解读“怕”的不同内涵,
期刊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法而忽视其实际背景,回到了数学大纲教材的老路,失去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良好机会。事实上,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运用视觉化表征既能呈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又能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图解法、解题程序框图等连在一起,使视觉化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着信息的组织、解释和利用
期刊
【摘要】概念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的概念存在着特殊性,其概念的外围并不严谨,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概念是一個重要的课题,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造多样性方法。同时,师生一起寻找绘本与概念之间的关键联系,也不失为学习概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绘本;
期刊
【摘要】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可以运用分类思想帮助学生由认识知识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整理、分类、概括提升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分类;梳理;分享;分层;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复习”。  二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中,直观操作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数的观念,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践行新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数学实
期刊
【摘要】数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素养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方面的价值,然后结合改进前的教学环节逐一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关键词】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数学素养;数学学科能力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解决我镇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教学理念陈旧、合作低效、轻视算理、算用分离等现状,本文通过关注前测、规范合作、讲清算理、算用结合等方面,探讨基于MS-EEPO操作系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此模式以学生为本,以落实知识点、能力点、考点为目标,使重视教师的“教”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的落实情况,梳理初中化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化学肥料”的教学为例,分析初中化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体现。该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深入挖掘课题的教育价值,整合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基于主体情感体验策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实施多元评价,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渗透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