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华丽的外衣,让课堂轻装上阵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面临不少挑战。时下,教育界带有作秀和表演成分的“公开课”“观摩课”长盛不衰。一些学校也敞开校门,邀请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观看教师是如何上课的。但是,怎样评价一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包括有些教师在内,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肩负着很多任务: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让学生会自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好课到底怎样来评判?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如果没有人来听课,课堂又还原以前的常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学案习题源源不断,这样学生累,老师也累。祛除课堂看似热闹的表面,还原课堂的本质诉求,是教师和学生所渴望和所期待的。
   二、从课堂本身的要求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脉络清晰。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使整堂课的教学都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2.课堂教学要简洁、明确、高效,针对性要强。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也必须面临横向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考试中获得领先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呢?那就是要提高平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二是规律性地解决由内容转化成的具体问题,三是巩固、内化,形成稳定的能力。其中带有根本性的是第一点,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呢?应从三方面入手把握:首先,要熟读课标,把握阶段性的知识能力目标;其次,综合研究执行新课标的地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第三,了解本地区“语文权威”的语文观,深入解读《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深度把握本地区的高考方向。这三方面要分别进行,但最后必须进行整合,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确定了学练内容,课堂才具有了根本的针对性,也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的问题。
   三、从教师自身的素养来看,应在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努力
   1.心态健康,焕发人格魅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的责任更大,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了。应当看到教师的生命价值,教师既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教师不能用常人的心态、情感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应从教师角度去审视处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自我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批判自我,超越自我。要学会反思,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的能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理念新颖,博采众长,风趣幽默。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读书是丰富知识和理念的“源头活水”,不仅是为人师者的发展所需,更是教师的职业尊严所系。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不仅是指读课本、教参,而要读各种各样的书,使自己做一个“杂家”。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各类教科研杂志和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高屋建瓴,从宏观上科学地把握教学方向。
   四、从课堂生成的师生诉求来讲,好课的表现还应该有以下这些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
   一堂好的课,应该能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达“好学”的境界。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就广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要看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2. 要有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3.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是再困难的学生。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真正的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才可能会成为有效的、成功的教学课堂。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阅读,既要钻进去读,又要跳出来读。   一篇文章,精读,即“熟读精思”,追根溯源,该咬的咬,该嚼的嚼,细细品味,心领神会,即所谓“钻进去”。但人脑不比电脑,不能过目不忘,人脑也不是简单的记忆,还要创新,单单精读是远不够的,泛读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精读,是解剖麻雀;泛读,是漫天撒网。泛读,相对“精读”而言,即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从文本中走出来,所谓“跳出来”。   要
期刊
每当上阅读课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课桌上,只是摆着一本书,既没有本子,也没有笔,更有甚者,有的同学干脆只用一只手按着书,另一只手还在干别的事情。这样阅读,只是文字从眼前过一遍而已,可谓水过地皮湿,收效是非常低微。这样下去,即使时间再长,又会给学生带来什么益处呢?为了改变这种阅读习惯,要学生养成有效的阅读习惯,我思索了很久,决定采取措施,尝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期刊
学讲课堂模式已经在全徐州得到迅速的推广,各地围绕学讲课堂模式开展各种研讨、实践探索都得到几乎一致的肯定。用一种模板去建构另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学习形式,如果创新的教学方式适合自己,那这种模板肯定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模板不会被复制。   “学讲方式”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
期刊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文言文的字词句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是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索求知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讲《扁鹊见蔡桓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中考语文命题不断发生变化,使得语文复习模式呈现多格化的趋势,但总的来说,仍属于考练和讲析相结合的流线型思路。面对这种命题思路,复习中常常出现的讲得精、练得多但收效甚微的状况,导致广大师生陷入困惑的境地。2016年中考即将来临,新的《考试大纲》表明今年语文命题的内容和形式又将出现变化,对此又该如何应对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采取
期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先要有米,作文,也要先得有“米”。尤其是写景作文,需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好景物。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只有从人体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多角度观察去发现和感知,抓住景物特征,才能充分认识与把握。   一、抓住不同时间的景物变化   不同的时候,景物不同,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让学生观
期刊
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老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创设自学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教给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
期刊
电化教学即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育方式。21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 “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股强劲东风冲击之下,教育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革命,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基础学科,更是与多媒体技术相见恨晚。多媒体技术不光是现代科技改善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大发现,也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语文
期刊
古典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学生在这道题上都丢分严重,原因在哪里呢?从历次考试的试卷分析中不难看出,根本原因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进入不到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体会不到诗人要抒发的情感。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体会感悟,重视古诗本身传达的内容,从而读懂诗歌。   首先,
期刊
先秦诸子中,孔子像一位君子,庄严正定温文尔雅,让人敬佩;孟子像一位辩士,舍我其谁咄咄逼人,让人信服;韩非子更像一位行者,怀才不遇孤单冷峻,让人同情。说起庄子,却让人为难,他身份多变,他是思想家,是诗人,他像流浪汉,像隐士;他尖锐犀利,慷慨激昂,多愁善感,激情浪漫,谬悠荒唐,汪洋恣肆……也许,他更像一位至情至性的谪仙人,以他的睿智开示着芸芸众生!   荒唐无端有深情。看多了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