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话语权利的阳光呈现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谢络绎以通俗性长篇小说《恐婚》《卡奴》 《外省女子》 走上中国文坛,最近两年她转向严肃性的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在全国一些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上陆续发表了《少年看到一朵牡丹》 《到歇马河那边去》 《丁字出头》 《昏以为期》《无名者》 等小说,这一串串累累的硕果,无庸置疑地表明她已经进入了湖北作家的生力军阵营。
  谢络绎的小说对细节的捕捉很精练和明晰,她也利用时空转移,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营造一种新的氛围,构建了她言说世界的另一种独立方式。
  福楼拜曾说,像写历史或史诗一样写日常生活可能是一种荒谬的举动。他试图“悬在抒情和通俗这个双重深渊之间寻找到小说的特性所在”。谢络绎似乎颠覆了这种观念,她是像写历史或史诗一样写日常生活的,作为一种文学信仰的表达。《到歇马河那边去》是一篇极精致的小说,写得很唯美与惨烈,有着戏剧性的冲突效果。一边是像山楂树一样的青涩之恋,从简洁的对话中清纯地表达出来。“吃了不少苦吧,来一趟不容易。”“比起在家里熬,还是容易些。”“在这里一样熬。”“还是不一样。”直到情欲的燃烧像两只猛兽温柔的纠缠,最后因为想夜更温暖一些,更有人性的自然的光泽,让生命戛然而止。母亲和女人都徘徊在错综复杂的的无意识状态,一边是沉静的欲望,另一边是溢出来的燃烧的欲望。这是在人性洼地中凸现出来的身体语言和梦幻般女性想像。
  这不仅是艺术的真实,更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真实。在这里,女人的情欲是唯美的,是正常人伦范畴的情欲渴望。
  小说最后的结尾:她太冷了,她想跑,却不知道该对着哪个方向。简洁地阐释了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无助感。
  法国诗人瓦雷里说:“我的诗,甘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而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而我要说的,我愿意读一个一流作家的作品一千遍,而不愿意读一千个三流作家的作品一遍。无疑,谢络绎是属于前者。《昏以为期》对两性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嬗变,对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冲撞,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解放,女性心理的波涛与日常生活姿态再现了一种多元、立体的图景。既有女性姿态的柔和婉约,也有由爱而衍生情欲的坚硬拒绝。
  谢络绎以纯净、内敛、平和从容的笔调,向读者展现了世俗平凡生活表象之下潜藏的暗流波涛,特别是心理刻画上的维妙维肖,女性内心的陷落与挣扎,叙事充满张力。她既有女性立场,又有客观思考,超越了性别视域和局限。一种女性的敏锐触角,始终洋溢着母爱和责任的主题,这是对人性的唯美升华,让我们闻到了她灵魂深处的花香。表面现象的溃散或说溃败,可以聚集巨大的喜悦,集合着再一次寻找和出发。我们的心柔软下来,然后有爱,而爱是我们生命值得去活的唯一理由。
  人生是最大的艺术,谢络绎能够在女性自省和自觉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她深谙用最小的代价活出最大的生命的质量,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这样的写作者长久保持一份尊重和敬意。
  (作者单位:自由撰稿人)
其他文献
一、五四历史的“原点”  重返五四的声音又要响起来。一种难解的五四情结,一种集体的历史记忆,促使中国当代知识学人一次次踏上历史朝圣之路。年年五四今又逢,百年烟云话从容。五四故事从来多,此番回溯味几重?对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氛围养成的人文知识分子而言,每一次五四的重提,都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次确认,也是再次表明知识分子独立学术品格和精神立场的姿态的一次集体出场。然星移斗转,风物长新,年年岁岁
期刊
读阎刚小说有一种遥望故乡的感觉——微茫的熟悉感,因其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的笔法,故有熟悉之感,又因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诸多笔法的创新,乃至于纯然新奇、陌生的美学风格,故有“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体验。小说集《清明上河图》把笔者这种感觉都集中起来了。  一、沉重的道义担当  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文以载道”、道义担当之理念,被叙述的众多故事、众多人物特别是主角无不以道义担当为使命,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完成小说的叙
期刊
告别了高歌猛进的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在诸多新异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的不断推动下,仿佛静水深流,于恢复学术研究的厚重、严谨与节制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入,呈现出更为多元、广阔、丰富的学术格局。就其要者而言,约略可分为四脉:[1] 王瑶式的文学史研究继承了古典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植根实证、不尚空谈,气象阔大、方正庄严,依旧是当下文学史研究的主流;启蒙主义的文学史研究,是从1
期刊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非虚构文学奖的作品《底色》为例,探讨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  四十多年前军旅作家徐怀中接到一项任务——要深入越南南方进行战地采访。接下来作者没有描写战地情景,却开始叙述他某次
期刊
石涛在其《画语录·氤氲章第七》中提出“氤氲”说,[1] 使“氤氲”成为其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氤氲”是中国画,尤其水墨画存在的一个现象、状态、类型、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其旨趣与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意境、韵味、气韵、灵动、自然、淡泊、生气、活力等相同、相近、相关,具有含蓄、朦胧、模糊、蕴藉、隽永、回旋等审美特征。绘画“氤氲”不仅关涉到笔墨工具与形式构成问题,而且关涉到艺术本体论
期刊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及其关于“意义”的叙事,通过一种“全民阅读”的方式,发挥着对民族创伤的治疗性作用,从而介入并推动着政治和解与社会发展,但是这个效果的获得并不是完全来自文学的自觉性行为,相反,政治实践仍然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主要推手。如果仅仅限制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似乎只是充当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配角,但是换一个角度观察,文学在配合意识形态推动社会走向正轨的同时,却萌生出了摆脱他者控制的主体性意识,这一意识
期刊
两年前,我诚惶诚恐地叩开了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这扇对我来说充满吸引力又有点神秘的大門,一张和蔼的笑脸从书山高摞的办公桌后抬起,他,就是此文的主人公——吴新斌先生。  早先闻听吴新斌先生不仅是剧协干部,亦是一名出色的戏剧评论家,身兼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数职,又是国家“文华奖”评委……我还担心在这么多头衔和光环下的新斌先生会不会难以接近?接触以后发现,生活中的新斌先生十分随和、健谈,每次求教于他,我都受
期刊
程春利在他的画中所追求的是一种诗的境界,一种诗意的美。所谓诗境也就是无任何世俗功利目的的纯粹的审美境界。  春利曾经有一种审美经验:说自家门前池塘对岸的几枝芦苇,在逆光中别饶情趣,而走近看时却又索然无味了。本来审美就是有条件的:距离、角度、环境乃至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都是决定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距离就像一面筛子,它把多余的杂质和造物者的败笔都筛掉了,才显出本质的美来。这使我想起一位技艺深湛的
期刊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当代戏剧丛论》,是作者吴新斌2008年以来所撰写的戏剧理论评论文章的汇编。如同书名所言,当代戏剧艺术在“新语境下的话语重构”,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新斌本人多年来对于戏剧事业的那份执着和坚守,本书中那一篇篇勤于思考、富于新见的美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新斌其人。  当年认识新斌时,他还是一位戏剧界的新兵,年不及而立,却已经担当起主
期刊
作者简介:  吴新斌,1973年生于福建武平。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剧谈》杂志主编,福建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近年来,在从事剧协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和研究当代戏剧的创作与发展。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戏剧》《剧本》《艺术评论》及文化部《艺术通讯》等报刊发表戏剧论评文章百余篇。出版戏剧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