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愈发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研究生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服务。本文基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探寻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环节逐一筛查,主要侧重点放在探究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实验室建设、科学的导师指导形式及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措施等方面,以期所得结果更加适用于船舶电气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
关键词:船舶 协同培养 模式 复合型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建设体系的重要一环,培养出适应于当代社会进步与发展脉搏的人才是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且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不仅要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打好“攻坚战”,更要为国民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工作。
一、协同培养
1.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学界对于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概念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是在“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也称“教学—科研—生产”模式,由李盛兵(1997)所提出,主要是指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该模式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侧重于大学和企业两个宏观的联合培养主体;后又有杨卫(2006)基于研究生、导师以及培养环境三者间关系的考量提出“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从而实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协作”到“协同”的话语转换,并引起学界的竞相关注。截至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力提升计划”已实施了几年,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黄正夫、易连云(2014)认为“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突破创新体制的局限性,消除专业、学科边界,激发研究生培养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汇聚,充分发挥各项创新要素的潜力,实现不同培养主体深度合作的理论、实践与途径。该提法将学科资源、地域资源和国际资源等也纳入了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视野。基于学理性的分析,杜栋(2014)等人提出“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依据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和途径,把研究生培养看作是一个协同系统,参与培养的校企双方都是依附于这个协同系统的子系统,而组织、资源信息和过程则是架构该模式的四个理论模型。
2.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具体实践研究。无论是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还是“协同式”培养模式,落脚点最终都在研究生教育活动的实践中,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目标、理念、过程、管理以及如何推进等多个方面。王全林(2005)认为,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造就应用型与開发型研究人才为目标,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在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管理与共同负责行为贯穿其中;同时,针对如何进一步扩大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孙崇文(2005)提出可在兼职导师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张、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多种尝试以及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的局部探索等方面推进体制创新。进入协同创新的语境下,学者对研究生协同培养中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融合、高校内部和外部系统的互补更为关注:杨卫(2006)认为,把握好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双重性角色,并坚持和谐、激发和多赢的三项理念,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徐亚清(2009)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要做到管理协同、知识技能协同以及资源协同等;同时,在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体系、研究生内外质量保障等方面也要积极协同,以促进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学者从单一类型(学术型/专业型)的角度关于研究生的协同培养进行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特定的学科及方向。从实践来看,研究生的“协同”培养较之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更为全面、系统和制度化,因而层次也相对较高,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而言,学界的探索和研究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黄正夫和杜栋等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两年内该主题研究的最新趋势。黄文指出,学科融合和科技全球化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要消除各培养主体间的体制因素障碍,跨越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实施层次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由此论证并提出了构建完善丰富的导师协同培养体系,培养主体内部的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间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政、产、学、研、用及国际不同培养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机制等路径,以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而杜文除了在导师队伍、研究生个体上提出协同要求之外,还就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大研究生培养系统的协同进行全面思考,并提出了“研究生协同培养联盟”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此前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
近年来,为了人才多样化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基于多学科多方向交叉的复合型研究生问题上来,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C9联盟科研院校已进行了多年的通过学科交叉及专业协同训练来培养复合型研究生的实践,进而也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且正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二、船舶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特殊产业,船舶产业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特质,船舶产品往往建设周期较长、消耗人力财力较大。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每天都在更新和进步,而中国本身这些方面就落后于资方造船强国,所以中国海洋事业要想得到很快的发展,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但现在我国在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愈发表现出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学科专业建设落后。大多数高校仍然奉行着陈旧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材使用方面缺乏先进性,跟不上当今船舶类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整体行业发展连接度不足;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表现出过多的趋同化,培养的学生知识技能不够全面,没有在一开始就以企业应用为目标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在教学模式方面表现为仍然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课堂教师讲授知识主要放在组织学习上,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没有主动地、完整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获得知识效果不佳。 2.教师队伍建设单一,不重视交叉多学科应用型教师的培养。高校的办学宗旨是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基于良好的教学实践基础,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教育过程,为社会输送具有职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高校在对教师的招聘过程中,过于侧重对于学科性人才的引进,这一类型的人才大都是在研究型,学术型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较为缺乏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缺乏行业内,企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更不要谈较好地将其与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了。长此以往,会表现出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当前行业发展的步伐,这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发展的阻碍作用不容小觑。
3.教学课程体系陈旧,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相脱节。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处理较为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即面对企业高端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院校在以往的授课实践中常常把关注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中,而没有将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融入到教学体系的规划中,不注重相关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存在实习基地完善程度低,学习和实践衔接度不高,学生对如何运用所学的内容以及今后要从事何种职业缺乏没有直观深刻的体会,这使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建设成为海洋强国之梦的心愿愈发强烈,给涉海行业尤其是船舶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随着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船舶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船舶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高校研究生培养正式输出这种人才的关键。人才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把人才战略深入落实,大力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气、轮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科,培养具有优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类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在于更多更好地挖掘复合型、创新型研究人才。下面在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相关问题。
1.从专业协同的观念出发,探寻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考虑到不同学生受不同教育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克服其“专业而专”的传统思维定式使之成功成才,在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达到培养复合人才的目的,进而制订严密的培养方案。为适应船舶类未来的发展,把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船舶轮机、船舶电气专业协同培养人才,更好的适应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与实际接轨,进行学科交叉和专业协同培养,对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具有积极意义。
2.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思考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分清主次,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主,同时兼顾满足培养研究生的实验的要求。依托交叉学科复合专业的优势,将船舶与海洋工程做为基础,通过集结船舶轮机、船舶电气方面的資源,结合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建立复合型的专业实验室,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舰船系统的最新技术提供实验条件。此外,实验室的建设是要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船舶电气等专业同学找到合适的契机来共同完成项目,对其学术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3.从导师与学生角度出发,改革二者评价形式。为了培养输送复合型知识人才,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手段及学生评价体系。为建立科学的教学手段,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3.1以创新作为推动,凝练教师体系。从近年来研究院校的情况来看,复合人才课程较为缺乏,这样收效甚微。而与之对应的是知名教授博学多才,并凭借其在多重领域所取得的杰出的研究成果而闻名遐迩。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知名教授的复合型背景为研究生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深化前沿研究成果,则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工作安排角度,对于承担国家各类大型项目的导师来说,可以增加其授课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中来,增强其创新力。同时,一个研究生要有两位导师作指导,正导师即研究方向与研究生的方向一致的导师,副导师则主修其他相近学科。这样,在得到本专业指导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得到副导师的帮助。
3.2以实践为重要衡量因素,提升学生重视。学习成果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当需要对其多种能力进行评价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着重考量。既要考核其基础研究、实验水平以及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考查他们的与人合作、交流。
3.3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增强复合教育程度。研究生的复合处理问题能力如何增强,主要在于教学是否实践性强,如何运用科研试验仪器以及设备处理实验数据,都会增强其处理问题能力与团队协调能力。依托研究生培养部门已有的科研基地等场所进行专业化教育教学是关键所在。合理地最学生应对行业发展要求,进行实验实践将决定于学生日后能否在复杂的工作岗位中独当一面。
四、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体现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针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深度探讨,力求在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跨越理论到应用两者的差距,并真正掌握其多重复合能力,目的是在研究生教育的较短时间达到兼具概念知识与动手操作于一体的高端综合型人才。最后,由于大环境下船舶电气复合型人才数量需求呈上升态势,而相近专业如果综合比较不难发现,如何培养复合型船舶类人才、如何利用此类人才以及如何发挥此类人才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将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曾庆军,戚爱春.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电气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2]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3魏昕.高职院校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教纵横,2011,12.
[4]赵晖.高职院校船舶电气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5]张新慧,胡希同,纪凤坤.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
[6]葛金田,孙晓莹.产学研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J]物流与工程管理,2013(12).
[7]孟成民.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J].科技管理研究 ,2011,(14).
关键词:船舶 协同培养 模式 复合型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建设体系的重要一环,培养出适应于当代社会进步与发展脉搏的人才是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且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不仅要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打好“攻坚战”,更要为国民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工作。
一、协同培养
1.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学界对于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概念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是在“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也称“教学—科研—生产”模式,由李盛兵(1997)所提出,主要是指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该模式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侧重于大学和企业两个宏观的联合培养主体;后又有杨卫(2006)基于研究生、导师以及培养环境三者间关系的考量提出“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从而实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协作”到“协同”的话语转换,并引起学界的竞相关注。截至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力提升计划”已实施了几年,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黄正夫、易连云(2014)认为“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突破创新体制的局限性,消除专业、学科边界,激发研究生培养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汇聚,充分发挥各项创新要素的潜力,实现不同培养主体深度合作的理论、实践与途径。该提法将学科资源、地域资源和国际资源等也纳入了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视野。基于学理性的分析,杜栋(2014)等人提出“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依据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和途径,把研究生培养看作是一个协同系统,参与培养的校企双方都是依附于这个协同系统的子系统,而组织、资源信息和过程则是架构该模式的四个理论模型。
2.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具体实践研究。无论是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还是“协同式”培养模式,落脚点最终都在研究生教育活动的实践中,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目标、理念、过程、管理以及如何推进等多个方面。王全林(2005)认为,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造就应用型与開发型研究人才为目标,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在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管理与共同负责行为贯穿其中;同时,针对如何进一步扩大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孙崇文(2005)提出可在兼职导师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张、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多种尝试以及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的局部探索等方面推进体制创新。进入协同创新的语境下,学者对研究生协同培养中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融合、高校内部和外部系统的互补更为关注:杨卫(2006)认为,把握好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双重性角色,并坚持和谐、激发和多赢的三项理念,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徐亚清(2009)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要做到管理协同、知识技能协同以及资源协同等;同时,在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体系、研究生内外质量保障等方面也要积极协同,以促进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学者从单一类型(学术型/专业型)的角度关于研究生的协同培养进行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特定的学科及方向。从实践来看,研究生的“协同”培养较之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更为全面、系统和制度化,因而层次也相对较高,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而言,学界的探索和研究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黄正夫和杜栋等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两年内该主题研究的最新趋势。黄文指出,学科融合和科技全球化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要消除各培养主体间的体制因素障碍,跨越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实施层次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由此论证并提出了构建完善丰富的导师协同培养体系,培养主体内部的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间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政、产、学、研、用及国际不同培养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机制等路径,以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而杜文除了在导师队伍、研究生个体上提出协同要求之外,还就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大研究生培养系统的协同进行全面思考,并提出了“研究生协同培养联盟”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此前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
近年来,为了人才多样化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基于多学科多方向交叉的复合型研究生问题上来,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C9联盟科研院校已进行了多年的通过学科交叉及专业协同训练来培养复合型研究生的实践,进而也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且正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二、船舶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特殊产业,船舶产业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特质,船舶产品往往建设周期较长、消耗人力财力较大。世界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每天都在更新和进步,而中国本身这些方面就落后于资方造船强国,所以中国海洋事业要想得到很快的发展,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但现在我国在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愈发表现出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学科专业建设落后。大多数高校仍然奉行着陈旧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材使用方面缺乏先进性,跟不上当今船舶类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整体行业发展连接度不足;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表现出过多的趋同化,培养的学生知识技能不够全面,没有在一开始就以企业应用为目标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在教学模式方面表现为仍然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课堂教师讲授知识主要放在组织学习上,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没有主动地、完整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获得知识效果不佳。 2.教师队伍建设单一,不重视交叉多学科应用型教师的培养。高校的办学宗旨是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基于良好的教学实践基础,为学生提供完备的教育过程,为社会输送具有职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高校在对教师的招聘过程中,过于侧重对于学科性人才的引进,这一类型的人才大都是在研究型,学术型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较为缺乏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缺乏行业内,企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更不要谈较好地将其与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了。长此以往,会表现出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当前行业发展的步伐,这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发展的阻碍作用不容小觑。
3.教学课程体系陈旧,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相脱节。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处理较为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即面对企业高端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院校在以往的授课实践中常常把关注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中,而没有将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融入到教学体系的规划中,不注重相关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存在实习基地完善程度低,学习和实践衔接度不高,学生对如何运用所学的内容以及今后要从事何种职业缺乏没有直观深刻的体会,这使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建设成为海洋强国之梦的心愿愈发强烈,给涉海行业尤其是船舶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随着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船舶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船舶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高校研究生培养正式输出这种人才的关键。人才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把人才战略深入落实,大力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气、轮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科,培养具有优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类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在于更多更好地挖掘复合型、创新型研究人才。下面在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相关问题。
1.从专业协同的观念出发,探寻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考虑到不同学生受不同教育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克服其“专业而专”的传统思维定式使之成功成才,在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达到培养复合人才的目的,进而制订严密的培养方案。为适应船舶类未来的发展,把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与船舶轮机、船舶电气专业协同培养人才,更好的适应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与实际接轨,进行学科交叉和专业协同培养,对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具有积极意义。
2.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思考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分清主次,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主,同时兼顾满足培养研究生的实验的要求。依托交叉学科复合专业的优势,将船舶与海洋工程做为基础,通过集结船舶轮机、船舶电气方面的資源,结合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建立复合型的专业实验室,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舰船系统的最新技术提供实验条件。此外,实验室的建设是要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船舶电气等专业同学找到合适的契机来共同完成项目,对其学术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3.从导师与学生角度出发,改革二者评价形式。为了培养输送复合型知识人才,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手段及学生评价体系。为建立科学的教学手段,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3.1以创新作为推动,凝练教师体系。从近年来研究院校的情况来看,复合人才课程较为缺乏,这样收效甚微。而与之对应的是知名教授博学多才,并凭借其在多重领域所取得的杰出的研究成果而闻名遐迩。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知名教授的复合型背景为研究生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深化前沿研究成果,则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工作安排角度,对于承担国家各类大型项目的导师来说,可以增加其授课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中来,增强其创新力。同时,一个研究生要有两位导师作指导,正导师即研究方向与研究生的方向一致的导师,副导师则主修其他相近学科。这样,在得到本专业指导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得到副导师的帮助。
3.2以实践为重要衡量因素,提升学生重视。学习成果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当需要对其多种能力进行评价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着重考量。既要考核其基础研究、实验水平以及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考查他们的与人合作、交流。
3.3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增强复合教育程度。研究生的复合处理问题能力如何增强,主要在于教学是否实践性强,如何运用科研试验仪器以及设备处理实验数据,都会增强其处理问题能力与团队协调能力。依托研究生培养部门已有的科研基地等场所进行专业化教育教学是关键所在。合理地最学生应对行业发展要求,进行实验实践将决定于学生日后能否在复杂的工作岗位中独当一面。
四、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体现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针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深度探讨,力求在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跨越理论到应用两者的差距,并真正掌握其多重复合能力,目的是在研究生教育的较短时间达到兼具概念知识与动手操作于一体的高端综合型人才。最后,由于大环境下船舶电气复合型人才数量需求呈上升态势,而相近专业如果综合比较不难发现,如何培养复合型船舶类人才、如何利用此类人才以及如何发挥此类人才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将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曾庆军,戚爱春.基于专业协同的船舶电气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2]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3魏昕.高职院校船舶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教纵横,2011,12.
[4]赵晖.高职院校船舶电气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5]张新慧,胡希同,纪凤坤.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
[6]葛金田,孙晓莹.产学研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J]物流与工程管理,2013(12).
[7]孟成民.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J].科技管理研究 ,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