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角度来探索目前工科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发展。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二者对接与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融合
工科类院校是为企业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基地,目前高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表现出量上的供大于求和质上的供小于求。本文试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角度来探索目前工科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1]。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可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2]。
高校校园文化就是高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3]。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都注重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要重视人素质的提高。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模式。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必要性
1、从二者的差异性上来看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是使命文化,原动力是一种使命感,注重过程;而企业文化是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更侧重于结果。正是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步入企業将会有较长的适应期。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某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就很难在企业施展才华,取得成功。
2、从二者的连续性上来看
工科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工程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将在企业从业,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接受了4年的校园文化沐浴步入社会后,他们首先感受到的将是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精神熏陶。从校园文化直接到企业文化,中间没有过渡,二者融合的好,学生适应性就强,企业发展的就快。反之,企业发展的就慢。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期间就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培养,使学生的潜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来,使企业因为人尽其才得以更快发展。
3、从校企结合的模式上看
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科院校与企业的天然联系,要求学生走出象牙塔,主动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要求学生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热爱企业。这就决定了两种文化必须相融合,相贯通。两种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转换角色,迅速适应企业新的环境,也有利于工科院校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途径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培养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工科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将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优秀企业的积极向上的理想价值观教育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吃苦耐劳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坚忍不拔品质的重要,在感性上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体察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从而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2、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企业文化的课程
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中的学位课和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但工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培养的具体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比如开设《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创业史》等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体会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有助于学生优秀品质养成的文体活动,自觉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社会实践中增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
社会实践使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近的企业去参观,聆听企业领导人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业绩报告会,这种短期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激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品格。长期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在一年或两年的社会实践中,学生沐浴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亲身体会出自己和企业的距离,从而回校后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去弥补差距。这也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石炳元:关于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1(2)。
[2]邹广文:企业文化及其基本层次[J].理论学习,2002(4)。
[3]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融合
工科类院校是为企业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基地,目前高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表现出量上的供大于求和质上的供小于求。本文试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角度来探索目前工科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寻找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反思自己管理弊病的过程中提炼出的管理理论[1]。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可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2]。
高校校园文化就是高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3]。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增强高校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程,是高校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都注重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尤其要重视人素质的提高。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模式。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与融合的必要性
1、从二者的差异性上来看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是使命文化,原动力是一种使命感,注重过程;而企业文化是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更侧重于结果。正是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步入企業将会有较长的适应期。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某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就很难在企业施展才华,取得成功。
2、从二者的连续性上来看
工科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工程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将在企业从业,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接受了4年的校园文化沐浴步入社会后,他们首先感受到的将是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精神熏陶。从校园文化直接到企业文化,中间没有过渡,二者融合的好,学生适应性就强,企业发展的就快。反之,企业发展的就慢。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期间就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培养,使学生的潜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来,使企业因为人尽其才得以更快发展。
3、从校企结合的模式上看
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科院校与企业的天然联系,要求学生走出象牙塔,主动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要求学生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热爱企业。这就决定了两种文化必须相融合,相贯通。两种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转换角色,迅速适应企业新的环境,也有利于工科院校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途径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培养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工科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将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优秀企业的积极向上的理想价值观教育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吃苦耐劳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坚忍不拔品质的重要,在感性上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体察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从而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2、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企业文化的课程
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中的学位课和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但工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培养的具体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比如开设《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创业史》等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体会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有助于学生优秀品质养成的文体活动,自觉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社会实践中增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
社会实践使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近的企业去参观,聆听企业领导人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业绩报告会,这种短期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激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品格。长期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在一年或两年的社会实践中,学生沐浴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亲身体会出自己和企业的距离,从而回校后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去弥补差距。这也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石炳元:关于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1(2)。
[2]邹广文:企业文化及其基本层次[J].理论学习,2002(4)。
[3]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