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后读,融读于写的尝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g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多年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却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阅读课上,学生能进入思想内容的大门,却难以登入写作的殿堂,语文能力提高缓慢。究其因,目前的语文课堂没有打通读写结合的通道,读和写仍在各自的跑道上单行,两者难以结合。多年来,在怎样教导学生进行读写的问题上,我通过不断地尝试,认为应变读写结合为写读结合,先写后读,融读于写。现行的语文教材先编排四篇阅读文章再安排一次习作作为一个单元,其目的是进行所谓的读写结合的实践。我反其道而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单元作文提到阅读课前,让学生试写作文。
  第二步,研读学生的作文文本,这是写读教学的起点,也是阅读教学目标定位的起点。教师研读学生的作文后对学生的状态作出分析,对阅读教学内容作出专业判断;把教材文本与学生的作文文本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两者之间的距离,发现教材文本的特点、重点,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难点、重点及落脚点。
  第三步,融阅读、指导、讲评于一体,这是写读教学的关键。阅读课把目标指向写作,所以课内得法,这“法”最主要是指作文之法,让学生汲取教材文本的写作养料,用来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阅读课既是试写作文的讲评课,又是二次作文的指导课。在上《春》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试写一篇写景作文,经过研读试写作文,我发现了两个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语言成人化和对景物描写得不具体。针对这两个问题,在教《春》这一课时,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去感悟《春》一文的特色:用儿童的口吻来描述;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手法描绘春天。通过《春》这篇课文,学生有了把景物写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掌握了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第四步,根据阅读课的指导和讲评,进行二次作文,这是写读教学的升华。让学生把文本中的写作养料吸收后,再借鉴、迁移,最终通过写作实现内化,融化在自身的素养中。
  这种写读实践,其实是对现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再思考与实践,我以为它更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也更契合生本教学的宗旨。
  一、有利于走近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大脑并非一片空白,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儿童不仅有着语言的本能,还有着文法的本能。教师应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紧扣本班学生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确定学生需要教什么。教师把单元作文移到阅读课的前面,让学生先进行试写,再研读试写作文,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状况。这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增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或者说,文本的“矿藏”提供了“采掘”的可能,而试写的“采样”,会给教师对“矿藏”的“开采”奠定基础。这种尝试其实是对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具体操作。
  二、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是孩子的天性。在教课文之前,让学生试着去写,会促使学生去思考该怎样写;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自学课文,在课文中寻找写的方法;主动请教别人,主动与人交流。在上《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们以“我的妈妈”为题材写一篇作文。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学生们主动自学《秋天的怀念》,思考文本:为什么《秋天的怀念》会让人落泪?这样的感觉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窗,并促使学生主动研读文本。这融读于写的实践,恰似雨入水,相融无痕;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好办法。
  三、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现行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由于文本解读的不定性,导致文本解读及读写结合出现种种偏差。
  (一)求形似不求神似,课内不得法。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是个例子。这“例子”隐含着规律,意味着一种示范。这种示范作用可以使学生见识文章形式的多样性,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为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建立一个发展平台,为思想表达做出实例示范。但在课堂上,学生读书时往往囫囵吞枣,文本中的示范作用还未能浸润到头脑中,就开始仿写,“形”未必似,“神”就更无从谈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中赞美春天的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在理解上很少会有偏差;若再问如何表现,学生解读文章后便可知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这样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在深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学会作文。有的老师却跳过这一步,匆忙让学生仿写描写春天的片段。这样的仿写只在皮毛上求形似,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又占用了宝贵的读书时间,阅读与写作不仅未能相互促进反而两败俱伤。
  (二)为理解课文内容而写,与作文无关。有些作家会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在畅想中获得美感。一些语文教师会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扩写或续写原作品。现有的课堂“补白”大致有四种类型。言语“补白”是指课文的语句中包蕴着很多“空白”,教学时教师要把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象“补白”、意境“补白”、情感“补白”也莫不如此。不可否定这些“补白”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为阅读而写的片段只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难以深入作文的内核,与写作建立关系。
  (三)戴着镣铐跳舞,缺少自由表达自我的空间。在阅读课上,受生活体验与知识积淀的限制,学生理解文本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或作大量的铺垫。然而,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为了完成预设,在学生还未与文本达成共鸣的情况下,就让学生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受“写”的强势干扰,学生刚建立起来的一点情感就轰然倒塌了。我曾听过《詹天佑》一课,在课末,教师让学生给詹天佑写颁奖词;在听《老人与海鸥》一课时,有教师让学生在老人的墓前写一副对联以作结。这种“写”戴着镣铐跳舞:材料来自文本,感情属于老师,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这种“写”忘却了何为作文,难免有作秀之嫌。其实,很多时候,在引导学生读课文、背课文,分析、品味言语内容的过程中,那些特殊的言语形式、技巧,即使教师不作解释,它们也能够随着那些精彩的人文内容一同悄无声息地融入,并沉淀于学生的生命中。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一定时时需要“写”来表现。
  写读实践,把文本的解读目标指向了写作。阅读课的重心应从内容的理解上走出来,引领学生去体悟文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随着语言的铺展表现出来的。这样既避免了浅阅读,也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母爱是通过作者的自责与忏悔来体现的。史铁生与母亲的沟通总让人落泪,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他对母亲的理解也因此升华为世界上最动人的篇章。母亲劝慰“我”“好好儿活”的话始终贯穿于文本中,而她自己却没有“好好儿活”,这有别于其他在生活上或思想上关怀孩子的母爱,这样的母爱内涵无疑更为深沉。除此之后,文中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秋天,但为什么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结尾,作者对菊花的细述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作者是如何利用秋景(秋风、落叶、菊花),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在一起的?所有的问题都促使读者重回文本,沉浸其中。这是真正的写读结合。
  四、有利于建构语文课程
   “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课堂主阵地不等于课本主阵地”(管建刚语),这已成共识。写读实践,是集作文、阅读、指导、讲评于一体的语文课程。在校本教材、班本教材盛行的今天,语文教师建构自己的语文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写读结合的教学,在理论、实际操作上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克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一剂良方。写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途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拒绝。当前,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饱受社会批评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封闭和保守。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我执教了一节市级古诗词教学的公开课。在这次面向全市的公开课中,我的课堂主要研究的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智慧理答。什么是理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即时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具有一定的难度。理答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课堂文化的优劣,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  为什么选择古诗教学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然而,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很少,对生活的体验也相对较少,要让学生挖掘出文本中相对较抽象的思想内涵,教师就要解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文
说理性文章通常用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并列举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它有益于训练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苏教版教材选用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用好这些教材。  怎么用好这些教材呢?说理性文章教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笔者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最终取得成功了吗?)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反思。  【课堂实录】  师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多措并举,“趣”“实”共济,帮助学生轻松度过识字写字关。  一、快快乐乐学生字  依据低年级儿童易被新奇事物所刺激的特点,新授生字时,我运用新颖、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跟生字初次谋面,便终生难忘。  1.猜字谜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猜谜语。我根据一些字的形态特点编成字谜,制造神秘感。学生猜出来,特别有成就感。字谜编得简短且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记。
常有感于著名特级教师课堂的韵味无穷,不要说学生,连教师的注意力也被紧紧吸引,情感也被深深打动。反思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学生总觉得“上语文课没劲儿”,尽管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乏味”密切相连。那么如何令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令学生上起来“有劲”呢?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  一堂成功或名符其实的语文课,应有哪些“味”呢?我以为起码应有以下“四味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这场挑战。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课堂应是开放的、创造的、高效的。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直面轰轰烈烈的课改,我认为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作用;最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求得语文课堂的最大效益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公开课、展示课上,白板的运用非常之多,而且效果极佳。但这些课往往集合多人的智慧、经过多次的打磨,并不是我们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而再先进的信息技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我们的常态课堂教学。  那么,面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纷繁的功能,如何有效地运用它来服务于语文常态课堂教学呢?这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第二课时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但是,现在一些教师依然存在把语文课上成分析课、说话课的现象,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培养学生语感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进行品味式的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的方式去体会文本词、句、段蕴含的内涵与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此作为激发其阅读兴趣的突破口,努力建构一个真正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的课堂。  一、推进阅读进程:从聚焦学生独特体验开始  新课程标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品读。通过品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蕴含的意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品读呢?   一、个性化品读——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入文本的,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案例]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