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无定法但需要良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春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主备、主讲了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他将这篇文章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并据此设定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件,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2.感知文体的方法,体会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表达效果。3.从中感受到人文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的感染和熏陶。
  为了落实这一维度教学目标,这位老师用课件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及著作,配乐朗读了文章的精彩段落,示范赏读了精彩语句,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活动。整节课,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牵引下疲于应付,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
  课后,集体备课组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无法与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因而品不出托尔斯泰的伟大;二是感觉文章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很独特,很有趣,但体会不出这样描写妙在何处?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认识的模糊点和能力的最临界发展区。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对于广大热爱托翁及其作品的读者来说,从文中读出的是洋溢的崇敬、赞美之情。阅读过程中,如果联想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和他毕生的抗争,我们的内心会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其十分陌生,仅仅凭借教师的介绍的有限资料,学生难以对托尔斯泰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也难以品出其伟大。因此将“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确定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无疑是不当的。
  那么,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是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和最临界近发展区呢?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中人物肖像的描写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文本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写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却没有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的原因感到疑惑。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着力点。经过备课组的反复研讨,第二次备课时,我们把这篇文章确定为“写作型”教学文本,并据此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2)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其他作品。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是教师讲名人故事,学生猜人名,了解人物背景;二是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研读人物肖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语句,感受文学大师深邃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四是为身边的同学描写肖像画,并组织开展“猜猜他(她)是谁”的展演活动。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开始上课,学生就被托尔斯泰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托翁在不幸人生中勇敢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为接下来走近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研读人物的肖像描写时,老师设问:“作者笔下的列夫. 托尔斯泰是你们想象中的样子吗?他面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为什么全部用贬义词?”这些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他们努力抓住文中的语句进行探究,思维深度超出了课前预期效果。在体会写作妙处.学习肖像描写手法时,教师采用了改句、换词、调整顺序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着力让他们自主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及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中,师生共同归纳了肖像描写的几点要诀:描肖像,抓特征;细观察,序在心;巧修辞,印象深;合身份,显品性;句词间,溢感情。学生因此颇有成就感。最后的课堂练笔环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用文字为同学描出一幅幅传神的“肖像画”。他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一至于下课铃响了仍然意犹未尽。
  综观两次教学设计:第一次教师将文本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力图挖掘出文本的教育价值但因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陌生,教学以效果欠佳而告终。而第二次教学我们选择了“写作型”这一核心价值,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来挖掘。教师不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如何伟大,而是着力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和写法,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教学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教法选择,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正说明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重要性,教无定法,但一定要有良法。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彻底、系统的革新,架构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又充满灵性的新课堂。因为,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是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中。新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发展生命的过程。因此,充分尊重学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职责。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课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并形成更为优秀的人格特质和较高的审美情操,因此,美术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上好一节美术课,第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的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课堂导入,可
期刊
音乐素质是指人们对音乐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它是视谱、试唱、听音、节奏、和声、赏析等多方面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加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意识的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加强等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农村小学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数喜爱上音乐课  农村的孩子们对音乐也是非常爱好且具有极大热情的。一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和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研究,让学生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并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数学基本思想,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借助“数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懂得面对挫折,不同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全面的眼光和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进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期刊
幼儿教师是教育领域里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低幼的未成年人,提升幼师的师德修养不仅是当代社会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幼师本身塑造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的必经之路。而教师如果拥有发自内心的职业幸福感,将是一切良好师德的源泉!  一、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  如果说幼儿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幸福的职业,那么在一个人具备正确的职业幸福观的前提下,幸福是需要自身去感悟、去体会和创造的。  (一)“孩子王”就是一种幸福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钟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
期刊
【摘要】脚弓传球是足球运动中最准确、最实用的传球方式,是高强度足球比赛中降低失误的法宝。在平时训练课中,教练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此项踢球技术,让12以下的小朋友更好掌握呢?首先要将整个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扎实练习好每个技术环节,然后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快速、准确的传球技术动作。  【关键词】脚弓部位、触球部位、摆腿、支撑脚位置  一、脚弓触球练习  小朋友在做脚弓传球动作时常犯的错误就是踢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和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都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的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在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识字写字教学评价方面要注意以下几
期刊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在校师生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党和全国人民都非常重视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