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一些传统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课堂。在一些地方大部分的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严重地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往往事倍而功半。这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形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要博采众长,走“继承+借鉴+创新”之路,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训练检测——反思小结”为基本思路,探索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以上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结合学校作为普通中学二级达标校的特点进行针对教学模式创新探讨的实践。在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到积极而稳妥的推进,不断研究新问题,排除新困惑,探索新路子,构建新模式。在这期间,先后组织多位老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课前集备组集体打磨,课后教研组组织评议,从课题选定到教学设想再到课后反思,大家集思广益,收获良多。
一、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指南,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根本内涵,了解其功能和意义,教学上就会茫然无措。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怎样用好教材离不开课程标准。因此,把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作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第一要务,尤其对语文学科的研究较为突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共同基础和一般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以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二、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
在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求老师注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新课程实验并不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定要大力倡导,同时也一定要讲实效。课堂上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不足和双基不实两个问题是对教师的最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新课程实施初期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做法是:(1)引导学生在教学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教师要恰当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时机,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探究的能力。(2)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3)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结果与实效。
三、提倡“变式”,反对墨守成规是对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程可变性的东西有很多,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特点和自己对课程的独到理解来安排策略,切忌依葫芦画瓢,这是与语文教育中的美学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紧密相连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量。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
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课程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与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它的弹性,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到训练习题的选择,都给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因此,课程资源的利用首先是用好教科书,在教材的创造性运用中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合理重组教材内容和配套训练,使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结构,对不切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做有效减负。
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科书与其他的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例如,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和传统活动等,都可以用来丰富和优化课程内容。尤其是基于网络的丰富信息资源,更应很好地利用。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社区挂钩点、联系点等社会资源,并加以整合,服务于课堂教学,微信、飞信、校讯通等不失为可资利用的教学工具。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要博采众长,走“继承+借鉴+创新”之路,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训练检测——反思小结”为基本思路,探索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以上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结合学校作为普通中学二级达标校的特点进行针对教学模式创新探讨的实践。在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到积极而稳妥的推进,不断研究新问题,排除新困惑,探索新路子,构建新模式。在这期间,先后组织多位老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课前集备组集体打磨,课后教研组组织评议,从课题选定到教学设想再到课后反思,大家集思广益,收获良多。
一、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指南,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根本内涵,了解其功能和意义,教学上就会茫然无措。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怎样用好教材离不开课程标准。因此,把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作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第一要务,尤其对语文学科的研究较为突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共同基础和一般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以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二、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
在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求老师注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新课程实验并不是简单地换了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定要大力倡导,同时也一定要讲实效。课堂上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不足和双基不实两个问题是对教师的最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新课程实施初期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做法是:(1)引导学生在教学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教师要恰当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时机,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探究的能力。(2)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3)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结果与实效。
三、提倡“变式”,反对墨守成规是对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程可变性的东西有很多,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特点和自己对课程的独到理解来安排策略,切忌依葫芦画瓢,这是与语文教育中的美学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紧密相连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量。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
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课程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与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它的弹性,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到训练习题的选择,都给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因此,课程资源的利用首先是用好教科书,在教材的创造性运用中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合理重组教材内容和配套训练,使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结构,对不切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做有效减负。
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科书与其他的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例如,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和传统活动等,都可以用来丰富和优化课程内容。尤其是基于网络的丰富信息资源,更应很好地利用。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社区挂钩点、联系点等社会资源,并加以整合,服务于课堂教学,微信、飞信、校讯通等不失为可资利用的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