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經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同时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才,这就要求有大量的懂外语的人才,更要求有大批的翻译人才。英语翻译水平对于学生考级至关重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除了大量的实际练习外,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翻译技巧,词汇量是翻译的基本前提,而对背景知识、单词含义的准确把握、语序的调整、修饰语的处理则是翻译精准流畅的影响因素。本文对翻译的定义从意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翻译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同时给出了个人英语翻译学习经验心得。
关键词:英语;翻译;历史;学习;经验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中,在甲语与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一、翻译历史背景
在欧洲,翻译实践有长远的历史。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上至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有人说,用古希伯来语写的《圣经旧约》和用希腊文写的《圣经新约》,如果没有先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又译为中世纪和近代诸语言的话,2000年来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就不会产生,因而欧洲文化也不会出现。自翻译《圣经》起,将近2000年来,欧洲的翻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圣经》的翻译是一件大事,它帮助许多国家的语言奠定了基础。在古代希腊、拉丁文学方面,荷马的史诗、希腊悲剧、喜剧和抒情诗,忒奥克里托斯(约公元前310~前250)、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7~前54)、普卢塔克(约公元46~120或127)的作品等等也多次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在保存古希腊文艺方面,阿拉伯译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欧洲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其他大作家,如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安徒生、易卜生、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里哀等等的作品,也都多次被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在东方文学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日本的能剧、中国的小说诗歌、印度的《故事海》、《薄迦梵歌》、《沙恭达罗》等等都译成了欧洲语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五卷书》,它通过中古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译本,反反复复地被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践产生理论,欧美许多国家的翻译理论是五花八门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翻译可能论,一派是翻译不可能论。其实,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可能是没有的,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也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进行的。欧洲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马丁·路德、M.阿诺德、F.W.纽曼、J.B.波斯特加特、H.白洛克、 Fr.R.诺克斯、V.那巴可夫等等,都对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据《开塞尔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的意见,这些理论中有些是刚愎自用的。
二、翻译训练技巧
英汉习语翻译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或者写下习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英汉习语翻译时不会犯错,在没有英汉习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表达与思维就至关重要。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员,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只是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
但是不论是表达抑或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说法,新的词汇,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成为优秀的翻译,更应该时刻谨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向前看。
三、结语
当然汉语与英语的翻译的方法内容是远不止以上这些的,限于篇幅,还有许多内容未能涉及,但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词的翻译技巧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词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些词的技巧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所以应该认真学习并将这些关于词的翻译技巧好好掌握,以便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作为翻译,语言只是一个重要地前提,而博学则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理论的保证。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如果不去进行查找学习,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只翻出了表面,而没有把其中真正的内涵传达到。有时更有甚者,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所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译员应该是一个博学的人。
参考文献
[1] 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英语教育 江西 九江 332000)
关键词:英语;翻译;历史;学习;经验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中,在甲语与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一、翻译历史背景
在欧洲,翻译实践有长远的历史。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上至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有人说,用古希伯来语写的《圣经旧约》和用希腊文写的《圣经新约》,如果没有先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又译为中世纪和近代诸语言的话,2000年来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就不会产生,因而欧洲文化也不会出现。自翻译《圣经》起,将近2000年来,欧洲的翻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圣经》的翻译是一件大事,它帮助许多国家的语言奠定了基础。在古代希腊、拉丁文学方面,荷马的史诗、希腊悲剧、喜剧和抒情诗,忒奥克里托斯(约公元前310~前250)、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7~前54)、普卢塔克(约公元46~120或127)的作品等等也多次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在保存古希腊文艺方面,阿拉伯译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欧洲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其他大作家,如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安徒生、易卜生、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莫里哀等等的作品,也都多次被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在东方文学方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日本的能剧、中国的小说诗歌、印度的《故事海》、《薄迦梵歌》、《沙恭达罗》等等都译成了欧洲语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五卷书》,它通过中古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译本,反反复复地被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践产生理论,欧美许多国家的翻译理论是五花八门的。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翻译可能论,一派是翻译不可能论。其实,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可能是没有的,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也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进行的。欧洲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马丁·路德、M.阿诺德、F.W.纽曼、J.B.波斯特加特、H.白洛克、 Fr.R.诺克斯、V.那巴可夫等等,都对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据《开塞尔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的意见,这些理论中有些是刚愎自用的。
二、翻译训练技巧
英汉习语翻译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或者写下习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英汉习语翻译时不会犯错,在没有英汉习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表达与思维就至关重要。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员,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只是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
但是不论是表达抑或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说法,新的词汇,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成为优秀的翻译,更应该时刻谨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向前看。
三、结语
当然汉语与英语的翻译的方法内容是远不止以上这些的,限于篇幅,还有许多内容未能涉及,但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词的翻译技巧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词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些词的技巧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所以应该认真学习并将这些关于词的翻译技巧好好掌握,以便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作为翻译,语言只是一个重要地前提,而博学则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理论的保证。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如果不去进行查找学习,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只翻出了表面,而没有把其中真正的内涵传达到。有时更有甚者,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所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译员应该是一个博学的人。
参考文献
[1] 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英语教育 江西 九江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