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历史学科逐步确立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家国情怀不仅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归宿。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才可以培养出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国家情怀;教育
引言
家国情怀是一种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乡土观念的精神认同感,同样也是无数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自古以来的文化教育中,都有着家国一体理念的传授。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着无数人们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当下,身为教育工作者更不能忽视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新的时代,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并为了国家民族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正是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大作用与积极意义。
1优化教学方式,创设家国情怀学习情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试想如果课堂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那么学生再强的积极性,也会逐渐被消磨殆尽。而且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史实和历史人物介绍,这类内容大多具有故事性、情节性特征,尤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典故,其本身就适合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基于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学会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材料,科学合理地提出讨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历史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以“黄海海战”为例,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甲午海战》的方式,构建特定的历史学习情境,借助电影情节的真实再现,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并组织学生就“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会如何做出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情感的带入来深化学生的学习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又如“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进行人物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英雄人物的具体形象。然后开始为学生讲解张自忠和左权两位英雄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
2策划主题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发了一些创新性教学的变化。在“全民族抗战”“祖国统一大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设计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将历史教学与班会活动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集体朗诵“八百壮士歌”,《七子之歌》;演唱《松花江上》《爱我中华》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看一些爱国英雄人物读物,写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论文。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家国情怀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3采取情境教学,体验家国情怀
为了防止家国情怀教育陷入空洞说教,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近历史,触摸历史的脉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堂教学时,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甲午海战》电影片断,借助电影再现历史,从而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心灵上的震撼。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就“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如何做出判断”开展思考、讨论,进一步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距离,深化学生对民族英雄勇担道义、舍生忘死的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也可以采用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历史场景为载体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增强学生感官感受,强化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堂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各自扮演宋朝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然后尝试以自己扮演的身份介绍当时宋代这一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必然会主动思考、梳理和总结,进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应该说,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其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主动承担起家国情怀培养重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体验、感悟、升华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丽丽.走近优秀历史人物,培育家国情怀素养[J].学刊,2019(11):93.
[2]朱亚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8):120-121.
[3]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169-170.
关键词:初中;历史;国家情怀;教育
引言
家国情怀是一种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乡土观念的精神认同感,同样也是无数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自古以来的文化教育中,都有着家国一体理念的传授。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着无数人们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当下,身为教育工作者更不能忽视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新的时代,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并为了国家民族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正是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大作用与积极意义。
1优化教学方式,创设家国情怀学习情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试想如果课堂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那么学生再强的积极性,也会逐渐被消磨殆尽。而且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史实和历史人物介绍,这类内容大多具有故事性、情节性特征,尤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典故,其本身就适合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基于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学会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材料,科学合理地提出讨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历史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以“黄海海战”为例,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甲午海战》的方式,构建特定的历史学习情境,借助电影情节的真实再现,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并组织学生就“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会如何做出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情感的带入来深化学生的学习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又如“全民族抗战”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进行人物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英雄人物的具体形象。然后开始为学生讲解张自忠和左权两位英雄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
2策划主题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升。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发了一些创新性教学的变化。在“全民族抗战”“祖国统一大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设计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将历史教学与班会活动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集体朗诵“八百壮士歌”,《七子之歌》;演唱《松花江上》《爱我中华》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看一些爱国英雄人物读物,写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论文。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家国情怀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3采取情境教学,体验家国情怀
为了防止家国情怀教育陷入空洞说教,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近历史,触摸历史的脉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堂教学时,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甲午海战》电影片断,借助电影再现历史,从而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心灵上的震撼。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就“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如何做出判断”开展思考、讨论,进一步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距离,深化学生对民族英雄勇担道义、舍生忘死的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也可以采用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历史场景为载体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增强学生感官感受,强化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堂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各自扮演宋朝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然后尝试以自己扮演的身份介绍当时宋代这一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必然会主动思考、梳理和总结,进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应该说,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其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主动承担起家国情怀培养重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体验、感悟、升华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丽丽.走近优秀历史人物,培育家国情怀素养[J].学刊,2019(11):93.
[2]朱亚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8):120-121.
[3]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169-170.